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随着最后一个省份安徽揭晓经济“半年报”,至此31省份已全部公布202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经历了一季度的“开门红”,哪些省份保持着增长势头,哪些省份相比去年有所失速?地方经济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变动?
14省份经济增速低于全国水平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从全国层面看,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93034亿元,同比增长5.5%。具体到各地,GDP总量上,广东、江苏是唯二突破6万亿元的省份,山东为4.4万亿元,浙江超3.8万亿元,河南为3.1万亿元,共有13个省份GDP超2万亿元。前十省份中,湖北GDP总量反超福建,排名第七。
GDP增速上,有15省份增速跑赢“全国线”,14省份低于全国水平,北京和四川与全国持平。去年上半年增速为负的省份中,今年上海以9.7%高居第一,吉林实现7.7%;同样受去年低基数影响实现高增速的还有海南,为8.6%,排名第二。西藏以8.4%紧随其后,内蒙古也在去年较高水平上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达到7.3%。
从区域来看,上半年长三角领跑全国,三省一市不仅GDP总量均超2万亿元,增速均在6%以上。去年增速亮眼的中部地区,今年上半年有所“失速”,江西GDP增长2.4%,排名倒数第一;河南、湖南增速均在4%以下。山西(4.7%)、陕西(3.7%)也有所回落,但中西部能源大省表现有所分化,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受新能源产业投资拉动,增速均在6.5%以上。
粤苏经济总量均突破6万亿元
今年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909.80亿元,稳居第一,增速为5.0%。省内4个“万亿城市”中,广州增速为4.7%,深圳为6.3%,佛山为5.2%,东莞为1.5%。
江苏以60465.3亿元紧随其后,相差2444.5亿元。粤苏也是唯二破6万亿的省份。从增速来看,江苏为6.6%,高于全国5.5%的水平。其4个“万亿城市”中,南京增速为5.6%,苏州为4.7%,无锡为6.6%,南通为7.0%。
作为制造业第一大省,受全球市场影响,广东多个支柱及优势产业承压:消费电子行业增速趋缓,燃油车市场持续低迷,石化行业整体走弱,钢材、陶瓷等建材需求不足等。据南方+报道,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表示,在前期积压需求释放、政策力量支撑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广东主要经济指标全面恢复性增长,当前正处于由逐步复苏向常态化增长转换的关键时期。
“汽车产业中,燃油车增速放缓,但新能源车势头良好”,杨新洪解读。目前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在全国占比达28.59%,广东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半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3万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全省在产的39个行业大类增长面53.8%,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8%。
另一个制造业大省江苏,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列统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1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为77.5%。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分别增长20.1%、20.8%。江苏省统计局工业统计处处长汪雪敏解读,除了装备制造贡献显著,民营企业也支撑有力,上半年增加值为12.4%,对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77.1%。工业生产恢复向好的另一个表现是,利润降幅逐月收窄。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926.7亿元,同比下降9.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1.3个百分点。
上海GDP增速第一,民间投资增长
今年上半年共有13省份GDP超2万亿元,其中上海、北京和河北为新晋2万亿成员。去年此时遭受疫情严重冲击的上海,曾短暂被京冀超过,GDP负增长5.7%。今年以来上海加速恢复,上半年GDP为21390.17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为全国第一,各项细分指标也在快速增长。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35个工业行业中有28个行业产值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为80%;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住宿和餐饮业增速41.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7.2%。主要投资领域中,工业投资增长34.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7.5%,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1.5%。总体呈现内部需求稳步回升态势,此外,上海民营经济也加快增长。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为28.3%,比一季度提高26.4个百分点。相对应的,这一数据全国平均水平为负增长0.2%。
另一个受去年上半年低基数影响实现较快增长的还有吉林,从去年的GDP增速-6.0%到今年7.7%,增速全国第四。
海南的GDP增速从1.6%到8.6%,增速全国第二。海南省统计局局长杨雷分析,在今年一季度快速增长基础上(6.8%),二季度(10.3%)跑出了自贸港加速度。作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海南消费市场复苏明显,旅游市场火热,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4606.6万人次,同比增长32.8%;实现旅游总收入916.1亿元,同比增长42.4%。其中,积极打造一批自带流量的文娱品牌活动,如海口明星演唱会4天共吸引15.5万人次入场,拉动旅游增收9.8亿元。离岛免税也增长强劲,总销售额323.96亿元,增长31%,免税购物人数516.6万人次,同比增长34%。
采写:南都记者 陈秋圆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