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钟。
广东省博物馆无机组修复师秦臻正在对广钟进行珐琅修复。
广东省博物馆书画修复师毕佳正在进行古籍修复。
器物修复室内,文保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
6月18日上午,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在广州正式揭牌,项目选址位于广东省博物馆西广场首层。
据悉,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项目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广东省博物馆馆长肖海明表示,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将作为省级综合性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与科学研究中心,立足广东、辐射湾区、面向全国,打造华南地区最先进的综合性“文物医院”,服务新时代文物保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设立多个修复室 为文物“保驾护航”
一条长走廊,两侧排列着各个门类的文物实验室,透过沿途的超大玻璃窗,能清楚看到每个实验室内文保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
“我们这次实验室的设计和以往相比,更加通透,就是希望未来公众可以像参观展览一样来观看我们的文物修复过程,达到公众科普宣传的目的。”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主任、研究员张欢说。
记者走进古钟表修复室内看到,广东省博物馆无机组修复师秦臻正在对馆藏的一件广钟进行珐琅修复,另一侧的修复师则正在操作仪器,对广钟的每个零部件进行三维数据扫描。
“这件广钟是故宫调拨到广东的藏品,上个月,故宫古钟表修复专家王津专程来指导广钟的拆装修复,这一修复成果也将在明年钟表展览中展出或呈现。”秦臻说。
位于隔壁的书画修复室内,修复人员正在对古籍、字画进行修复。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研究馆员李涛一边操作,一边为学生仔细讲解每个步骤。
“广东的潮湿天气给文物修复带来很大难度,古画纸张容易长霉,不同的季节要进行不同的工序,比如潮湿的季节就做揭画、镶边,干燥的季节就进行晾干定型。”从事了17年文物修复工作的李涛,期待未来能够借助实验室,与业内文博机构乃至公众,进行更多书画修复方面的培训和交流。
在器物修复室内,广东省博物馆无机组修复师、副研究员刘晓清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手中的一台分光测色仪。据介绍,这类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广东省博物馆则利用这类设备,同时结合对文物颜色体系的研究,创新性地研发了一套文物保护修复补配色的专利技术,通过在广州、澳门等地文化遗产中的调查研究和技术验证,证实这套技术可弥补传统人工配色的不足。
“通过这件仪器,我们可以对文物的色彩进行扫描,并且给出补配色的方案,包括精确到需要取用多少克的黄色、白色。”刘晓清表示,这一文物保护修复补配色方法已经在2021年拿到了发明专利,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超5000平方米空间 体现文物修复全流程
事实上,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落成早有基础。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广东省博物馆建馆伊始,就引进化学和生物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1973年至1975年,先后设立文物保护实验室、文物修复室和文物书画修复装裱室。2009年,整合重组为新部门“文物保护修复科技中心”,2021年更名为“文物保护科技中心”。2013年,建成专业化的海洋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张欢介绍,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是由此次新建成的3600平方米实验室和广东省博物馆原有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1500平方米实验室整合而成,总面积达5100平方米。
不同区域如何划分功能?张欢告诉记者,整个中心大致分为三个区,原先的A区将重点做基础科学研究,对文物本体进行分析检测;新建的B区将进行文物保护修复的研究等;未来建成的C区则将运用研究好的方法对文物进行修复。“通俗来讲,就像从医学科研,到重点难点攻克,到具体的手术治疗,完成一个文物保护修复的全流程。”
据悉,投入使用后,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将重点关注岭南特色文物的保护修复和科学研究工作,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洋出水文物、革命文物、海防文物、中西文化交流文物等,以及岭南湿热环境下文物预防性保护。“我们希望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联动全省文博单位的科研力量和社会力量,集中解决广东面对的文物保护难点难题,并达到能够展示、科普的目的。”张欢表示。
修复故事
书画修复师:妙手匠心让文物起死回生
