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登陆后,全国多个地方遭遇强降雨,中央气象台发布正式启用预警发布机制以来的第二个暴雨红色预警,多个城市倡议“非必要人不出门、车不上路”,一些城市还发布了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
内涝是不少城市夏天雨季的常见现象。城市易发内涝,直接原因是很多城市市政设施建设落后于实际需要。下水道和消防设施会消耗大量财政资源,但很难带来可见的直接利益,对成本与收益的认识偏差会导致排水、泄洪设施建设不足。更重要的是,过去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各地普遍存在对天然水体和自然滞蓄空间的保护和预留不够、城市过度硬化、不透水地面面积过大等问题,最终导致城市排水问题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人类的定居点往往是靠着水的,“依水而居、因水而兴”。清洁而丰富的水资源满足了城市生产生活、航行运输、景观娱乐的需求。随着人类技术能力的上升,水变得不再那么必需,人类开始向水要地。以有“百湖之城”之称的武汉为例,相关数据显示,20世纪50年代武汉湖泊的面积达1581平方公里,现在只剩下不到300平方公里,几十年下来,湖泊面积缩小了80%多。
城市扩张、围湖造地,使湖泊、水道面积缩减甚至消失,压缩了自古以来的天然泄洪场。下水道是通向天然河道、湖泊的,城市中、城市周边的河流、湖泊面积缩小,一下暴雨,水位就上升得更快。这时即便下水道再好,水也无处可排,只能淤积在城市街道。由此,部分城市“人水矛盾”不断激化,汛期“城市看海”现象屡屡发生,有些甚至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其实,雨水不只是一种需要处理的负面因素,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天然降水补充地下水资源,可有效改善城市生态。通过渗透等方式拦蓄部分雨水,补充城市周围的湖泊、地下水,可调节城市生态环境。多余的积水再通过城市排水系统安全、合理地排向下游,可实现汛期减少城区洪量以及补充地下水资源的目的。
2013年12月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月初发布《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地形地貌,不伐移老树和有乡土特点的现有树木,不挖山填湖,不随意改变或侵占河湖水系。
政策自上而下地落地实施,需要观念的改变。最近,有地方治理河道,干挂石材引发热议。其实,城市中的河道,保留更加天然的景观更好,河道两边是滩涂,有亲水植物,大雨来了,淹没滩涂和植物,水退了,植物继续生长,不会有任何损失。但很多人觉得滩涂和天然植物不好看,所以更深层次的是审美观念的改变。用硬化的广场取代草坪、灌木,本质上就是宏大、统一、整齐的审美观在起主导作用。所以,要保留城市中、城市周边的河道、湖泊,就不能一味觉得自然形成的东西都是杂乱无序的,非要用人工的、整齐划一的东西去替代。要学会尊重自然界形成的秩序,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刘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