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扫码点餐被绑个人信息获赔5000元 背后是一条大数据利益链

业内人士揭秘,点餐“一环套一环”,商家登录后台可查看手机号等所有数据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11月25日        版次:GA10    作者:人民日报 法治日报

  制图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

  手机一扫,即刻下单。近年来,扫码点餐服务在餐饮行业迅速兴起普及,成为众多消费者就餐时的选择。然而,有的餐厅却在“扫码”和“点餐”之间增加了一道程序,不关注微信公众号、不授权商家获取个人信息就不能进行点餐。

  11月21日,“顾客扫码点餐法院判商家赔5000”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不注册会员就无法点餐。更有网友批评:“商业活动对个人信息的肆意侵犯危害已久。”

  案件

  顾客扫码须关注并授权

  餐饮公司被判侵权,赔偿5000元

  据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号11月17日消息,某餐饮公司向消费者推出手机扫码点餐服务。

  根据其自行设置的微信程序,具体操作步骤为:使用手机扫描店内二维码关注“某餐饮公司”微信公众号,授权商家获取消费者的微信昵称、头像、地区、性别、手机号码等信息,进行线上点餐;若不同意授权商家获取前述信息,则无法进行线上点餐。

  2021年7月27日,孔某至某餐饮公司用餐时,店员未告知孔某可以人工点餐,孔某通过前述手机扫码方式进行了点餐并结账,在这一过程中,孔某被注册为某餐饮公司的会员。

  孔某发现,其取消关注“某餐饮公司”微信公众号后,仍是某餐饮公司的会员,前述个人信息仍存储在某餐饮公司处,孔某无法自行删除。

  孔某认为,某餐饮公司设置的扫码点餐方式强制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且消费者无法自行删除储存在商家处的个人信息,遂将某餐饮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告知个人信息处理情况、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关损失。

  北京三中院经审理认为,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之规定,处理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征得该自然人或者监护人同意。

  根据现有证据,2021年7月27日孔某在某餐饮公司用餐时,服务人员未告知孔某可以人工点餐,误导其以为只有扫码点餐一种服务方式。而某餐饮公司自行设置的扫码点餐程序要求孔某必须关注商家微信公众号,并授权其获取孔某的相关信息,属于变相强制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故某餐饮公司构成侵权。

  北京三中院判决:某餐饮公司停止侵害孔某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删除收集的孔某个人信息;将处理孔某个人信息的范围、方式向孔某进行书面告知;就侵害孔某个人信息权益向孔某进行书面赔礼道歉;赔偿孔某公证费用5000元。

  现状

  A “扫一扫”成生活“必选项”?

  扫码点餐、扫码排队、扫码开门……如今,二维码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拿出手机“扫一扫”也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习惯。不过,随着应用场景增多,本该是方便快捷的“扫码”,却在有些时候变为一种负担,给个人生活带来困扰。

  “有一次去某快餐店点餐,我只想买一个冰淇淋,可服务员站在那里并不忙也不给点,反复要求我自己扫码点餐。我觉得非常不合理。”网友赵先生说,在餐饮行业,扫码才能点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似乎扫码成了餐厅饭店的强制性要求。

  和赵先生一样,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有不少网友表示遇到过强制扫码。网友方女士说:“越来越多的地方要扫码才提供服务,参观买票要扫码、去银行办业务要扫码、停车缴费要扫码,甚至回家进出单元门也要扫码。如果拒绝扫码,要么遭受冷遇,要么干脆办不了业务,无法享受服务。”方女士说,什么时候扫码变成了生活的“必选项”?

  B “点餐”小程序跳转到广告弹窗

  据《中国城市报》报道,9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紫竹桥附近的一家餐饮店,用手机扫描桌角二维码后,弹出的却是该店企业微信的添加页面。如果顾客想扫码点餐,须先添加该店的企业微信,才可以通过聊天界面获取点单小程序链接。

  在北京海淀区某粥店,用手机扫描桌角二维码后,弹出的同样是企业微信的添加页面。但顾客可跳过扫码加企业微信环节,直接点击页面底部的“立即点餐”进入点餐页面。

  在该店扫码点餐虽躲过了企业微信,却没能躲过频繁弹窗。记者在浏览选购及付款的过程中,该门店小程序共出现3次广告弹窗,2次“申请发送一次以下消息”的提醒弹窗。其中,第三次广告弹窗中“确认选购”被设置为默认选项,如果不细看,消费者很容易被动选择。

  上述现象并非个例。6月上旬,有媒体暗访上海市两大商圈的多家餐饮店时发现,通过星巴克点餐小程序点1杯咖啡,消费者至少被弹窗提示注册会员3次、弹窗索要定位授权2次。

  某互联网科技公司小程序前端开发工程师李诗洋介绍,公司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计,让小程序弹出醒目的优惠广告,例如注册成为会员可享受优惠活动等。

