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广州南沙,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在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开工建造。预计2025年初开展试航活动,在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
这几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建的“科考新秀”们开得越来越远,能力也越来越综合:比如今年1月在渤海辽东湾开展冰区试航并正式加入我国极地破冰科考船行列的“中山大学极地”号,再比如去年5月份下水的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等……“单项冠军”之外,“全能冠军”船也越来越多。
在短短3年时间里,光是在广州开建、首航、下水的大型科考船就不下三艘。为什么大湾区这么热衷于造科考船?
揭秘
103米长,可在极地双向破冰
船舶设计约103米长,吃水排水量约9200吨,最大航速16节,可艏艉双向破冰,冰区加强达PC4级,续航力15000海里,未来可载员80人。
这艘船可不“偏科”——既能开得远:具备无限制水域航行的能力,能够实现全球深海的全域进入;又能潜得深:载人深潜、深海探测那都不在话下,能为我国深海考古提供水下作业支撑。
船舶可进行深海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尤其是夏季可进行极地海域的考察。该船舶具备无限制水域航行、载人深潜、深海探测、综合作业支持等功能,可为深远海地质、环境和生命科学相关研究提供所需样品和环境数据,支持深海核心技术装备的海上试验与应用。
支持载人深潜和无人科考
依据我国船舶分类国家标准GB/T 7391—2002,可将从事海洋科考的船舶分为综合调查船、多用途调查船、实习调查船等23种。有研究指出,我国综合调查船、渔业调查船和海监船相对较多,而水声调查船、港湾调查船、极地调查船等相对较少。
此前,只有“雪龙”号及“雪龙2”号能够进入极地腹地,但不支持载人深潜活动;“探索二号”虽然能够装载载人深潜器,但是不具备冰区加强和破冰的能力。何光伟表示,多功能科考船同时具备了这两方面的能力,是中国第一艘能够进入极地腹地,同时具备支持深海载人和无人科考活动的船舶,在极地达到1.2米冰和0.2米积雪的破冰能力。
中科院深海所海洋装备与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唐古拉山介绍,它最重要的功能应该是极地的破冰能力以及极地的水下作业支持能力。
国际上将破冰能力划分为PC1至PC7级,PC1级破冰能力最强,PC7级最弱。按照这个划分,此船的破冰能力(PC4级)高于“雪龙”号(PC6级)和“破冰调查船”(PC6级)。
“该船可以携带中国三大深潜器——奋斗者号、深海勇士号、蛟龙号,到极地开展相关科考活动,记录极地腹地,开展水体和水下的科考活动,进行大气变化、海生物以及地质方面的探索。”何光伟说。
意义
填补我国极地深海载人深潜领域空白
这艘科考船由中国船舶广船国际设计建造。建成后,将填补我国在极地深海载人深潜领域的空白。
中国船舶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何光伟介绍,这艘船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大气变化、海生物以及地质方面的一些科学问题的探索,弥补了我们国家能够在极地开展载人深潜科考活动。
不仅科考能力强,作为极地科考船还需要满足特殊的环保要求。在研发过程中,设计人员还为这艘船设计了全套环保系统,确保其在开展科考活动时能同时实现对极地生态环境敏感地区的环境保护。
还能进行特种作业满足国防要求
我国海洋科考船正朝着多样化和多功能方向发展,如国家文物局的中国考古01号,并未在国家标准中找到合适的船舶类型划分标准。科考船的“多功能”体现在既可以在极地开展载人深潜科考活动,同时兼顾文物考古功能和南海作业功能。
何光伟介绍,船上配备了一个6×4.8米的大型月池,能够在有冰的情况下对无人潜器进行回收;在常规的海域,如南海的战略海域,也能进行特种作业,满足国防要求。
在船舶制造中,科考船属于难度偏大,附加值也比较高的一类。除了从改造到自主建造外,国产化替代亦成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电缆、钢材、钢管等船体材料均采用国产化替代,科考操控设备、探测设备也都采用了国产设备。”何光伟提及,这也是相对于之前建造的极地船舶、新建船舶的一种全新做法,“怎么在万吨级船舶的尺度下满足较大破冰能力,解决冰和船体之间的阻力、冰跟推进器之间的干扰等问题,也是建造中的难点。”
国内科考船进入自主建造的新阶段
海洋科考船是采用船舶观测手段开展海洋调查的平台载体。1872年12月,英国“挑战者”号从朴次茅斯启程,航行了近7万海里,发现超过4000种先前未知的物种,被视为海洋科考的发端。
