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傅敏离世

那个编选《傅雷家书》的人走了:“隐者”傅敏和国人家风读本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5月26日        版次:GA15    作者:冯奕然 彭雨欣

  傅敏

  傅雷和傅敏的合影。

  傅雷夫妇与傅聪。

  傅雷书信手稿。

  5月19日晚,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傅敏离世,享年86岁。傅敏的离去,再度唤起人们对于《傅雷家书》和傅雷传奇一家的记忆。傅雷先生尝言:“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他的两位儿子以行动践行了父亲教会他们的人生哲理。次子傅敏作为亲历者,成就了《傅雷家书》不可替代的编选。

  《傅雷家书》策划人、版权代理人江奇勇在接受南都、N视频采访时表示,该书全面展示傅雷家风,不仅是傅家的一部大书,也是鲜活而珍贵的中国家庭教育实录。傅家教育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重要的是交流和陪伴,如今互联网发达,也可以让“家书”换种方式存在。

  A

  傅雷一家

  翻译家父亲傅雷 “钢琴诗人”哥哥傅聪

  傅敏与世长辞,令无数人深感惋惜。主持人曹可凡就向南都记者回忆道,“傅敏先生亲切的笑容,回想起来仍给人以温暖。”

  对于傅雷一家,人们更熟知的是傅雷及其长子傅聪。

  虽是著名翻译家、艺术理论家,傅雷却幼时丧父,在母亲严厉的管教中度过童年。1927年,傅雷赴法国求学,于次年9月考入巴黎大学文科;1929年,完成第一篇译作《圣扬乔而夫的传说》。

  人们曾如此称赞翻译家傅雷——“没有他,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傅雷对自己要求甚高,凡事严谨。他当年翻译法国文学名著《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时,精益求精,一译再译,几易其稿,但一经定稿不许改动一字一句。

  1934年3月10日,傅雷的长子傅聪出生。在傅雷的回忆中,傅聪从小就在音乐上颇有天资,“只要收音机或唱机上放送西洋乐曲,不论声乐还是器乐,也不论是哪一派的作品,他都安安静静地听着。”爱才的傅雷决心把傅聪培养为一流钢琴家,他在《傅聪的成长》中曾说,“能有一个艺术园地耕种,他一辈子受用不尽。”

  1954年,傅聪前往波兰,追随著名钢琴家和钢琴教授杰维茨基学习。次年在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上,傅聪凭借难度极高、极富哲学意味的《玛祖卡》获得第三名,同时荣膺全场唯一、备受瞩目的“最佳玛祖卡演奏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国际钢琴大赛上斩获荣誉,傅聪也“一战成名”。1956年,他开始在欧洲巡回演出。

  中学教员傅敏整理出版《傅雷家书》

  相较于大他三岁、有“钢琴诗人”美誉的哥哥,傅敏的经历更为曲折,人生也较为低调。

  1959年,22岁的傅敏被迫从北京外交学院转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外交官之梦从此破灭。“我刚进外交学院的时候,老师把我捧成一朵花,后来我转到外语学院,又把我踩到脚底下”,傅敏曾这样说。

  1962年大学毕业后,傅敏足足等了半年才等来北京第一女中的分配通知书,本以为可以当大学教授,最后却当了中学教员。不过,进入中学教英文之后,傅敏慢慢喜欢上这个工作。1964年4月,傅雷在给傅聪的信中谈起傅敏:“阿敏去冬年假没回来,工作非常紧张,他对教学相当认真,相当钻研,校方很重视他。”

  此后,傅敏一直投身于教师岗位。1980年,傅敏开始整理父亲和哥哥多年来的书信,并在1981年以《傅雷家书》的名义出版。

  这本书后来影响了几代国人。译林出版社表示,正因为傅敏作为亲历者不可替代的编选,这部家庭教育经典读物才能历久弥新,成为影响深远的家长教子篇、学子成长书。

  B

  家书万金

  “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

  回顾《傅雷家书》,不得不提这些信件的由来。

  1954年,傅聪离家赴波兰留学,傅雷夫妇及傅敏便开始了与他长达数年的书信往来。在这一封封家书里,傅雷夫妇用自身经历和经验帮助孩子,以始终坚持的基本人生原则教育孩子,在手写信的字里行间用温情陪伴孩子。

