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致敬“枫桥经验”60周年: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圳实践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11月08日        版次:GA04    作者:郑少纯 詹越慧 林少娟 蒋清君

  福田   建设首个诉源治理非诉解纷中心

  梅林诉源治理非诉解纷工作中心(下称“中心”),是全市首个“诉源治理非诉解纷中心”,通过提供一站式的矛盾纠纷化解服务平台,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中心以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整合了调解、公证、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多种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一站式的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中心的工作流程简单明了,当事人可以通过扫码或者到中心现场咨询,了解各种纠纷解决的方式和流程,并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中心还积极推广线上调解,通过开发“扫码解纷”系统,实现了线上矛盾纠纷化解的全程跟踪和监督,并鼓励各方当事人通过线上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自成立以来,该中心已经成功解决了2300多宗纠纷,办理了5600多宗公证业务,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超过1600次法律咨询服务。

  罗湖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

  立足产业发展特点,罗湖区大力推动商事调解组织建设。2022年,罗湖区共受理群众诉求37144宗,化解36540宗,化解率为98.37%。罗湖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引导商事主体通过调解方式化解商事纠纷,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加稳妥、更为灵活的方式预防和化解纠纷,公平公正地保障民营企业、企业家及群众的合法权益,从而将大量商事纠纷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例如,罗湖区首家商事调解组织——深圳市罗湖区联和商事调解中心,以调解优先、联和共赢为核心理念,积极探索商事调解的本土化、差异化发展道路;深圳市罗湖区赟恒金融商事调解中心,功能定位主要是化解罗湖区金融领域的商事纠纷;深圳市罗湖区致和商事调解院,主要开展商事调解、法治宣传等工作。推动成立的第四家商事调解组织——深圳市罗湖区华议商事调解中心也已完成了民政登记。

  南山   打造“综合性”“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服务新平台

  立足辖区矛盾特点,南山区依托平安建设中心,搭建“规范化”平台,整合“多元化”力量,推动“智慧化”赋能,打造“综合性”“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服务新平台。一方面,搭建规范化平台。按照“五室一厅”建设要求,持续推进街道平安建设中心规范化建设,集合各类平安建设资源,吸纳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及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等力量参与,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另一方面,整合多元化力量。整合公安、司法等资源,引进律师、专职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等第三方社会力量,调动网格员、社区“五老”、平安志愿者等力量参与,构建起多部门、多主体联合接访、调处的解纷体系;同时,推动智慧化赋能。以区“圳智慧”CIM平台为基础,整合网格、民生诉求等信息系统,推动各类数据与事件统一平台办理,实现指挥调度“一网通”,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智慧化解纷新路径。

  宝安   创新说事评理 打造人民调解机制

  2022年,宝安区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6289宗,化解率为97.96%。借鉴人民陪审员制度,宝安区创新“说事评理”人民调解机制。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引入市民评理机制,纠纷双方“说事”,市民评理员“说情”“评理”,首席评理员“讲法”,强调公民社会参与,法理情相结合,化解社会矛盾,完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格局。目前,已组建共547名评理员、38名首席评理员的专兼结合多元化评理团队,在查违拆迁、社区治理、维稳信访等工作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形成“律师说法、贤达说理、邻里说情”的工作格局,实现分类调处精准解纷。“说事评理”模式能够充分发动乡贤参与社会治理,采用多赢思维和灵活手段,是“有事好商量”精神在基层的实践,是现代法治与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的开花结果,被评为2021年广东省法治政府示范项目。

  龙岗   “龙岭模式”探索出基层龙岗样板

  引领多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龙岗区探索并全面推广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的“龙岭模式”。“龙岭模式”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联合专家智库的力量,以项目化形式推动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积极盘活社区资源并向社会开放共享,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为动员多元力量参与基层社区治理,龙岗充分发挥志愿者、爱心商家、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2022年以来,全区实施志愿者“礼遇计划”69项,发展合作爱心商家982家,挖掘共享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园区、广场、商超等空间、场地250处,新发展志愿者64645人,激发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意识。近年来,龙岗区探索并全面推广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的“龙岭模式”,实施690个实践创新项目,形成以项目带动社会治理的浓厚氛围,打造“党建引领带共建、公众参与促共治、群众需求联项目、盘活资源齐共享”的“龙岗样板”。

