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如何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治理?

专家建议要用城市规划思维超前布局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7月25日        版次:GA05    作者:王诗琪 莫郅骅 黄姝伦

  南沙蕉门河两岸。 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市委书记郭永航代表市委常委会作报告。

  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强区促镇带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扎实做好对口帮扶协作,促进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业内专家建议,从区到镇到村,不同层面要有效利用发展优势,根据自身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且基于资源和要素优势引入社会资本,以产业联动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01

  会议指出

  要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强区促镇带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扎实做好对口帮扶协作,促进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专家:各区通过产业联动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此次广州市委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要“坚持因地制宜”。

  在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余建斌看来,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本身具备突出的区位优势,能够有效吸引资金、人才等发展要素,将区位优势转化为要素优势。“从区到镇到村,不同层面可以有效利用这些发展优势,根据自身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余建斌说。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金山提出,珠三角地区各城市的县域经济,是以支柱产业的集群发展为主要特点,譬如以小家电、家具、灯饰等撑起地方产业。“广东是制造业大省,许多县域有着很好的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现实基础。”他表示,“广州践行制造业立市战略,推进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一方面,市内各区需要通过产业联动,来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广州需要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产业联动,尤其不同区、专业镇之间存在差异,产业链分工协作的节点多,这也意味着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今年2月,广州市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研讨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广州将按照“一区一策”精准施策,把白云、花都、增城、从化四个区打造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黄埔、番禺、南沙三个区打造为产城融合发展标杆区,越秀、荔湾、海珠、天河四个区打造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引领。

  今年6月25日召开的广州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提升镇村建设水平,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全国经济强镇,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促进发展空间集约利用、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覆盖。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要求,要深化县镇扩权赋能改革,赋予县更多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予部分中心镇县级管理权限。

  余建斌认为,各地区、各层级、各层面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有效协调资源配置,充分激活和调动各主体的发展积极性。“如何以点带面,做好统筹安排,这是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结果,‘强区促镇带村’就是做好各层级的相互协调。”

  余建斌表示,市级有关部门可以对职能范围内的管理权限进行系统性梳理,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将相关管理权限下放到位,譬如大项目的土地使用权、项目审批权等,向区级、镇级等倾斜更多决策和主导产业发展的机会。与此同时,权限也讲求“有放有收”,目的在于有效减少管理成本,激活各主体的发展活力。“顶层需要做好总体设计,基层也要学会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做到协调发展。”余建斌说。

  此前召开的广州市委常委会会议还提出,要坚持改革开放创新,深化扩权强区和强区扩权、赋权强镇和强镇赋权改革,探索农村“三块地”、农村产权制度、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重点领域改革,以加大产业产品对外开放带动现代农业产业提升,推进从化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加快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为全国全省提供更多“广州经验”。

  02

  会议指出

  要着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优化城市发展战略空间格局,推动城市老中轴、新中轴、活力创新轴融合互动,实现老城区“历史文化核”、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南沙“未来发展核”联动发展,促进广州千年城脉、文脉、商脉传承发展,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治理水平,率先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

  专家:科学规划城市生态基底和现代化海洋产业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前院长孙一民表示,广州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其核心就是要提升城市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治理水平。但要从更大的格局上释放城市竞争能级,需要将城市规划思维贯穿在每一个领域中,超前布局、统筹谋划。

  “‘三轴’要融合互动,‘三核’要联动发展。”孙一民认为,各区对于自身定位的理解不能过于片面、单一,应当结合实际,以区域定位为发展的主方向,同时多元谋划空间布局。

  他指出,荔湾区、越秀区这样的老城区,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区域一定要精心保护,但仍有一些闲置的“边角料”空间,需要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区域能级。像海珠区,近几年发展势头很足。但在他看来,海珠区至少还有一半的区域值得再精细化地梳理。

  此外,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广州文化馆新馆,都是广州新中轴上建立起的文化地标。繁荣的商业区、金融区,同样承担着增强岭南文化传播力的使命。

  实现“二次创业再出发”,南沙扮演着关键角色。孙一民表示,无论是这次会议提出的“未来发展核”,还是广州在今年首次提出的“广州城市新核心区”定位,这些都是对当年广州整体空间布局规划方针中“南拓”的跃升。有了上一轮的“南拓”,南沙已经成为广州南部的桥头堡,但现在更应该从大湾区的视角看南沙。

  “南沙是大湾区的几何中心,我们要想办法让多种资源要素在南沙汇集、流动,这是南沙和广州应有的担当。”

  孙一民认为,在会议提出的“奋力推动十二个领域走在前列、当好示范”中,城市规划思维要贯穿在每一个领域,这需要城市决策者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统筹协调。

  他举例称,广州是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为强化中心城市门户枢纽功能,需要继续打通跨部门、跨区域的规划“堵点”,让人流、物流、资金流充分流动。此外,广州依水而生、因水而兴。面水的番禺、南沙等都是激发广州未来发展活力的重要片区。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需要科学规划城市生态基底和现代化海洋产业,共同拓展海洋发展新空间。

  作为深耕城市规划多年的业内人士,孙一民认为,广州在城市规划方面,既有自上而下的推动力,又有自下而上的灵活调整和改进的能力,这是广州城市治理精细化的底气。“当前,广州最应当坚持的就是自主创新精神,有了自主创新精神,就能不断发现新机会。”孙一民说。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琪 莫郅骅 黄姝伦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