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广州市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德育论坛”举行

你懂你的孩子吗?专家大咖共寻读懂孩子的“密码”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11月25日        版次:GA08    作者:梁艳燕 杨晓彤 叶斯茗

  “广州市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德育论坛”现场。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文东茅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特聘教授、课程教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高德胜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学兰

  “读懂孩子”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只有真正读懂孩子,才能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11月24日—25日,“广州市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德育论坛”在广州中学(凤凰校区)举行,论坛主题为“读懂孩子,呵护成长”。来自省内外各地的专家大咖共同探寻读懂孩子的“密码”,一起呵护孩子成长的“路径”。

  本次论坛得到了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北京、上海、深圳、佛山等兄弟城市一线教育人士的参与,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的支持,是一场规格高、范围广,专业性、理论性、权威性、指导性较强的学术盛会。论坛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天河区教育局、南方都市报社承办。

  直面学生成长的焦点难点

  探讨学校德育高质量发展  

  天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邓萍在致辞中提出,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智能赋能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很多科技取代了我们的双手,我们怎么样去对孩子进行德育?她认为,德育问题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每一个家庭都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作为一名母亲,她分享了对孩子德育成长的感受。她认为,尽管大家一直在提“德智体美劳”,“劳”是放在最后面的,但在进行德育的培养中,劳跟德也是密不可分的。“其实是劳动创造了我们的生活,作为父母,我们希望能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更好的生活,但与此同时,孩子失去了快乐,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创造,他没有和真实的生活相遇。所以我想在进行德育的各种讨论过程中,作为一个家长,希望更多地能够把劳动的教育带给孩子,让他知道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离不开双手;让他知道,在电脑、各种手机能够及时地满足需求,他能获得短暂的快乐的时候,他要知道去认真读书,去认真劳动以带来更多快乐。”

  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与宣传处处长倪熙在致辞中称,本次德育论坛以“读懂孩子 呵护成长”为主题,很好地秉持了以生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直面学生成长的焦点、难点问题。作为身处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当代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变化、人格塑造定型的关键时期,面对父母长辈的期望、学业竞争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困惑、现代网络信息的渗透,他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困扰甚至困难,“这是我们新时代德育工作者必须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

  倪熙表示,广东省教育厅重视将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贯穿于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指导各地各校用心读懂学生,用情呵护学生,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也欣喜地看到,以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已经在全省教育系统形成共识,各地各校打造的德育项目既有创新度,又有暖心度。   提出德育四大难题

  共议寻求破解之道  

  “当下,教育和整个社会一道,正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更为重要。”在广州市举行的首届大规模德育论坛上,广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学明提出了德育“四问”。

  在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上,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取向是否会造成对孩子需求的漠视?陈学明认为,多年来,德育目标“高”和“空”的现象值得重视。“如何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切实关心学生的生命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把孩子当作一个生命体、一个成长中的人来看待,我想这是我们需要读懂孩子的第一个问题。”

  在德育的方式方法上,以单向灌输为特征的传统方法是否会造成对孩子认知发展规律的僭越?“当下,学校德育活动通常是在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要求下,从上而下、自外而内单向组织或发起,学生是‘参加’而非‘参与’。”陈学明认为,这是需要读懂孩子的第二个问题。

  在德育的载体途径上,以学校为中心的德育体系是否会造成孩子主体选择的困惑?陈学明分析了目前德育的环境,认为家庭和社会为孩子创设了更为真实广阔的生活情景,学校如固守阵地,延续以往封闭单一的德育模式,将难以产生良好效果。这是第三个问题。

  在德育的评价标准上,以认知为主要内容的评价体系是否会造成孩子主体人格的张力?这是陈学明提出的读懂孩子的第四个问题。他认为,当下孩子中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

  “德育需要德育工作者,需要所有老师们在变局中开新局,在传承中求创新,我想这就是我们举办这次德育论坛的初心和意义所在。”陈学明表示,教育工作者要用教育来唤起、激发孩子们心中友爱、信任、感激、善良的种子,读懂他们,呵护他们。  