随着海洋科考的发展,科考船也从改装旧船逐步发展为综合性的海上科学平台。20世纪50年代末,欧洲国家开始着手设计制造专门的海洋科考船,如英国“发现”号和德国“太阳”号。
至于国内,中国船舶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何光伟分析,过去几十年,中国走过了整船引进、改造,以及联合国外设计、采用国外装备两个发展阶段。例如“大洋一号”、“雪龙”号,都从国外购买并改装,也推动了我国进入深远海以及极地调查时代。
“相对于过去我们采用国外设计或者是国外联合设计的方式,本船具有完全的自主权。”现下,国内科考船正进入自主建造的新阶段。何光伟表示,此次的科考船是首次自主研发、自主建造的高冰级极地船舶。
纵深
大湾区为何热衷建造科考船? 除了兴趣,还得有实力
大湾区为何热衷建造科考船?想要造大船,除了兴趣,还得有实力。
一艘科考船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平台。背后是海洋学科群、海洋相关重点实验室、海工装备研发水平、多类型海洋科技人才的共同支撑。
这几年,粤港澳三地高校纷纷将目光投向海洋,密集成立、共建海洋学科和联合实验室;而在海工装备方面,广东还提出打造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另外,海洋经济也是世界一流湾区的“标配”。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共同建设现代海洋产业基地的使命当仁不让。
不久前,广东又提出要全面提升经略海洋的能力,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基地,打造“海上新广东”。其中,就少不了先进可靠船只作为“探索者”先行探路。
在2006年我国制定的第一份船舶业中长期规划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集中力量在环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区域新建、扩建一批大型造船设施,形成三个现代化大型造船基地。”今天,当年的长远规划正在逐步变为近在咫尺的现实。
越来越多的科考船将在湾区“智造”下水,到全球海域乘风破浪。所奔赴的不只有“诗和远方”,征途更有星辰大海。
近年我国进入科考船高速发展期
2012年开始,我国科考船就进入了“质”和“量”的高速发展期。据统计,2010~2021年中国新建海洋科考船的数量达30余艘,涌现出一大批世界先进水平的科考船。
其中,可用于极地科考的包括全球首艘具备艏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和国内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截至目前,2019年交付的“雪龙2”号已顺利参与完成了我国4次南极科考和2次北极科考任务,“中山大学”号则在2021年交付并正式投入使用,执行科考任务。
此外,这些科考船只不仅能推进人类对海洋、两极的探索,还能助力航天事业发展,例如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远洋测量船“远望7”号就曾及时通过发现目标、稳定捕获跟踪、有效获取数据等操作,圆满完成“天宫二号”“嫦娥四号”、北斗卫星等超20次海上测量、控制与通信任务。
这些大型科考船在广州开建、首航、下水
多功能科考船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2023年6月25日开造,预计2025年初开展试航活动,在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船舶设计约103米长,吃水排水量约9200吨,最大航速16节,可艏艉双向破冰,冰区加强达PC4级,续航力15000海里,未来可载员80人。
“中山大学极地”号
2023年1月,“中山大学极地”号在辽东湾试验冰区试航任务,试验极地号船舶低温航行和破冰能力。该船由中山大学打造,是我国第三艘破冰船。该船是目前世界上破冰级别最高的破冰船之一,船排水量5852吨,长78.95米、宽17.22米、吃水深度8.16米。
“珠海云”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于2021年7月20日开工建造,2022年5月18日在广州首次实现下水。该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长88.5米,型宽14.0米,型深6.1米,设计排水量约2100吨,最大航速18节,经济航速为13节。可搭载多种不同观测仪器的空、海、潜无人系统装备,可执行海洋测绘、海洋观测、海上巡检及部分调查取样等综合性海洋调查任务。
整合:易福红
来源:新华社 央视 南方日报
每日经济新闻 界面新闻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