‌·

年轻人上夜校:新技能有了,朋友圈大了

夜校的风如何吹进广州?课程贴近需求、上课时间灵活、主打公益授课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12月08日        版次:GA10    作者:张思琦

  加琳在市青年宫上的棒球课程。 受访者供图

  越秀大塘街,学员们正在上咖啡课程。 受访者供图

  越秀“青年夜校”提供的化妆课程。 受访者供图

  “在快节奏的城市里,夜校正成为打工人一种积极、健康的消遣方式。”“上班生活太无聊,需要一些兴趣和爱好来填充,让打工的日子更加快乐。”近期,“夜校”这个颇带些年代感的词语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化妆、养生、咖啡、游戏NPC扮演等课程选择多样,丰富多彩的“夜校”正成为年轻人推崇的最潮“夜生活”之一。连续多日,南都记者在广州市内采访发现,“夜校风”正在广州年轻群体中走红。

  初体验:学习了新技能,扩展了朋友圈  

  周五晚7点,广州越秀区党群服务中心,一节关于应急救护的夜校课程正在进行。

  突遇溺水、中暑、触电等紧急情况,该如何自救?课程开始,授课老师与学生展开互动,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当天是郭女士在越秀青年夜校的第三节课,郭女士是一名“90后”,从事城市设计与更新行业。偶然接触到越秀“青年夜校”,她关注公众号后,发现里面提供各种免费课程,不乏短视频剪辑、应急救护、咖啡拉花等,符合年轻人时下热点,每周一节,时长1至2小时。

  “刚开始报名基本靠抢。”郭女士本想学习短视频制作,不料点进去发现名额已满,转而加入应急救护课程。她认为现代疾病年轻化的特征愈发明显,除了关注自身健康,也希望遇到他人需要帮助时,能够及时伸出援手。上了几节课后,郭女士出乎意料地发现夜校还兼具社交属性,“认识了一些兴趣相投的朋友,扩展了朋友圈,老师也鼓励我们互相沟通。”

  应急救护课堂上,70后肖先生显得有些“特立独行”。肖先生一口气上了三门课程,分别安排在周三、周五和周末,且一节未落,属于夜校“狂热分子”。三门夜课中,两门课程都是应急救护方面的课程,其中一门细分为老年救护。肖先生告诉记者,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家人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他还选了一门短视频剪辑课程,短视频盛行的时代,要紧跟潮流。  

  新消遣: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培养兴趣  

  初入职场的“00后”雨琦,在夜校跟着老师学习短视频制作,内容包括摄影理论、剪辑分割、插入图片等,理论融合实践,生动有趣。上了两三节课后,雨琦已经能正式剪辑出一段完整视频。谈起参加夜校,雨琦说更多是为了学习技能,因为单位正举行短视频征集活动,“之前没有学过剪辑,看能不能学到一些内容。”

  谈起夜校突然“火”起来的原因,王欢(化名)归结为年轻人对夜校存在需求,“在快节奏的城市里,夜校成为打工人一种积极、健康的消遣方式。”

  身为“95后”的王欢,在深圳夜校机构报名参加了化妆课和电商短视频剪辑课程,由于课程热门,抢课历经一番波折,“报名期间两个群置顶持续关注,组织者消息能秒回就秒回。”

  为何报名夜校?王欢称,首先就是消遣时间以充实生活,此外还能提升自己,“化妆课主要是提升妆容精致度,见人更得体,短视频课程是为了多学点技能,说不定哪天能用上做个副业呢?”

  上了一个月夜校课程后,小西不再像以前那样爱宅在家里——除了周末,工作日晚上也会出去上课。夜校的课程种类丰富,涵盖运动、兴趣等各种课程,对于想要体验和娱乐的年轻人来说,相当于提供了一个乐趣十足的学习平台。“上班生活太无聊,需要一些兴趣和爱好来填充生活,可以让打工的日子更加快乐。”  

  组织者:“精神加油站”要摸清青年喜好  

  共青团越秀区委挂职副书记刘思贤认为,当代青年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非常强烈,但缺乏一个平台来建立更深入的联系。于是,夜校成了大家的“精神加油站”。

