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看好书参加丰富活动,如今沈欣霖带领更多小朋友遨游书海,获好读者奖

4岁起广图“泡”了十年 她挖到什么宝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7月26日        版次:GA10    作者:李芷琪

  沈欣霖今年4月获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好读者”奖项,全市仅9位。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声音   粗略统计,约有29%参加过图书馆活动的人,会转化成我们的读者。   ——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

  广州图书馆方筱盈举办“悦赏书影”活动,沈欣霖认真听讲。

  9岁时的沈欣霖参加广图黏土创作比赛。

  沈欣霖第一次组织“n+1家阅读”读者沙龙活动。

  是什么能让4岁女孩在图书馆里“泡”到14岁?

  2013年,广州图书馆(以下简称“广图”)新馆开放,4岁女孩沈欣霖稍带些不情愿地走进这座如今被誉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图书馆”。2023年,14岁的沈欣霖作为志愿者在广图组织活动,与一群小朋友侃侃而谈,“想像图书馆帮助我一样,我也能跟更多的小朋友分享。”

  广图自新馆开放后第二年起,接待访问量稳居全国公共图书馆首位,2018年8月5日51774名读者入馆,创国内公共图书馆单日入馆人次的最高纪录,因此被誉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图书馆”。这年,以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的《公共图书馆法》出台实施,其中提及应当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阅读推广服务。

  以广图为代表的公共图书馆开始更加注重公共服务性,以满足人的体验、不同个体多元发展需求,也因此影响了沈欣霖。

  十年间,广图在不断探索精细化阅读推广服务活动,沈欣霖不断在广图“挖宝式”成长。

  如果我能让这个群体孩子的家长接收到这些信息,有症状的孩子是不是也能及早找到专业机构找到最好的资源去帮助他们呢?

  ——沈欣霖带着10组不到10岁孩子的家庭共读《爬树的鱼》,书里的主人公是阅读障碍群体。

  入门

  4岁娃被妈妈“哄进”图书馆 如今主动参加阅读活动

  2013年某个周末,4岁的沈欣霖照常从家里“书柜墙”的下层区,只取了绘本看。“怎么将女儿培养成我的‘书友’呢?”沈欣霖的妈妈张苏收到了在广州图书馆订阅的译本到馆信息,“我要去图书馆抢书,你不去就自己在家哦,那里好多绘本都是你没看过的。”

  步行10分钟,沈欣霖被妈妈连哄带骗到了广图花城广场方向入门处。图书馆的外观设计和内部中庭足够大交流和举行活动的空间、开放的书架,让沈欣霖感到不可思议。进入少儿区,沈欣霖在这里结缘儿童与青少年部馆员方筱盈。

  2015年,张苏打电话预约了“宫崎骏成长主题动漫作品及其原著”阅读活动,这是广图2014年开始探索如何加强少儿阅读服务后,由方筱盈提出并负责的“悦赏书影”项目阅读活动。

  方筱盈在这场活动上惊讶发现:面向9-12岁孩子的阅读活动被一个看绘本年龄阶段的6岁孩子闯进来了,而且她还能够理解!

  “方筱盈老师好有意思,像幼儿园老师一样讲故事问问题奖励我,”从绘本过渡到纯字书籍,通过书籍与电影相结合的共读方式,“悦赏书影”使孩子从主题与内容相对复杂的经典文学作品中产生阅读兴趣。而现在吸引她的是图书馆温馨服务和活动带来的阅读乐趣,“原来图书馆还有有趣的活动,我一定还要多来。”方筱盈开始思考,“悦赏书影”是不是可以覆盖更多年龄段孩子或者覆盖特需儿童?

  进入公共图书馆行业17年、深耕少儿服务17年的儿童与青少年部主任招建平与方筱盈等团队成员探索如何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孩子做有针对性的活动,“以0-3岁、3-6岁等不同年龄段精细划分,到了2019年,随着适用0-3岁婴幼儿的阅读攀登计划推出,阅读攀登计划覆盖0-18岁全年龄段青少年。”

  “实际上,2017年之后,我们各个部门分开探索研究更精细化、更适配不同人群的活动。以人群精细化分,比如孩子会按照年龄导分,再比如阅读障碍群体,针对阅读障碍成年与儿童做不同的活动服务。”广图馆长方家忠说。“近几年我们还做了好多空间改造工作,特别是在2018年,对亲子绘本馆做了更适合孩子成长的设计。”

  寻宝

  “挖宝”发现“外星文字”开始理解从未理解过的人

  “广图像是宝库一样的。”

  在亲子绘本阅读馆参加完活动后,沈欣霖总会四处溜达探索“挖宝”。这天,她好奇走进了亲子绘本阅读馆对面、一个影响了她成长的宝藏区域——视障人士服务区。

  “为什么那些书没有色彩斑斓?”全都是牛皮纸,沈欣霖没见过那么厚的书,《足部按摩师》《音乐艺术》……她随手抽出打开看却没有字的,只有凹凹凸凸的小孔,“这是什么人才能读懂的外星文字吗?”

