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支以鸟为图腾的家族,姓“nià”,由于信息系统中无法输入和显示这个字,给村民带来了种种不便,只能改姓“鸭”。
近期,微博话题“因姓氏太罕见全村集体改姓鸭”登上热搜。记者采访到两位鸭姓村民,对方表示情况属实。
生僻字,顾名思义就是那些生活中不常见或者人们不熟悉的字。尽管如此,它们却是各类热搜中的常客。据统计,全国约6000万人名中含有生僻字,媒体也曾多次报道“名字中有生僻字,影响保研”“因姓氏生僻,银行存折被冻结”等尬事。
电脑里没这个字系统识别不了
据了解,nià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是少了一横的“鸟”,下半部分是“甲”。由于当前的电脑系统无法识别,nià姓村民办理二代身份证时,只好将这个字拆开,分为“鸟”和“甲”二字,从而组成了鸭子的“鸭”。
“因为电脑里没这个字,系统它识别不了。”52岁的村民鸭新贵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你不改,出门不方便,坐火车坐飞机,啥票都买不了。”至于是谁最先提出将nià写成鸭,他并不清楚。
40多岁的村民鸭正高回忆,“我十年前旧身份证上还是nià,后来想办个摩托车证件,发现这个字电脑上找不到,就改成了鸭。”直到现在,他还留着原来手写名字的身份证,“我们村里姓nià的都改成鸭了。遗憾也没有用,不改就没法外出,飞机票买不了,甚至卡里的钱都没法提现。”
期待找到更合适的解决办法
小时候,鸭正高听村里长辈讲过关于nià的来源。“老一辈讲,我们的姓氏源于对鸟的崇拜,可能跟打猎有些关系。”他透露,由于“鸭”姓无法保留传统nià姓的真正含义,“现在的小孩出生后基本都跟妈妈姓。”鸭正高的孩子,就随了母姓。
鸭正高也曾跟几位好友讨论过nià的问题,“还是想回归nià姓,不能丢掉老祖宗传承的宝贵姓氏。但我们也不知道去哪里反映,找不到正确的渠道。”
得知全村改姓一事登上热搜,鸭正高有些欣喜:“证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问题,也许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
延伸
因姓氏冷门生出尬事不少
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指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事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我们应积极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其中的难题之一即是生僻字。生僻字,顾名思义就是那些生活中不常见或者人们不熟悉的字。尽管如此,它们却是各类热搜中的常客。据统计,全国约6000万人名中含有生僻字,媒体也曾多次报道“名字中有生僻字,影响保研”、“因姓氏生僻,银行存折被冻结”等尬事。
生僻字“罕用”,却并非“不用”,甚至有无可取代的“大用”,在数字时代呈现着越来越不容忽视的价值。一方面,社会数字化程度加深,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以汉字为基础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生僻字数字化不充分,导致姓名中含有生僻字的人群在求学、就医、出行等各个公共领域频遇不便;另一方面,作为汉字的有机组成部分,生僻字同样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发挥着文化传承的功能,并受到不少人的喜爱和关注。
可以说,无论是保障公民的正常权益,还是发扬和传承汉字文化,生僻字的数字化都无法忽视。
1.7万余个生僻字有望打出来
汉字是表意文字,与拉丁文不同,汉字本身与键盘没有任何对应关系,如果我们想要在电脑上打出某个字,就需要赋予每个汉字独特的编码,并对字、形和编码三者建立对照表。如果某个汉字有形无码,或者编码不被某个系统支持,就会出现打不出来的情况。
同时,汉字数量庞大,数字化改造难度高、周期长,需要多方共同参与。从统一标准的制定,到对汉字的考证和赋码、字体字形设计,再到输入法及操作系统等软硬件厂商适配,打通“汉字数字化”的整个链路,那些无法输入显示的生僻字才能获得“数字通行证”,真正在数字世界“活”过来。
2022年7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新版《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强制性标准(GB 18030-2022),与上一版标准相比,新国标增加录入了1.7万余个生僻汉字。不仅收录了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部汉字,还可覆盖我国绝大部分人名、地名用生僻字以及文献、科技等专业领域的用字,能够满足各类使用需求。
新国标于2023年8月1日正式实施,从当日起,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的产品与系统都必须支持标准内87887个汉字。
这也就是说,曾经许多输入法里没有的生僻字可以正常打出来了。更重要的是,那些姓名里包含生僻字的人,终于可以“实名制”了。
姓氏知识
01知识点
“姓”与“氏”
2019年,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在福州举行,两百余名专家代表与会,推动中华姓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当时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约有2.4万个姓氏,在用姓氏共计6000多个。
“姓”与“氏”最早是两回事,秦汉时期,姓氏合二为一。“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上古八姓都带女字旁:姬、姚、妫、姒、姜、嬴、姞、妘。“氏”则是从“姓”中衍生的分支,姓贵而氏贱。父系氏族时期,姓氏地位反了过来。天子有姓而无氏,诸侯、卿大夫有姓有氏,平民、奴隶只有名,无姓无氏。
02知识点
姓氏由来
以姓为氏 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如姬、姜、姒、姚等。
以国为氏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唐、宋、黄、江、徐、胡、许等。
以邑为氏 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如尹、魏、韩等。
乡亭之氏 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居地为姓 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
职业为氏 如巫、卜、陶、匠、屠等。
谥号为氏 如戴、召等。
赐姓改姓 如唐朝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明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姓因避讳改为常氏;汉明帝讳“庄”字,凡姓“庄”的都改姓“严”。
03知识点
单姓和复姓
单姓:只用一个字的姓。与复姓相对。
如:“王、李、张、刘、陈、杨、黄、赵、钱、智、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据统计,中国有单姓6931个。
复姓:指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如:欧阳、司马、上官、西门。复姓的来源较多,如官名、封邑、职业等。
04知识点
冷门姓
死、尿、操、毒、宰父、是、胖、别、粘、羊舌、母、仇、黑、苟、牛、吴、老、贾、提、宫、史、朱、李,被网友评为最难起名姓氏。
十二生肖作为姓氏依然存在,但已经很罕见,很多人改姓,猴改为候或侯,狗改苟,蛇改畲。
05知识点
姓氏分布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有关资料显示,在姓氏中,按人口集中程度分为四种,即:大姓姓氏、常见姓氏、罕见姓氏和稀有姓氏。其中,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姓氏有2400种,占总人口的97.93%;人数在100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23种,占总人口的56.61%。
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二〇二一年全国姓名报告》,从整体分布看,常见姓氏分布广泛,在全国均有分布,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性。
●王、李、张等二十二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河南
●陈、黄、吴等二十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广东
●刘、孙、高等十二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山东
●周、唐、彭等十一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湖南
●徐、朱、丁等九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江苏
●潘、陆、韦等五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广西
●杨、何、罗等五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四川
●程、汪、方等四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安徽
●邹、熊、万三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江西
●白、郝两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河北
●金、毛两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浙江
●胡、余两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湖北
●武、段、马三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分别是山西、云南和甘肃
网友声音
全村被迫改姓的话题引发了大家的讨论,不少网友建议更新系统。
有网友留言:罕见字生僻字就是这么消失的。在信息化社会,如果不更改系统,这个字就找不到,带来很大的不便……姓氏是自古传下来的,是一种血脉和文化的传承。
如今这种传承被信息化生生切断了,这确实是不应该啊!希望能够引起系统工作人员的重视,解决系统问题,将这个字录入进去,让文化得以传承下去。
文/图来源:
人民日报 新华社 央视 中新社 云南日报
封面新闻 南方日报等
整合:易福红 杨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