  龙华   “精治街区”高密度社区治理新解

  “精治街区”高密度社区治理新解龙华区社会治理领域呈现高密度、高流动和多元化“两高一多”形态特征,对基层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立足区域特点,龙华区打造“精治街区”治理品牌,创新市域现代化社会治理新路。龙华区整合全区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义工社工等力量,将“条”上的力量向“块”上集中,体系化沉入社区、沉入街区。例如,观澜街道科学划分符合辖区实际的治理单元,在10个社区全面推行“精治街区”治理模式,将街道10个社区细分为60个街区治理单元,构建了“社区-街区-网格”三级治理机制,填补了社区社会管理功能覆盖与居民自治组织治理功能覆盖之间的空白。

  坪山   能人首调 推个人调解工作室

  坪山区产业园区密布、城中村多、流动人口多,各种社会矛盾多发易发,调解治理难度大。“有事找‘阿潘’!”为了破解治理难题,坪山区推行能人首调制,打造具有“个人品牌”特色的个人调解工作室。例如,阿潘工作室、彦涛工作室、陈丽卿工作室等,紧抓“第一时间”,走进“第一现场”,优化“第一调解”,重视“第一回访”。当接到信访诉求时,在第一时间组织调解员进行调解,变“节奏调解”为“节点调解”,把第一时间作为获取调解成功的“黄金期”,使调解更具时效性;打破常规,不要求当事人到社区调解,由社区调解员直接到企业、小区、居民家中,进行第一“现场”调解,变“进门调解”为“上门调解”,使调解更具直接性;对矛盾纠纷达成和解协议的,在双方履行相关条款义务时,及时进行提醒式回访(跟进),督促协议真实履行,变“理性调解”为“人性调解”,以体现信任感和耐心,使调解更具法理性。

  光明   化解率99% 基层治理走新路

  立足区情实际,光明区在群众诉求服务领域,取得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光明区委区政府创新建立260余个“1+6+31+N”四级群众诉求服务站点,组建1.5万名平安员队伍,打造“500米群众诉求服务圈”“500米公共法律服务圈”和“500米社会心理服务圈”,积极回应民意的多元化诉求,走出了一条“纠纷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源头、诉求服务在身边”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同时,光明区创新打造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保持化解率99%以上,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得到中央政法委充分肯定,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大鹏   立足景城融合 联调联动助纠纷早化解

  立足“景城融合”的实际,大鹏新区加强联调联动,确保群众纠纷早化解。以大鹏派出所鹏城社区警务室为例,该警务室辖大鹏所城、较场尾、东山寺等热门景点场所,年均接待游客超540万人次,而警务室仅有2名民警和9名警务辅助人员,5400000∶11是该警务室面临的现实困境。针对旅游区治安特点,鹏城警务室建立“义警联勤、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事件联处、平安联创”新机制,打造“服务群众快、纠纷早化解、矛盾不上交”的民生警务新“枫警”。同时,与辖区内民宿协会等单位搭建警民联调平台,一方面引导商家守信经营,从源头上遏制矛盾纠纷隐患;另一方面及时受理、调解纠纷,积极消除影响游客安全感和景区平安和谐的各类问题因素。

  【编者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紧依靠群众探索创新,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深圳市龙华区委政法委“多调联动 精智解纷”工作法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奥一网、南方民间智库在全市开展了“深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调研”,并展开系列报道。

  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矛盾纠纷,如何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圳各区各部门都正在蹚出一条新路。