  张苏向女儿解释,“这是给视觉障碍的读者专门准备的书。”张苏指导着女儿,让她闭起眼睛,用手触摸上面的点点。

  “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此后,沈欣霖常常会与同学在视障区看书自习。7点45分,沈欣霖老早在这排队,与几个视障人士并列,在馆外蓄势待发。空灵的鸟叫广播音8点准时在图书馆里面响起,保安一脸严肃拉开栅栏,一群读者各自冲进不同区域。

  坐在普通读者位置,沈欣霖看到一位视障人士真的自己在摸书页去找书,摸到他想要读的就慢慢抽出来,与大家并排坐在一起,开始翻开手中的书,“这种大家都在读书的感觉真的还蛮好蛮奇妙的。”

  广图早在旧馆时便设立了视障区,2001年,广州图书馆与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合作设立了全国公共图书馆中首个专用的视障电子阅览室,方筱盈曾在这里与视障人士服务区工作十几年。近年来,方筱盈参办了专门针对听障、视障及阅读障碍儿童“悦赏书影”活动,如邀请志愿者通过口述电影和故事分析为视障儿童及普通儿童开展书影赏读;结合视频讲座、图书和电影推荐的形式为阅读障碍儿童与其家长讲述理论与辅导方法。

  沈欣霖感觉见识了从未见识过的世界,也开始思考和学习去理解从未理解过的人。

  分享

  书中发现同学或患阅读障碍 举办活动想让更多人理解

  沈欣霖继续在广图探索挖宝,直到2021年。12岁的沈欣霖图书借阅量已经达到每年50本左右。

  这一年,无意间,她随手在一个获奖小说序列架上,抽出了一本名为《爬树的鱼》的儿童文学书,书里的主人公是阅读障碍群体,

  回到小学校园,她总会看到一位同班同学每节课一打上课铃,书桌上原本翻开的书就被他合上,听着同学诉说每天很想认真却无法专注导致总会被爸妈训斥,看着同学很不开心的样子,沈欣霖想更加理解和帮助这个群体,她详读《爬树的鱼》,还看起心理学相关的书。

  正是这年,广图设立“n+1家”阅读项目,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服务半径,以本馆为大本营、分馆为根据地的“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模式,通过围绕“家庭个性需求”、“家庭阅读推广技能”而设计的系列化活动。方筱盈是策划人之一,邀请沈欣霖做“领读者”共同组织一场“n+1家”阅读项目读书分享会活动。

  沈欣霖因此成为广图的志愿者,带着10组不到10岁孩子的家庭共读《爬树的鱼》。之前,她会与方筱盈一起细细分析探讨这本书。她从书中发现,原来读写障碍群体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对文字产生一种奇怪的不镇定感,自己没有办法控制正常阅读。这个群体如果在启蒙阶段没有得到治疗,容易非常沮丧导致抑郁。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她还发现,这个群体能基于行为来诊断和治疗,也就是从阅读水平上诊断是否有阅读障碍以及从阅读技巧、阅读能力上给予干预,“如果我能让这个群体孩子的家长接收到这些信息,或者是说感兴趣的人接收到这些信息,有症状的孩子是不是也能及早找到专业机构找到最好的资源去帮助他们呢?”

  活动现场,沈欣霖巧妙设置了机关道具,带动现场小朋友们热情。“过一段想跟老师讨论一下,带小朋友走一走图书馆里面。”

  从参加活动到组织活动,从接受服务的小读者成长为服务读者的志愿者,沈欣霖今年4月获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好读者”奖项,全市仅9位。“我们有机制让读者参与到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比如志愿者服务。”方家忠说。

  最近,沈欣霖探索到了9楼的广州人文馆,红木书架飘出古籍韵味,沈欣霖被一排排锁在红木架子里的一本教授捐赠古书吸引了,她联系馆员,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一页复印出来,“过来这里可能一下子就能在某一个教授捐赠的这些书里面找到,我感觉这是一种很好的传承,又给了大家帮助。”

  广州人文馆里,同样被存在红木架子里的,还有族谱。据方家忠介绍,陆续会不断探索增加新区域新项目,就比如广州人文馆里的家谱,今年准备把这些家谱放在一楼显眼位置的人文湾区建设框架里。

  十年间,沈欣霖与广图共探索共成长。

  建设

  约30%参加活动的人会转化成读者

  得知沈欣霖的成长历程,方家忠感到欣慰。自2013年前后,他重点推动广图将文化服务纳入图书馆基本公共服务架构,举办大量文化交流活动,这个体系架构落地实施初见成效,通过阅读推广活动引导、正向影响到如沈欣霖等读者。

  据广图今年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少儿读者数量虽然只占全市读者的30.90%,但是少儿读者的图书借阅量却占全市图书借阅量的66.32%,少年儿童群体阅读需求成为重要的阅读力量。做好少儿读者阅读推广需求所致,也至关重要。