  四区教育行政部门

  分享德育工作经验  

  在当天上午论坛的工作分享环节,来自广州天河、佛山南海、深圳南山和上海奉贤四个地区的与会代表,围绕“读懂孩子 呵护成长”德育主题进行了主题分享。

  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建辉在分享中提到,自2016年起至今7年,天河区把“读懂孩子”作为解决当下德育工作困惑的重要起点。在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过程中,天河区始终秉持孩子立场,回归育人本质。通过行政引导、开展教研、落实家访等多种途径,推动德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已初步形成天河德育新模式。

  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二级主任科员张岚从区域中小学德育管理经历入手,结合机制建立、寻找规律、高度关注、成就家长、专业发展等角度,阐述读懂孩子、呵护孩子健康茁壮成长的“硬核”德育人应具备的内核要素和品质精神。

  深圳南山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公民中心主任刘万讲分享了南山区在一体化德育行动方面的实践行动与思考体会。他提到,不论是从外围还是从内需看,德育工作都面临着不少困境,为了将这些问题逐一击破,在推进德育工作中,南山区持续进行贴地探索——2013年南山区发布《南山教师宣言》、2018年发布《南山区中小学德育行动方案》、2022年发布《南山区中小幼一体化德育行动计划》及五个附加文件。刘万讲还着重强调,德育评价是增强德育工作实效的重要手段。利用数字化技术,南山区探索全要素、全过程、全领域的德育评价模式,从学校和学生两个层面分别进行评价。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工作党委委员、区教育局副局长周英介绍了一体化推进德育创新,实现成长育人新突破的实践与思考,她提出了构建德育工作评价一体化新机制、知行合一探索无边界成长育人新模式、拥抱挑战走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子。她认为高质量德育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把握时代特点,从教育的规律出发,真正读懂学生,才能更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德育论坛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文东茅:

  老师要唤醒孩子心中的良知 让孩子读懂自己的内心

  “你懂你的孩子了吗?”“你懂你的父母、配偶吗?”“教师、家长、同学、专家、孩子自己到底谁更懂孩子?”……文东茅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在他看来,读懂孩子是一个理想与目标,人最重要的是要先读懂自己,从而更好地读懂孩子。

  那么,要怎么认识自己呢?文东茅引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良知”这一概念,认为良知始终存在于大家的心中,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圣人”。正如王阳明所说的“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良知是每个人的明师,能够帮助大家判断是非善恶。当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要听从良知、让良知做主,从而去“为善去恶”。

  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他人,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忠恕”观。与人交往时,我们需要用心识人,只有用心去看、将心比心,才能更懂他人。

  认识自己,也启示我们要宽容他人“不懂自己”,“读懂别人是很难的,人天天和自己待在一起,都不懂自己,怎么能够读懂别人?如果读懂了自己,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并不完美,有很多缺点、错误,这个时候你会发自内心地宽以待人。”文东茅说。

  这些认识对德育工作也有重要启示,即要引导每个人努力做到“境界自修”。幸福的源泉更多来自于品德。生命的成长需要靠自己的修养与体悟,忠诚于心中的良知,就会体会到心安的幸福,进而自觉自愿地去“立德树人”,这就激发了德育的内在动机,这样才能做到“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立德树人”。“德育具有引领性、根本性,如果通过体证良知获得幸福,就会每个人都随时随地终身自觉自愿地修养美德,这才是‘三全育人’。”

  “德育首先要让老师们唤醒孩子心中的良知,努力去读懂自己,读懂真正内心的渴求,在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过程中体验人生更高层次的幸福。”这种幸福不只是源自物质的获取,更是对他人的付出而收获的精神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有“我的良知”做主,陪伴自己一辈子终身成长。这是一个幸福的过程。

  “唤醒良知,明觉精察;知己知彼,修己安人。”演讲最后,文东茅给各位老师送上寄语,以求共勉。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特聘教授、课程教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高德胜:

  拒绝摆烂、躺平 帮孩子们找到心中热爱

  “这两年教学生,我们的感受很深,学生们找不到自己的热爱,找不到人生意义。”高德胜首先抛出了自己的观察,很多学生历经教育的整个过程,升入大学,却在大学里无所热爱,存在迷惘感、无力感,从而出现了“躺平”“摆烂”的现象。“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帮助年轻人找到自己的热爱,为什么上了大学反而没有热爱,更加迷惘了?” 

