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面对AIGC挑战:艺术是主战场,艺术学院和青年在最前线

“大脑花园·第五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在杭城举办,中国美院2500余名应届毕业生展出3000余件作品,线上超2000名青年艺术家参与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6月25日        版次:GA12    作者:黄茜

  “大脑花园·第五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开幕式现场。

  艺术周开幕式服装秀。

  绘画艺术学院展厅现场。

  跨媒体艺术学院展厅现场。

  艺术周展品《罗训班的课堂》,布面油画,220cmx190cm,2023年,作者:杨智东+指导老师:崔小冬、邬大勇、封治国、尹骅。

  “艺术的天命是带给人间一种创造性的生活,艺术教育的责任是人的保存与人的发展。在数字智能时代,生产越来越自动化、程序化,感性越来越贫困化,审美日益平庸化,我们更要高扬起属于人类的创造力;在人工智能的极速迭代中,我们需要发动一场‘人脑反击战’——这场涉及人类命运的反击战,艺术将是主战场,而学院是最前线。”在“大脑花园·第五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开幕仪式上,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的这段极“燃”的讲话,宣示了一种AIGC时代艺术的责任——通过保护创造力而捍卫人的价值与尊严。

  6月伊始,“大脑花园·第五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 暨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于线上线下同步开启。本届青艺周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市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联合主办,以线上线下丰富的艺术展演活动,聚焦未来、聚焦青年,开启遍布杭城的文艺盛会。

  第五届青艺周线上在洞天CAACOSMOS、西湖天幕呈现,线下分布在浙江展览馆、西湖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湘湖博览馆(湘溪路1368号)、全山石艺术中心、艺创小镇共六大场馆,总展出面积近7万平方米,2500余名应届毕业生(本科生1766人、硕士生688人、博士生97人)共展出3000余件作品,动员线上超过2000名青年艺术家、设计师、作家、学者参与,共同打造一场全城绽放、广泛跨界、青春洋溢的艺术盛宴,也是以城市节日方式进行的一场全民社会美育。

  创造吧,青年!  

  6月1日晚举行的“大脑花园·第五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开幕式以AIGC影片《Oddinary》开场,这部影片从剧本到角色设计到动画制作,都由中国美院创新设计学院一位本科同学与AI共同完成。观众们戴上脑电波装置启动《联相》,当信号经由人工智能重新编码,人类脑海中的花园逐渐显现。

  在时装秀环节,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46名同学展示了80余件作品,他们围绕艺术、哲学、科技领域的前沿探索,关注生存危机、文化异化、社会关怀、身体语言、情感障碍、未来试验场等话题,以开放式的观念,多维的表现形式展开设计:虚拟与现实交互,实验性的材料探索、针织创意肌理、3D打印等技术都成为了设计师们探求的路径,由线索、记录、实验、沉淀再到创意的最终实现,展现了每位学生对生活世界的真实追问与未来世界的想象。

  在具有未来感和科幻感的舞台上,在现实与虚拟交织的声光互动中,本届青艺周主题“大脑花园”得以清晰地展现。花园曾寄托了人类对于纯真年代的美好憧憬,毫无疑问,学院也是一座花园。另一方面,人的创造力来源于结构精妙复杂的大脑。而在人脑和机脑相互模拟、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彼此竞争的时代,无论艺术家还是其他行业的创造者,都更加需要耕耘自己的“大脑花园”。

  在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发表了题为《创造吧,青年!》的演讲。谈及当下方兴未艾的AI浪潮,高世名坦言:“人工智能不只是研究和制造的工具,更是感知和思维的工具;它还是每个人自我认知的媒介,以及人类社会意识的镜子。我并不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的创造性,因为凡是能被替代的,就不是真正的创造。人类的艺术创造,目的在前面引导,欲望在后面推动,这是一项心灵的事业。正如在十九世纪照相术并没有替代绘画,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也同样替代不了艺术家和设计师。”   

  人脑与机脑,共创“世界巨灵” 

