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气象局发布2022年大城市气象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

广深多项气象指数位列全国前三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6月03日        版次:GA10    作者:刘长欣

  5月29日,深圳,天气晴好。 南都拍客 罗剑华 摄

  6月2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3年5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2023年6月气候趋势预测气象服务提示以及《2022年大城市气象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显示,广州、深圳在多项指数上位列全国前三。

  《评估报告》采用指数综合评价法,评价大城市气象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全面分析各大城市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气象业务基础能力、气象服务水平和气象发展保障水平四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观测、预报、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的能力水平开展城际间对比分析。

  报告显示,2022年大城市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平均为75.3,北京、上海、深圳排名居于前三。大城市紧密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落实“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发展要求,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稳步提升,防灾减灾、生产生活、城市治理、重大活动等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气象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大城市气象高质量发展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

  其中,科技创新能力指数为73.4,北京、上海、天津位列前三。各大城市以气象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城市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加强城市气象监测、基于影响的预报和风险预警等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城市气象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注重城市气象业务科技人才队伍培养,有效促进了城市气象业务科技支撑水平的提升。

  业务基础能力指数平均为77.2,北京、深圳、上海位列前三。各大城市通过加强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监测、弥补观测盲区、迭代更新观测站网等,着力强化城市精密监测能力。推进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资料综合应用,完善短临预警业务平台,推进快速循环更新同化系统改进和国家级分钟降水预报技术落地应用,不断提升城市气象预报精准水平。

  气象服务水平指数平均为77.4,广州、上海、杭州位列前三。各大城市加强部门合作,健全气象防灾减灾联防联动机制,积极主动融入智慧城市、数字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以及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面向需求提供分众化、针对性的公众气象服务,不断提升公众气象服务的适用性、便捷性、满意度和社会效益。

  发展保障能力指数平均为71.0,武汉、广州、深圳位列前三。各大城市在项目立项、资金投入、政策配套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城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面向城市防灾减灾法规规章,加强标准制修订,推动提升城市气象发展保障水平。

  预测

  降水 预计华南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

  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高荣介绍6月气候趋势预测和服务提示。在降水方面,预计6月,东北东部、华南、西南地区东部和西北部、西藏西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和西部、新疆西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吉林东部、黑龙江东部、广东中部和南部、广西大部、海南、重庆大部、四川东部局部和西北部局部、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局部、西藏西部、新疆西南部等地偏多二至五成。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天津南部、河北、山西东南部、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北部、安徽、江西北部、河南大部、湖北东部、新疆北部等地偏少二至五成。

  高荣提醒,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的地区,需注意防范阶段性强降水及其可能引发的城市内涝、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建议加强隐患点巡查排查,做好重点人群避险转移工作;提前疏通沟渠,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减轻农田渍涝风险;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电力供应、通讯保障等方面做好防范应对措施。

  气温 1个热带气旋登陆或明显影响华南沿海

  在气温方面,预计6月,除内蒙古西南部、吉林中部和东部、黑龙江中部和东部、西藏西部、陕西大部、甘肃东部、宁夏、新疆西南部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上海、江苏大部、浙江中部和北部、安徽大部、江西东北部、广东西部、广西中部和南部、海南、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局部、云南、西藏东部局部气温偏高1~2℃。

  预计6月,华北南部、华东和华中、新疆北部高温(≥35℃)日数接近常年同期至偏多,需关注可能出现的阶段性高温热浪天气对人体健康及能源保障的不利影响。此外,天气炎热、公众户外出游增多,需及时开展涉水安全教育,慎防溺水事件发生。

  在台风方面,预计6月,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1~2个热带气旋(中心风力≥8级)生成,接近常年同期;其中有1个热带气旋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华南沿海。

  关注

  今年夏天是否会出现严重气象灾害?

  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今年夏季是否会出现严重气象灾害的问题时,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表示,从未来预测来看,入汛以来天气情况整体较为异常,未来一段时间要关注暴雨、强对流、高温等灾害性天气的风险。

  张恒德介绍,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出现了9轮大范围强降雨、12轮区域强对流天气,5月3-7日我国中东部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黄淮、江汉、江南中北部等地相继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江西、福建、安徽、江苏、河南等地共2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雨量突破5月历史极值。另外,4月15日,华东地区出现了龙卷风、内涝等天气。据实地调查,在山东出现龙卷风,影响强度分别达到国家标准强风险等级1.8级和中等强度0.1级。

  “相比于常年平均而言,我国今年降水分布整体呈现为北多南少特征”。张恒德介绍,山西、陕西、河南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五成至1倍,江南、华南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少二至四成。另外,5月26日以来,南方地区出现了异常的持续性高温天气,截至5月31日,南方地区578个站超过历史平均极值,其中25个站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

  预计未来10天(6月2-11日),我国主要降水在西北地区东部和四川盆地一带,9日之后,华南地区降水会增多,2-7日,江南大部、江南南部、云南中部和南部、四川西南部等地仍有晴热高温天气。

  趋势

  去年全国大气环境质量继续改善 全国平均霾日数19.1天 较近5年平均减少5.8天

  中国气象局2日发布《2022年大气环境气象公报》,分析2022年全国大气环境和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相对于2021年及近5年(2017年至2021年)平均情况变化,显示2022年全国大气环境质量继续改善。

  张恒德介绍,2022年全国平均霾日数为19.1天,较2021年和近5年平均分别减少2.2天和5.8天。全年共出现10次沙尘天气过程,较2021年偏少3次,较近5年平均偏少2.2次。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2022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较2021年下降3.3%。

  公报同时指出,2022年5月至10月,受降水日数偏少、云量偏少、日照偏多、辐射偏强、温度偏高等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气象条件不利于臭氧浓度下降,臭氧污染气象条件指数较2021年同期上升9.7%。

  张恒德表示,尽管大气环境呈现向好趋势,但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冬季持续性霾天气过程、夏季区域性臭氧污染天气过程、春季沙尘暴天气过程仍时有发生。 

  整合:杨存海

  采写:南方+记者 刘长欣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