  紧盯“晴雨表”,将矛盾化解在萌芽  

  源头治理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关键所在。变“堵”为“疏”、抓“源头”通“茬口”。深圳通过畅通表达渠道、做好技术支撑、发展公共民生等方式,做好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工作。

  畅通线上线下表达渠道,紧盯基层治理的“晴雨表”。线上,深圳打造了“@深圳-民意速办”平台,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准确把握群众公共服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在出台重大公共决策前,问政于民、集聚民智,找到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先后就骗取医保、生态环境、禁烟区吸烟、地铁票价定价、人才住房建设管理等多项公共决策举行听证会。线下,发挥社区综治中心面向群众、贴近群众的优势,干部下社区、警务进社区、法庭到社区、调解在社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推动智能化平台应用场景建设,让“技术有支撑”。深圳市政法系统分不同应用场景建设37个智能化平台,例如,“深融”平台以企业背景、违规行为等八大维度26项指标为参数,实时进行数据碰撞分析,目前已对44万家金融企业开展智能监测,推动全市在营P2P网贷机构数、待偿金额、涉众人数分别下降93%、79%、79%,追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5倍;“深知”平台建立防电信诈骗、人口云图、预警管控等多个实战应用模块,识别诈骗电话24764个,挽回受骗金额2000余万元。

  防患于未然。深圳还通过大力发展公共民生,为源头预防纠纷“兜底”。例如,加大民生方面的规划建设投入力度,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民生微实事”项目,制定全国领先的宽松政策关爱来深建设者。  

  用好“立法权”,让基层治理在法治轨道下运行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进“枫桥经验”法治化。法治化,在深圳一方面体现为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另一方面体现为政府办事效率的提升、流程和规则的透明。

  让基层治理在法治的轨道下运行,用好特区立法权,不断健全法律法规。例如,制定《深圳市健全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施意见》,推动《深圳经济特区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条例》立法,明确界定相关部门职责。对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过度和选择性执法问题,采取刚性措施进行规制,制定了《深圳市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若干规定》,并以此为基准,进一步规范了安全生产、市场监管、治安管理、生态环保等领域行政执法的自由裁量行为,依法约束公权力,明确权力依据,厘清权力边界,设定权力禁区,坚持了职责法定、依法履职,有所为有所不为。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公开办事流程和规则。例如,掌上政府平台“i深圳”APP整合近4700项政务服务事项,让98%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零跑动”,让政府办理施工许可证耗时由267天压缩到90天,审批时间减少三分之二。  

  资源“下基层”,实现“矛盾不上交”  

  “眼睛向下,力争上游”。为了更好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圳通过治理力量向基层倾斜、服务资源向基层配置的方式,将资源下沉到基层,助力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矛盾不上交”。

  治理力量向基层倾斜。例如,加大区、街道、社区综治中心建设力度,依托中心提供投诉建议服务、纠纷化解服务、法律服务、心理服务、帮扶救助等一揽子群众服务,推动力量向街道社区下沉,向网格家庭延伸,满足群众对便捷、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要求,减少时间和经济成本。

  服务资源向基层配置。例如,“光明模式”以赋权基层党委为核心,通过畅通渠道、多元共治、技术赋能等措施,打破“上下”级别和“左右”部门的壁垒,构建了“诉求服务在身边、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处理在基层”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深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调研”开展的半年时间里,调研团走访了各区。站在区域治理的角度上看,各区面临的矛盾特点不尽相同。

  良法善治,积厚成势。在“深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调研”过程中,深圳各区化解矛盾纠纷的社会治理创新之举,正在勃发生机。以赋权基层党委为核心的“光明模式”、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龙岭模式”、“说事评理”西乡人民调解模式……“枫桥经验”的故事讲了一个甲子,历久弥新,在深圳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总第100期

  策划:陈文定 邹莹

  统筹:周昌和 任笑一 陈璐璐 刘晨

  采写:南都·奥一新闻记者 郑少纯 詹越慧 林少娟 蒋清君

  设计:梁雪儿 郑柏琪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