  此次青艺周的展览正体现了中国美院师生面对人工智能主动出击,尝试运用多种AI工具进行教学、研究、学习和创作的成果。

  在湘湖展览馆,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展以“世界巨灵”为主题,共展出作品200余件。“大脑花园”与“世界巨灵”,作为互相呼应观照的概念,展示了人类与世界的关系所发生的深远变化,亦启发青年创作者延展心智,对自我灵魂和外在世界展开奇思妙想。

  展览分为“涌流之寂”“人工艺能”“过河入林”“造物大陆”“动机”“入声”等版块,跨越现场表演、影像装置、动力装置、微缩模型、纪念碑装置等不同媒介品类,囊括多元主题,展现跨媒体艺术各种表现手法的富有活力的使用。

  在其中,开放媒体系的AI特展“人工艺能:ART.I.FICIAL”鲜明地表达了青年艺术家对AI技术热潮的参与、反思与回应。据悉,作为文化实验室,跨媒体学院的开放媒体系Open Media Lab自2022年起开设人工智能艺术课程,深入地剖析人工智能的原理、算法、技法、美学、伦理等多方位问题。

  邝智轶是开放媒体系数据感知与媒体艺术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毕业生。在影像装置作品《KWONG4EVER·Crypto Legend》中,邝智轶以自我为原型打造了多个数字孪生,作为片子的主要角色展开有关后人类的传说故事想象。故事情节中的场景模型主要通过AI三维扫描现实。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邝智轶在影像装置中对当前互联网技术、区块链、加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相关虚拟交易市场币圈日益发展的社会背景展开了个性化的探索与批判,以冰冷的理性追问人工智能和技术环境下精神信仰的可能。

  温辰旻是开放媒体系研究语系的博士研究生,长期关注艺术实践当中的文化存在空间和意志经验。他的毕业创作《蘭芳吟造》以全景视听装置作为载体,爬取南洋华裔历史空间中的全景作为AI训练模型,以科幻历史想象为界,让艺术创造获得书写历史的“特权”,以此激活一个可以体验到的考古现场。温辰旻认为,“真实感”的营造,某种意义上是“那个世界”的装饰性表征,而人工智能正以一种大他者的“薄膜”或覆盖或接管了“真实世界”。

  除了对人工智能的时代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也不乏同学顺应虚拟时代的青年审美,利用AI打造网民喜闻乐见的潮流艺术作品。

  开放媒体系艺术科技与创作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鞠京栩在毕业作品《The Face of Olimpia》里塑造了一个虚拟女孩Olimpia,据她介绍,Olimpia是霍夫曼的哥特小说里一个机器人女孩的名字,也是文学上人工智能的原型。“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没有烦恼这个特质,本身就代表着空无的智慧。所以,我制作的虚拟人是另一个时代的Olimpia,她的名字有了全新的涵义。”

  谈及创作这件作品的初衷,鞠京栩说:“我们从小就接触了非常多的非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同时又是通过网络上的各种界面来了解这个社会的,在单独的视觉辨识能力逐渐演化的同时,却伴随着整体上的知觉退化。或者说,我们的生活或者审美都有虚拟化的特质。”未来,她将通过持续的运营使Olimpia成为一个博主或者偶像,她说:“我不觉得在当代艺术领域承认自己对流行文化的兴趣是一件肤浅的事。”

  在编码时代,洒下“游牧的种子”  

  人工智能已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为了对抗智能技术对心灵的格式化,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提出“游牧思维”——这个来自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概念,既代表对社会流动性和变化的接纳,也昭示一种锐意创新的当代精神,更是追求一种“去中心化”田园牧歌式的诗性表达,以及一场“不会也不允许自己被编纂”的艺术创造的冒险之旅。

  此次毕业展,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主题为“游牧的种子”,其中,雕塑系的分主题为“光影魔方”,公共空间艺术系分主题为“心灵时空场”,纤维艺术系的分主题是“‘大脑花园’里的远古文化池”。展览分别呈现于湘湖展览馆和艺创小镇·凤凰创意国际“小冰岛”,秉持游牧的思想,同学们的创作体现出一种不被编码的可持续的艺术生活方式。