  高德胜认为,热爱包含对人之爱与对事之爱,并且这两者彼此交织、互为条件。“比如哪怕是初级层次的活动,也可以使我们有精神寄托,不至于产生无根漂浮之感。”有所热爱的状态下,所爱之事犹如一个“磁点”,将人的意愿与意志集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精神的整体,孕育人的品质。

  高德胜认为作为教育者,首先要读懂的是孩子的需求,读懂人性。不可否认,当下社会的现代教育对有所热爱是有贡献的,比如虽然可能埋没个人潜力,但一般而言,还是有潜能开发的功能,受教育能激发个体追求自身热爱的热情,让孩子们更能意识到自己的先天禀赋与偏好,为找到所爱之事创造条件。

  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反思教育的“适应逻辑”。“这体现在比如社会要求什么,学校就去教什么,对学生的需要关注不够,学生的学习基本上不是基于热爱,而是基于规定与强制。”

  高德胜进一步解释,当今教育的诸多特性,包括控制性、标准化、竞争性、功利性等,都对热爱存在着阻碍与消磨作用。“比如在竞争逻辑下,人们做事不是为了事情本身,而是为了胜过别人,在这一逻辑下,学生的注意力被引向他人,学习本身则变得次要……”“高监控的大规模普及背后是用同一套标准衡量所有人,这就挤压了有所热爱的生存空间。”

  如何破解?高德胜认为首先教育者要认识到有所热爱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在热爱所驱动的活动中,我们所获得的能力的价值性,有双重保证。一重保证是热爱的事物本身是美善的;另一重保证是我们因为热爱去活动,不带其他目的,没有功利性,在双重保证的加持下,最终所形成的能力也是很纯粹的人性能力,而人性能力的提升本身就是发展的要义。”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学兰:

  了解各个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 才能“走近孩子”

  如何“走近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呢?刘学兰提到,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年龄发展特点、需要和兴趣、个性特点和心理困境。“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我们会把孩子某个成长阶段的特点看成问题,混淆发展特点与问题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论坛上,刘学兰以青春期作为例子,分析该阶段孩子的发展特点。

  在她看来,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发展迅速、心理尚未成熟,导致出现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意识高涨,但由于自我意识不稳定、不成熟,会表现出不接纳自我、青春期体相烦恼、过分表现自我等各种问题。此外,独立性需要日益强烈,存在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等诸多矛盾。为此,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老师和家长们要重点关注几个问题,包括学业焦虑、关系困扰、心理危机、品行问题等。

  在“学会了解”的过程中,还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刘学兰指出,孩子的兴趣实际上是他们内心世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若想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注他们的兴趣。“他们喜欢听的歌、喜欢看的书、喜欢玩的游戏,我们也要去了解,而不是排斥或否定。”

  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要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呢?在刘学兰看来,就是要倾听孩子、接纳孩子、积极引导。

  在倾听孩子方面,先不用急于表达自己、“把道理讲出花来”,而是要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比如,通过眼神接触、微笑、身体前倾等行为表达倾听的兴趣,避免先入为主和负面情绪的影响。同时,不打断孩子表达,也不要对孩子的言行做出随意或过早的判断。

  倾听之后,还要学会接纳。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能力、个性等,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如“你不要生气”“不要焦虑”“不要烦”;如果否定了孩子的情绪,但孩子又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就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状态。

  对此,刘学兰建议,老师或者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时,要学会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烦,很理解你。如果我碰到你这样的事情,我可能也会烦的。”其次,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接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不要以心中完美孩子的标准要求每一位学生或者自己的孩子。在引导孩子方面,要引导孩子发现自我价值、丰富与外界的连接。

  策划:李阳  统筹:尹来 梁艳燕 叶可可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杨晓彤 叶斯茗 程安  孙小鹏 实习生 马蕴凌 李鸿哲 

  摄影/视频:马强 技术:麦毓轩 实习生 马蕴凌 设计:张许君 何欣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