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莫言。 主办方供图
“作家的创作需关注当下,需要对当下热火朝天、日新月异的生活有深入的了解,但是又必须不受当下的束缚。”9月15日,著名作家、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的一场圆桌对话中说道。
该圆桌对话以“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为主题,除莫言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庆邦也参与其中,共同探讨作家创作与当下的关系。
另外,对话还提及中国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译介情况,梁晓声认为,中国文学作品的价值需要更多地被世界认识到,目前国际对中国本土的优秀作品知之甚少。
作家关注当下
但又必须不受当下束缚
莫言指出,当下的生活和创作的关系,是每个写作者都要面临的问题。作家的创作需关注当下,需要对当下热火朝天、日新月异的生活有深入的了解,但是又必须不受当下的束缚。
他认为,即便写一个和历史有关的作品,作家依然要对现实给予高度的关注,通过对现在生活的了解,尤其是现代人的情感和生活方式,回过头再来对比作家所描写的那段时期的生活,那段历史的特殊意义和特性就会显现出来。
他认为,历史发展是像河流一样滚滚向前,没有绝对的过去,也没有绝对的现在,一切都是历史发展链条当中的一个环节。人类的生活也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而且这个发展不是直线式的,是螺旋式的,有的时候甚至看起来是倒退的,当然倒退里边包含进步的因素。
莫言还谈道,一部文学作品的核心不在于故事情节发展,而在于人:塑造人物,刻画人的情感,描写人的命运,这是小说家、剧作家、诗人甚至任何从事艺术的人的终极追求,是孜孜不倦努力奋斗的方向。在这样一个意义上,对于当下的故事、当下的生活场面里人的了解和理解,有助于作家拿现在的人和过去的人进行关照。
“比较目的也在于发现作家所描写的时期内的人物性格的某些特殊性,带着那个时代的鲜明思维特征的思想方法,感情模式的特征,从而通过这样的一种对于作品的阅读了解时代、民族和历史,也了解我们自己。”他说。
“有外国人阅读中国文学译作后,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南都记者注意到,作品翻译推广也是圆桌论坛上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表示,自己特别在意中国文学如何被国外的朋友们所了解和认识。
他说:“最近我也读了早期的很多作品,在读的过程当中,我是忧郁的,甚至是忧伤的,但是一点自卑都没有,一丝一毫都没有。因此,我就看晚清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我们的《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把这些作品放在同世纪同一个年代国外的文坛上去看,我心里说:我们才不比他们差,可是他们不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优秀作家的全集都在中国,但一些国外的翻译家在谈到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真的觉得他们只知一二而已。”
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教授、俄语语言与文化中心主任杜布阔娃·奥莉卡也重视翻译的作用,她表示,有的外国人阅读中国文学的翻译版本后,改变了原本对中国的看法,因此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意义非常重大。
从业10年的荷兰翻译家施露注意到,在荷兰的社交媒体上,有关中国的信息都是关于政治、经济相关的新闻。但实际上中国文学在荷兰乃至西方都很重要,因为阅读中国文学,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内心。当前,荷兰越来越关注文化多样性,关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这对中国文学的译介来说是一块很好的土壤。
施露表示,助力中国文学与世界的对话,除了译者外,关键的还有版权经纪人和外国的出版社,他们需要中国方面提供的帮助,首先是热情地推介好书,告诉读者哪些书籍最值得阅读;其次,可以帮助对某本书有兴趣的外国出版社找到版权。此外,对出版机构等提供金融方面的赞助也非常有用。
采写:南都记者 郭若梅 宋凌燕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