在纪录片《南粤工匠》中,一件残破不全的清朝光绪年间书法名家作品,摆在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有机文物修复组组长李涛的“手术台”上。由于在岭南乡间民宅尘封百余年,该作品上的字迹如同断了线的珍珠散落开来。这件让很多人一看无法挽救的书法作品,在李涛手中却有了起死回生的可能。
“判断文物材质、区分病害类型、计算病害程度、绘制病害图等,通过设计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确保每一步都‘药到病除’。”确立了方案后,李涛开始了修复“手术”,棕刷、排笔、糨糊等工具轮番上阵,染、刷、推、压、刮等技法一一上场,使得原来破损的文物焕然生辉,零圭断璧重回连城之价。
作为古今的“摆渡人”,文物修复师要常怀敬畏之心。在李涛看来,除了本身技术要过硬,跨学科合作也是南粤工匠突破自我的体现。他说:“文物修复与保护本身就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工作,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既有生物学博士,也有化学、材料和仪器分析等领域的专家。很多修复方案制定前,需要对文物的保存情况进行鉴定,用专业设备检测文物主要构成成分,内部结构的损伤程度等,才能进一步‘对症下药’。”
李涛经常打交道的书画文物,主要是以纸张、画绢为材料的书写、印刷和绘画作品,其本体为动植物纤维类有机物质,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污染物以及氧气、酸和碱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书画文物的寿命,导致出现发黄、褪色、机械强度下降,甚至出现粉化等现象;此外,这类书画文物还是昆虫、霉菌最爱光顾的“营养基”。
因此,每一件文物艺术品进入广东省博物馆库房前,都要进行消毒杀菌。“不然,库房内其它原本‘健康’的书画文物会一起遭殃。”近年来,李涛接到的“病号”种类越来越广泛,除了狭义的古代书画外,还有地契、中外古籍、隋唐写经、圣旨诰命等。其所修复的藏品质地,也可以细分为绢本、宣纸和机械纸等许多类型。
无机文物修复师:破碎陶还原历史面貌
两根细细的竹制牙签,一把软软的毛刷,就成了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修复师申翔鹏手中清理陶片最重要的工具。他双手戴上蓝色的手套,一只手托着破碎的陶片,用洁净的毛刷轻轻地清理着陶片上的泥土。当毛刷已无泥土可刷后,他将右手的蓝色手套脱下,轻轻地捏住牙签,然后开始了更加精细的清理工作。申翔鹏说,无机质文物主要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等。“我手上的陶片就属于无机质文物,现在进行的步骤是清理。”在进行修复前,需要根据文物病害现状制定保护修复方案,经过论证和审批通过后才能实施修复。
科技保护工作:纳米级扫描电镜观察判定未知物
“在肉眼看起来光滑对称的蝴蝶翅膀,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镜头下,也会呈现出不规则的一面。”文物保护科技中心馆员刘晓清介绍,扫描电镜成像可以放大到52万倍,达到纳米级别,能够对器物有着更加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比如“南澳I号”出水文物上的凝结物,附着的海洋生物大多是藤壶、珊瑚虫一类,主要就是含钙类物质,通过元素的分析就可以基本确定这些钙类是属于瓷器上的凝结物。但海水盐分里的氯元素对于陶瓷的釉层破坏是很大的,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文物都适合溶液浸泡出盐分,所以离子色谱仪会受到一定的局限,这时使用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很微观的结晶盐,再结合氯元素判定是否仍存在对文物有破坏性的盐分。
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广东的优势和特色
在广东省博物馆出水文物的实验室内,来自“南澳I号”的船板和瓷器等海洋出水文物静静地“躺”在特制的脱盐水池中。
“由于这些文物经过海水的数百年浸泡,存在海水中各种盐分的侵蚀。因此,为文物‘脱盐’就成了非常必要且重要的文物保护环节。”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主任张欢介绍,广东海洋文化资源丰富,我们广东的“南海I号”南宋古船的发现,拉开了中国水下考古工作的序幕,我们还有“南澳I号”明代古船水下考古与保护的实践,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是我们的优势和特色。
“由于广州在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殊重要地位,在传世文物方面,这里有非常丰富的外销艺术品,这也是我们特色。”张欢说,这些文物的制作材料、工艺、风格有中国的也有国外的,具有中外结合的特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更好地对文物进行修复。
“文物修复,不仅要有效,还得安全。” 张欢说,文物保护修复技艺既要传承,也要创新发展。优秀的、可靠的传统工艺,应该继承。然而,如果一些工艺对文物保存有明确的不利影响,就要考虑改进和发展,寻求更加妥善的替代方法。
整合:黄亚岚
综合:南方+ 中国新闻网 光明网 广州日报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姚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