  此外,公司也可以设计广告弹窗的触发时机、触发次数以及关闭方式等,经过精心设计的广告弹窗可以起到与“强制关注公众号”相似甚至更好的营销效果。

  C 点餐“一环套一环”,背后是利益链条

  据记者调查,当选择扫码点餐时,有的会要求顾客先关注店铺公众号再点餐,有的则需输入手机号注册会员,“一环套一环”。记者在某茶饮店点餐时,几秒钟便进入商品页面,下单后可发现“××点单”申请获得昵称、头像、地区等信息。而如果在此时选择拒绝,则最终无法完成结账下单。

  为什么只是点个餐,用户的信息就会大量泄露?原因是这些小程序和公众号,在开发之初就带有这些“目的”。

  扫码点餐背后,还有很长一条大数据利益链条:  

  ①初级版本:扫码点餐系统

  据记者调查,除了购买技术成熟的点餐收银一体机之外,一些商家为了吸引和稳固客流,还会设计小程序,或购买相关扫码点餐软件。扫码点餐小程序可以在一周左右时间设计完成,价格约为600元。而带扫码点餐功能的一体机全套需要2300元。

  你可以在主机页面上设置扫码点餐内容。设置后,客户扫码的时候就会弹出  窗口、注册会员,他要注册就直接注册,不愿意就关掉窗口。一旦注册,客户的电话号码等信息就可以获得。  

  ②进阶版本:高端定制,数据归商家

  针对扫码点餐,市面还有走“高端定制”路线的软件系统开发商。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开发出带扫码点餐功能的专门系统,并采用独立的服务器和数据库,所有权和数据归商家所有,不过价格则要数万元。

  “每月、每天的销售额和销量,什么菜品卖得好等等,经营状况一目了然。还可以向顾客发广告信息、推相关活动等。”某使用该系统的工作人员表示,一旦使用定制系统,每个用户只要扫码点餐,其手机号、头像、昵称、喜欢点什么菜等,都会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里。

  商家只要在电脑网页的后台,就可看到所有用户的数据。“即使顾客换了头像和昵称,根据其手机号等信息,也能知道他/她最近的消费情况。既可以做‘商业用途’,还可以进行其他数据挖掘和分析推广。”

  专家

  强制关注、过度采集信息涉嫌违法

  “商家在未明确告知或未取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超限收集个人信息,本身就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公平选择权以及个人信息权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审姚佳认为。“商家在存储或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时,如果发生信息泄露,不法分子则可能会利用这些个人信息从事诈骗活动,造成更大损失。一旦信息被大量泄露,还可能会造成数据安全事件。”

  强制扫码是否合理?上海申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怡律师提醒,强制关注、过度采集信息等乱象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

  “在遇到要求扫码的情况下,消费者有权询问扫码的目的和必要性。如果对方无法合理解释或提供必要的理由,消费者可拒绝扫码并寻求其他方式进行服务或购买。如果因为扫码使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消费者可以向相关机构投诉或寻求法律咨询来维护自身权益。”刘怡说。

  专家表示,规范扫码服务,应当旨在既给商家或单位提供便利,又能够提升用户体验,这样才能保证二维码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双赢”。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公众的选择权,商家或个人不得要求强制扫码才能享受相关服务。同时,畅通监督举报和纠纷调解渠道,规范商家扫码服务行为;另一方面要严格监管,加强涉个人信息黑灰产业链治理,避免人们因扫码而产生信息泄露等问题。

  治理

  中消协“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

  今年6月1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文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

  中消协表示,经营者要求消费者关注公众号,并通过公众号下单、结账、开具发票,可获得阅读量和关注量,通过广告和信息推送等方式吸引消费者更多关注和再次光顾,可增强用户黏性。但任何企业的任何商业行为,都必须尊重消费者意愿,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经营者将关注公众号或使用APP、小程序作为消费者行使权利或享受服务的前提,并在此过程中获取与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的行为,已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拒绝和举报。

  法官也提醒,扫码点餐服务的普及与发展不应成为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隐患。商家在设置扫码点餐程序时,应当以实现点餐、提升服务质量为目的;若超出点餐的必要范围强制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则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表示,如果遇到“强制关注公众号”,可向消协、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也可以以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强迫交易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鉴于个人维权成本较高,可由消协提起公益诉讼。

  许浩强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然规定了“经营者不得强制交易”,但未对商家在侵犯消费者自由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知情权时如何处罚作出明确规定。因此,要判断商家接受何种处罚,取决于各省区市地方性法规规定。例如,《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规定,强迫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或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停业整顿。

  “希望执法部门加强引导和监管,督促企业守法经营、加强自律,严查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许浩同时建议完善相关立法,加大对强制关注公众号等新强迫交易行为的处罚力度,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整合:易福红

  来源:人民日报 法治日报 封面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城市报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号 中国消费者协会 上游新闻 新浪微博等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