  来自跨界雕塑工作室的刘易,研究重点聚焦于个人视角下的历史叙事,包括社会片段、集体记忆和诗意叙事。在作品《紧忙者的梦》中,刘易让黑色的马站立在数百个蒺藜的包围之下,马静默踌躇。这件作品由树脂、金属、毛毡制作而成,马的形体细节被刻意模糊,蒺藜造型取自古战场上用以迟滞敌军行动的尖锐铁器。马与蒺藜的对峙,使行走的情境从日常之中脱离,回到原始的肢体与肢体的对抗。

  “正如德勒兹所言,游牧象征着根茎般无限生长发散的、百无禁忌的连接,象征着一具无比真实的身体和运动中保持流变的生命力。我比较重视游牧中感受性的一部分,关注天气、空气的湿度,逐水草而行,一种开放的、多元的、跨越了区块边界的思维模式。”刘易说。

  刘嘉琛是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纤维与艺术系的博士毕业生,她的作品《造“景”》运用羊毛线、混合纤维纱线、铁丝、尼龙线、反光线、夜光线、光纤等材料,再现了中国园林建筑中的“漏窗”及其在数码社会里指代的抽象风景。刘嘉琛谈到,在中国的园林建筑历史中,造“景”是为了让建筑具有功能性和趣味性,而园林中的漏窗增加了园林空间中的空间层次感,形成与空间构成元素互动的一种“趣”。透过漏窗的空洞可以瞥见高墙之后的风景或故事。其视觉语言中常见中国绘画元素以及重复的纹样元素都与编织艺术在视觉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窗”的概念对于现代人来说不再是汲取阳光、呼吸空气、观赏风景,窗口可能是数字软件中的对话框,是人与机器交流的程序载体。于是,在《造“景”》当中,观众透过漏窗看到的是密织的信息之网,是神秘流动的数字风景。数码的洪流被“转译”为一种传统的由编织工艺塑造的实体,看起来像是对信息时代数据流的“反向编纂”。刘嘉琛说:“我想通过数码编织的方式,将这种透过窗口接受到的虚拟信息和利用虚拟去建构真实的状态传达出来。”  

  重视人之价值,园中草木常新  

  在人工智能能够根据设定瞬间生成图像的年代,绘画何为?

  在浙江美术馆,绘画艺术学院的展览主题为“园中草木新”,面对着疫情三年后网络力量崛起,ChatGPT应运而生,世界重新焕发生机,同学们用画笔和色彩所表达的经验反而愈加沉郁、畅快、鲜活。

  他们用实践证实了绘画的价值,绘画是大历史的基础、大时代的日新,更是大美术的核心;绘画是方法,是可以将个体从自我的不成熟状态中解脱出来的切实具体的方法。

  杨一凡是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的硕士研究生。他的毕业作品《晚晴》《红色单车》等,在油画的画面上拼贴各色织物,创造出如艳丽梦境般的超现实场景。杨一凡坦言,自己的创作最开始是由从事缝纫的家庭记忆出发。“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我的奶奶和父亲都有很高的缝纫技巧,所以织物这种材料,于我而言有很强的亲切感。”

  在“纪念物”系列的创作中,杨一凡以个人微观史的角度诠释家庭、时代以及不同文化于个人的羁绊。“我始终将家庭回忆的持续性、社会身份的困顿以及纪念物的实体化来作为线索,去建构一种自我意识中折叠的幻想。这些带有怀旧意味的幻想组合搭建起了心理化的超现实图景。它们与不同纹案、质感、温度、记忆的织物勾连缠绕,呈现出一种沉默的喧嚣、艳丽的梦境、鲜活的抒情。”

  杨智东是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的硕士研究生。他的毕业创作《罗训班的课堂》以埃乌琴·博巴和罗马尼亚训练班成员为主题,绘制了一个课堂场景,画上,学员们聚精会神地观看博巴的教学示范。

