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长大湾区》第一期,看大湾区如何拔节而起,蓬勃生长

“一小时生活圈”已形成 科创综合水平全球领先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11月10日        版次:GA16    作者:陈蓓蕾 黄薇 杜银龙 龙飞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

  扫码看报道

  编者按 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23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开幕,全球目光再次聚焦大湾区。南都、N视频推出《生长大湾区》系列融媒报道,开放包容的大湾区向上生长、向下扎根,顺势而为、蹄疾步稳,为建设世界一流湾区而蓄势赋能。

  11座城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8600多万人口、经济总量超13万亿元......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劲、国际化水平领先的区域之一。在最有力的政策支持、最宽松的制度环境下,依靠改革与开放,创新与探索,大湾区正铺展出一幅拔节而起、蓬勃生长的时代画卷。

  联通

  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已累计孵化港澳项目超4400个

  2023年9月25日,随着最后一根猫道承重绳顺利下放,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猫道拆除完毕,为后续桥面铺装、鞍罩吊装、附属设施等提供了工作面,深中通道离建成通车又跨出关键性的一步。届时,深圳、中山及广州南沙之间,30分钟内即可互通互达。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一大批跨境通道的建成以及“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深港公交地铁扫码互通等系列政策的落地,让大湾区城市间的通行变得前所未有的便利。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大格局基本形成。

  如果说大桥、高铁等基础设施“硬联通”,让大湾区城市在地理位置上更近了,那么以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重点的“软联通”给人员往来、文化交流、产业互通所带来的便利,则在经济发展和工作生活上真正让湾区城市相通相融。

  2023年4月下旬,粤港澳三地在深圳共同公布110项“湾区标准”,涵盖食品、粤菜、中医药、交通、养老、物流等25个领域。在这份标准清单中,小到广式月饼、广陈皮、传统凉茶,大到楼宇可持续发展指数、食品冷链应急配送规范等都有了标准规范。而在支持创业方面,广东建成“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优先向港澳青年开放,目前已累计孵化港澳项目超过4400个。行走在大湾区,城市互联互通,产业串珠成链,文化交融互通,一个世界级的湾区和城市群正跃然而出。  

  航运

  粤港澳港口群吞吐量世界第一 世界级港口群加速形成

  航运,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水道”。而港口,则是外贸产业的“压舱基石”。粤港澳大湾区航运经济发达,粤港澳港口群是目前世界上通航能力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区域性港口群,吞吐量已居世界第一。

  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截至今年6月,广州港南沙港区已开通外贸航线151条,通达全球120多个国家、310多个港口,链接全球市场的国际班轮航线网络布局不断扩大。由南沙汽车码头、海嘉码头、近洋码头组成的广州港南沙汽车口岸,是国内最大的滚装码头集群,也是南沙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重要平台与通道。就在今年8月21日,广汽集团生产的100台AION Y Plus汽车在广州港南沙港区,搭乘着“长达隆”轮发往泰国林查班港。这是广汽埃安首次向海外市场发运整车。作为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高价值热销车型,AION Y系列代表中国高端智造向海外进军,助力中国新能源品牌领跑世界。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滨江临海,河网密布,港口资源丰富,形成了以香港港、广州港、深圳港为核心,以东莞、佛山、珠海等周边港口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出海航道形成“水上经济走廊”。

  不只广州港,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发展也各具特色,差异化特征明显。香港现代航运服务业发达,是世界著名的国际航运中心。广州港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枢纽港,也是我国最大的内贸集装箱、滚装枢纽港。深圳港集装箱以外贸运输为主,是沿海主要港口。从去年起,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东莞港4个港口成功晋级亿吨大港行列,深圳港、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更是在全球前五中占据双席地位。大湾区正逐步构建起以珠三角港口集群为核心,粤东、粤西港口集群为发展极的“一核两极”发展格局,世界级港口群正加速形成。  

  科创

  专利授权量年增长率高达40%

  一流的湾区理应是一流的科创湾区。放眼世界,无论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还是东京湾区,都是科技创新高地,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使命与目标。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持续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大力推进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大批前沿科研装置、设备在大湾区星罗棋布般涌现。

  在东莞大朗镇松山湖畔,全球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研究平台“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完成10轮开放运行,全球注册用户超过4500人,完成课题1000余项;在江门,位于地下700米的中微子实验探测器,预计明年建成运行,目前吸引了全球19个国家的74个研究机构及大学,约700名科学家参与建设研究;在深圳,鹏城实验室牵头研发的超级计算机“鹏城云脑Ⅱ”,计算能力连破世界纪录;在佛山,由季华实验室研制的“佛山一号”搭乘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升空……这些科技基础设施形成集群之势,成为支撑大湾区乃至我国攀登全球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高峰的“大国重器”,这也正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火车头”。

  日益崛起的基础研究,强大发达的产业链条,成为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支撑,也使得粤港澳大湾区这片沃土上孕育出无数科技创新企业。据统计,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共有63家“独角兽”企业,1000多个产业孵化与加速器和逾1.5万家投资机构。围绕科技研发和产学研转化创新,已建成34家国家级、71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专利授权量年增长率高达40%,科技创新综合水平迈入全球前列。

  面向世界,走向未来,飞速生长的粤港澳大湾区蹄疾步稳,奔腾向前。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陈伟斌

  统筹:陈成效 胡群芳 陈实

  统筹编辑:黄薇 李思萌

  采写:南都记者 陈蓓蕾 黄薇 杜银龙 龙飞

  视频:南都记者 陈蓓蕾 董梓浩 魏雄锋 徐杰 黄薇 伊凯文 陈杰豪 杜银龙 龙飞 李行 曾俊豪 邵嘉慧

  设计:欧阳静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