  注重公共服务性,以满足读者的体验以及不同个体多元发展需求,“文化交流活动是广义的阅读推广活动,”方家忠对南都记者表示,阅读推广的基本形式就是活动。而这也是2018年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法》中提及的“应当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阅读推广服务”。

  另据方家忠介绍,在该法实施前后,广州市先后发布了包括《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15-2020)》(以下简称“2015-2020规划”)、《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以下简称“五年行动计划”)等16项《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的配套政策及标准,以地方条例配合国家立法,全力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

  据了解,“图书馆之城”是指建立以广州图书馆为中心馆,区图书馆为区域总馆,镇(街道)图书馆为分馆,以村(社区)图书室、农家书屋、流动图书车、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其他服务点为延伸,以学校图书馆、科学与专业图书馆及其他类型图书馆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全天候、全方位、多形式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2015—2020规划”公布实施,广州提出建设“图书馆之城”,广图是推进公共图书馆公共服务的牵头单位,需为公众提供讲座、展览、培训、阅读推广等服务和活动。

  “很多人是靠活动吸引进来的,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也是通过参加活动这个媒介,”方家忠表示,很多人开始来到公共图书馆是为了看展览或者讲座等活动,来了之后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公共资源、优质活动与服务会让他们对公共图书馆有更深入的认识了解,会有相当部分的人转化成读者,“粗略统计,约有29%参加过活动的人,会转化成我们的读者。”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架构基本建立起来了,那在接下来的五年行动计划,重点就是要让这些建设起来的图书馆设施体系发挥作用,”方家忠说道。

  探讨

  广州各区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均衡

  “阅读推广不是说把那个书摆在那里就完成了,”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公共图书馆法》起草者之一李国新表示,通过活动来带动阅读推广。

  以广图为代表的公共图书馆自《公共图书馆法》施行以来,更加深入关注阅读推广的实践活动。在今年7月5日举办的《公共图书馆法》实施五周年专题研讨会上,国内主要公共图书馆的馆长们和业界学者齐聚共商,李国新在会上谈道,“目前来说,全国范围的阅读推广活动还是不足,最高的数字是2019年,一年仅20万场,与国外相比有20多倍差距。”

  通过阅读推广活动促进公共服务建设,李国新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透露,“广图在中国城市公共图书馆当中是做得最好的。我们前一段做过一个综合测评,服务效能排在第一位的是广东。”

  将文化服务作为图书馆基本公共服务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增设活动扩大服务范围,通过展览或者讲座等活动,发挥阅读推广的作用,广图作为建设“图书馆之城”的牵头单位,方家忠说,要做专业引领就要不断探索尝试,将阅读推广到各区公共图书馆,从个体单位实施变为全市标配,从而提升全市阅读服务水平促进全民阅读,“不断探索尝试,就是要增加资源、增加投入、加强人员培训专业指引,把活动丰富起来,整体上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广州各区各级图书馆事业发展。”

  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广州各区图书馆事业面临的发展不均衡,个别区级图书馆新馆建设还没有建成或立项。据“2015-2020规划”中的第二阶段显示,即2016-2018年,天河、海珠等区图书馆完成新馆建设或旧馆改、扩建,越秀、海珠区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完成改造并全面开放。而直至2022年发布实施的“五年行动计划”显示,要积极推进海珠区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积极推动天河区图书馆和荔湾区图书馆新馆立项。

  为完善城乡一体服务网络,广图通过服务下沉、资源巡回等方式加强流动服务,提高阅读推广力度。“我们的汽车图书馆定时去市内不同区域配送资源,组织阅读推广活动。”前两年,招建平跟着汽车图书馆到从化的一所乡村学校,看着小朋友拿到图书时欣喜的状态、与小朋友们对视时的眼神,他深深被触动,心想:“我们还需要不断增设服务设施、增配阅读资源,改善阅读环境以覆盖到各个地方,在服务均等化上多下功夫,让边远地区的孩子们能出门不远就可以享用图书馆资源。”

  基于广州在《公共图书馆法》配套政策及标准实施,李国新认为,“广州的‘图书馆之城’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独特性的先进经验,应该向更多的城市管理者普及《公共图书馆法》。”

  在这十年间,广图共计举办各类活动2.5万场次,参与公众共计4812.9万人次,活动量从初值到峰值增长8.6倍。为更好牵头建设《公共图书馆法》的广州样本,广图还在探索成长中。

  数字

  十年间,广图共举办活动2.5万场次,参与公众共计4812.9万人次,活动量从初值到峰值增长8.6倍。

  广图今年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少儿读者数量虽然只占全市读者的30.90%,但是少儿读者的图书借阅量却占全市图书借阅量的66.32%。

  采写:南都记者 李芷琪 实习生 吴景芬

  摄影:陈赟健 崔俊超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