  据杨智东介绍,埃乌琴·博巴1960年左右来到中国美术学院访学,其人及其艺术创作并不广为人知。《罗训班的课堂》表现的是博巴作为艺术家来到中国,在思想上、在技法上,与中国艺术产生的碰撞。这是一幅具有历史感的油画,在一个学艺氛围浓重的场景里,艺术家通过精湛的写实技巧,树立了博巴及美院师生的生动形象。对艺术的执着与人性的光辉充盈着整个画面,而一丝不苟、不厌其烦的笔触堆叠,体现出绘画作为一种生活实践的朴实与厚重。  

  不可见之物的采撷者  

  “生活力”是陶行知在《我们的信条》(1926年)中提出的主张——“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生长”。2018年,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开始以“生活力”作为毕业展主题,回应“生活即教育”的理念。2023年,学院仍然延续“生活力”这一主题,以此来回应、解释、调整发生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生活力6.0:不可见之物的采撷者”陈列在浙江美术馆,展览强调艺文研究与自我塑造的同构,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火热的生活现场,实证生命之积极与坚韧、开放与通达,实修“向上向前的生活”。

  《读山·独山》系列作品由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美术教育系教师教育工作室的田泽平、钱百卉、施佳岐共同创作,意在以艺术家的视角,对一座遗落在时光之外的山村进行观看、认知和解读。

  江浙西南,在群山环绕的遂昌界地,有一个村庄坐落于九龙山麓。从山麓北部进入村庄,时光仿佛都变得缓慢:这里的村民会聚在广场打扑克,会携着一捆柴火走在回家的路上,会和来到村庄的人们闲聊过往……在大四期间,田泽平、钱百卉、施佳岐三位同学两次前往遂昌县独山村进行了为期一月的艺术考察。

  田泽平的《天马八景》《崖壁春生》围绕天马山而创作。田泽平说:“其实在族谱里对天马山上的各处胜迹都有详细的记载,我把它进行了归纳总结。我当时在天马山上大概待了七到八天进行写生,希望观众通过我的画面,感受到我在天马山的目之所见与心之所感。”

  钱百卉的作品名为《笔锋之下》。她介绍道:“笔锋是独山里比较独特的一座山,它在独山的艺术族谱里没有明确的记载。它位于独山的东北部,外形接近于唐代的鸡距笔的形状,象征着独山世世代代崇学尚文的精神。人们把这座山取名为笔锋,是希望后人能够保持对笔的崇敬,在学习的道路上有自己的追求。”

  施佳岐的作品《独山群像》以普通的独山村村民为主角。她说:“因为在这个村庄里,除了有拥有历史人文沉淀的艺术宗祠和艺术族谱,以及自然资源丰富的天马山和笔锋山之外,独山村的村民也是历史的承载者。我在走进村庄和他们相处的时间里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也希望观众去发现除了建筑与自然风光以外,独山村里人的故事和面容,知晓独山村的全貌。”

  2010年,中国美术学院首创对全体杭州市民开放的毕业季。2019年,毕业季整合升级为“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青年学子走出校园,让艺术与人民共情,大学与城市共融,教学成果与社会共享——打造“没有围墙的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一直以来的初心和愿景。

  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所言,学院不仅是一个习艺的场所,更是一种美学的信仰。学院所培养的艺匠必须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关注生命的文化意义的人;在专注于技艺的养成之中跬积价值品位、并能够“修辞立其诚”的人;在无边的劳作中、善于向自然学习、向劳作的对象学习、如哲人一般思考的人。

  纵观青艺周,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们用创作表达了艺术与广阔现实人生的密切关联,也彰显了在新的智能技术面前,生生不息的艺术智性的活力与高贵。许江说:“这样的艺匠,直若花匠,在草木与心灵之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俯身体察,自由创造,从容应对,自如穿梭,将这种信仰化生为艺术的创造,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我们在这稠密的花园中正日益感受到这种信仰实现的端倪与风采,这种信仰面对社会的炽热和丰繁。”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图片:主办方提供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