  越秀区党群服务中心,一节名为“脆皮青年养生局”的健康主题课程几乎座无虚席,教室里不时传来笑声,一眼望去全是年轻人。课程结束后,不少年轻人意犹未尽,问答环节中,陆续有年轻人针对自身情况抓紧“最后一问”。

  此次养生课程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主要来自前期深入调研,摸查青年喜好。“最近有个流行梗称呼当代大学生有很多是‘脆皮大学生’,说明年青一代对如何健康工作生活不仅关心且有学习需求。”

  刘思贤介绍起了越秀区青年夜校的开办历程,为此她做了大量前期调研,通过发放问卷、座谈交流,摸清当代青年人的兴趣方向,了解青年对课程内容需求程度,再确定学习形式、频率,将学习时间节点精确到具体时间段。“类似于应急救护、脆皮养生、视频制作、手冲咖啡等课程的设立,其实都是年轻人自己选出来的兴趣课程”。刘思贤称。  

  专业度:师资严格遴选,连接社会资源  

  上了几节应急救护课后,融入更多一线救护实践的课程让郭女士感触颇深。“像腹式冲击法,还有AED机的使用,以前更多停留在观看视频,但在夜校的课上,可以近距离甚至零距离接触实践。”

  当晚,授课老师为越秀区暐杰志愿服务工作中心主任徐暐杰,该中心有多年参与救护一线经验,每年约向10万家庭普及急救知识,“我们是公益机构,当团委提出是否愿意提供青年夜校的课程时,我们欣然答应。”徐暐杰期待未来与更多夜校开展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夜校的师资亦经过严格遴选。有的是业内专家、有的是非遗传承人,还有的是各领域的资深老师。当晚的脆皮青年养生课程,授课老师是来自中山大学营养学系的王冬亮教授,深耕营养膳食防治研究领域,课堂内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合作方中山大学卫生学院团委介绍,“脆皮养生课程的概念,就是由学院在读医学生提出的,很好地迎合了当下的热点需求,也能够发挥医学生的专长。”

  刘思贤进一步告诉记者,目前越秀青年夜校以纯公益为主,由团区委牵头,联动属地各街道团工委,共同连接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其中不乏企业、学校等社会各界的合作方,愿意免费提供场地或者课程内容。”据了解,自今年9月底以来,越秀区级“青年夜校”已推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课、非遗手工押花、羽毛球、瑜伽、街舞、原创音乐赏析、养生健康等15种类型近100节系列课程,目前已覆盖全区9个街道,约400名青年成为首批学员。  

  谈未来:夜校的风,如何吹得更久?  

  贴近需求的课程、灵活的上课时间让年轻人纷至沓来。不可否认,夜校受欢迎的原因还有一个,便是“便宜”,甚至免费。但其中有利也有弊。“95后”的加琳(化名)称,夜校课程更多是迎合年轻人兴趣,“就像小孩子上兴趣班,夜校则是属于大人的兴趣班。”也正是因为低廉的价格,普及性高于专业性,课程内容更多为通识教育,想进一步深入较为困难。

  郭女士也深有同感。上课过程中,不同文化程度的学员聚集在一起学习,导致课堂进度无法一致,这种差距在技术类课程上显得尤为明显。“比如学习短视频软件操作,有些人甚至还要教他手机怎么用。”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大多学员表示愿意支付一定费用参加夜校,可是价格不宜过高。加琳认为,夜校的公共性应大于其专业性,才会让更多人享受到资源。“对于公共服务组织来说,我肯定希望普及度更高,而不是专业度更高,专业的事情可以交给培训机构来做。”

  谈到越秀青年夜校的后续进展,刘思贤表示,目前夜校还处于试点阶段,仍考虑以公益为主,免费为辖区年轻人提供高品质课程内容。接下来,团越秀区委也会针对不同课程进行质量评估,收集学员满意度和具体意见反馈,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年轻人的学习需求,“希望夜校能让年轻人真切感受到来自广州这座城市的关心。”

  采写:南都记者 张思琦 实习生 唐家俊 朱淇

  南都政法与民生新闻部出品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