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神十六带回22种样品重25公斤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11月01日        版次:GA04    作者:新华社 央视新闻

  朱杨柱

  景海鹏

  桂海潮

  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7时2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之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成功着陆,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

  随后,3名航天员乘坐任务飞机平安抵达北京。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领导到机场迎接。3人抵京后将进入隔离恢复期,接受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并进行休养。之后,他们将在京与新闻媒体集体见面。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作为首批执行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54天,其间进行了1次出舱活动和中国空间站第4次太空授课活动,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为空间站任务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

  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航天员乘组和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开展了人因工程、航天医学、生命生态、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流体物理、航天技术等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

  本次空间应用系统通过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带回生命科学实验样品和材料科学实验样品,主要包括:人体的肝细胞和内皮细胞、拟南芥幼苗、线虫、生物大分子样本等,共计22种样品,总重25公斤左右。科学家表示,带回的实验样品非常珍贵,将应用于多领域科学研究。

  感言

  回家感觉真好 期待重返“天宫”

  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首次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种类型的航天员组成,三人均为博士,是名副其实的“博士乘组”。

  景海鹏  这次太空出差感觉很爽

  第一个出舱的航天员景海鹏说:“到中国空间站出差感觉很好,感觉很爽!我们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所有的操作包括指令发送做到了零失误零差错,把广大科研人员的心血、汗水、智慧和梦想变成了现实。作为一名航天员,身体可以示弱,灵魂不能示弱,走上飞船是勇士,走下飞船就是普通一兵。我将时刻准备为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再立新功。”

  朱杨柱  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

  朱杨柱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空间站里的飞行工程师,他出舱后说:“回家的感觉真好。这5个月的飞行,我们天地一心,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续将再接再厉,争取早日重返天宫,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

  桂海潮  圆满完成任务的感觉真幸福

  桂海潮是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出舱后,他说:“圆满完成任务的感觉真幸福。我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教师,又成为一名航天员,能够把科研工作搬到太空,源于党和人民的培养,源于全体航天员的接续奋斗。我期待再次回到中国空间站出差,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

  揭秘

  航天科技为神十六回家保驾护航

  “神舟大伞”用百道流程研制

  电源家族保能源充足供给  

  神舟十六号与空间站经过分离准备和分离撤离后,还要独立飞行多圈,进入返回准备、返回再入和回收着陆阶段。

  在返回再入期间,飞船的轨道舱、推进舱、返回舱三舱“忙着”分离,其电源家族“四兄弟”中的“大哥”主电源、“二哥”应急电源和“三哥”返回着陆电源也“忙着”并网供电。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神舟飞船电源分系统主任设计师钟丹华介绍,为确保各个任务阶段能源的充足供给,飞船配置了舱段间的并网供电功能,此阶段的并网供电可确保返回过程能量供给的高可靠及高安全需求。 

  “神舟大伞”收拢后能塞进冰箱  

  神舟十六号凯旋归家,“神舟大伞”绽放天地之间,红白伞花绚丽无比。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神舟大伞”面积1200平方米,主要用于降低返回舱速度,保证返回舱的稳降姿态,护佑航天员安全平稳降落,它的研制过程复杂且严谨,需经历上百道流程。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介绍,其重量不到100公斤,收拢后装进伞包内的体积还不到200升,可以塞进普通家用冰箱。

  不过,软软的降落伞并不是随意团起来放在返回舱里,而是要整齐有序地将降落伞的伞衣、伞绳和连接吊带等部件装进伞包内,使之保持一定的几何形状。这就涉及一项听起来简单但技术含量很高的不可逆工作——包伞。正式包伞之前要进行晾伞,用于释放材料内应力和清理多余物;然后依次进行叠伞衣、梳理伞绳、整理伞包、装填降落伞、封包、称重,最终将1200平方米的“庞然大物”变成一个只有约200升的伞包,完成进伞舱前的最后工作。

  整合:史明磊

  文图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