  在繁忙的劳作和困厄的处境中,傅雷夫妇把教育子女的责任视为天职。1957年给傅聪的信中,傅雷写道:“爸爸的一颗赤诚的心,忙着为周围的几个朋友打气,忙着管闲亊,为社会主义事业尽一分极小的力,也忙着为本门的业务加工,但求自己能有寸进;当然更要为你这儿子做园丁与警卫的工作: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乐趣。”

  傅雷在培育两个孩子成长时,有着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我说的‘做人’是广义的:私德、公德,都包括在内;主要是对集体负责,对国家、对人民负责。”

  傅雷还教育孩子做人要有谨慎、谦虚的态度。傅聪年纪轻轻就在艺术上名声大振,严父傅雷写信告诫傅聪:“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更要战战兢兢,不负国人对你的期望,你对政府的感激只有用行动来表现才是真正的感激。”

  “父亲的精神一直传承到了现在”

  这样的教育也滋养了傅聪和傅敏一生。傅聪1965年给父母的信中写道:“我一天比一天体会到小时候爸爸说的‘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我在艺术上的成绩、缺点,和我做人的成绩、缺点是分不开的。”

  2016年10月,傅敏在傅雷家庭家风座谈会上曾回忆父亲的谆谆教诲。他说,“对于艺术,人生,父亲说‘先做人,其次做艺术家,再次做音乐家,最后做钢琴家’。没想到,父亲的家书到了现在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父亲的精神一直传承到了现在。”

  虽然傅雷夫妇认为次子傅敏资质略逊,但教育儿子的父母心不减分毫。1962年,傅敏即将入校为人师,母亲朱梅馥给傅聪的信中写道:“前两个月阿敏曾翻了两篇短文章寄来,爸爸替他仔细校阅,纠正错误,还逐条加以说明。白天没功夫,晚上加班加点。爸爸说,他非尽力帮助不可;为了儿子,做父亲的任何代价都不惜的。”

  在家书中,傅雷夫妇不仅与儿子谈音乐、谈艺术、谈品德,还谈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对待恋爱、婚姻、家庭。至亲却相隔千里,日夜思念唯有寄托于一纸家书,除了表达亲人之间的想念,傅雷夫妇在家书中还一直教育孩子不能忘根、忘本。

  1962年,傅雷给傅聪信中写道:“你常常梦见回来,我和你妈妈也常常有这种梦。除了骨肉的感情,跟乡土的千丝万缕割不断的关系,纯粹出于人类的本能之外,还有一点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所独有的,就是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不单是风俗习惯、文学艺术使我离不开祖国,便是对大大小小的事情的看法和反应,也随时使身处异乡的人有孤独寂寞之感。但愿早晚能看到你在我们身边!”傅聪也曾在信中表达对祖国的思念:“看你们的信,看祖国的书报,处处感到伟大中国的灵魂。”

  C

  兄弟之间

  相比“巨星”傅聪,傅敏更像个“隐者”

  作家叶永烈曾写过《解读傅雷一家》《傅雷与傅聪》等作品,在他看来,傅聪与傅敏两兄弟外貌、神态迥异:傅聪身材颀长,玉树临风,浓眉大眼,谈笑风生,艺术家的气派;傅敏中等个子,瘦削,一望而知是一个书生。同为傅雷之子,傅聪和傅敏两人性格和职业大有不同,在各自领域大放异彩。

  傅聪从小对音乐的感受力就很强,表现出极高的天赋。

  《傅雷家书》策划人、版权代理人江奇勇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傅聪不是教科书式的人物,他自己也说了,‘我学钢琴几乎没有技巧,我是通过钢琴探寻音乐家的想法,尽可能把它表达出来’。他在音乐上有自己的看法,不会人云亦云。”

  傅聪曾因与父亲在音乐的看法上产生分歧而离家出走,起因是傅雷认为贝多芬第九首《“克勒策”奏鸣曲》要比《第十小提琴奏鸣曲》更重要,但傅聪肯定的是后者,父子争执不下,傅聪遂离家出走。后来进入21世纪,有学者采访傅聪时问他,现在是否还认为《第十小提琴奏鸣曲》更重要,傅聪说“是的,还是这么认为”。

  有音乐人形容傅聪是“活在书本上、录音中的传奇”,傅敏也认为哥哥傅聪是大才子。相比“巨星”傅聪,傅敏则更像一个“隐者”。

  1937年4月15日出生的傅敏,比傅聪小3岁。身为一名特级英语教师,傅敏非常崇拜和钦佩父亲和哥哥,在傅敏眼里,父亲是个非常认真严谨的人。对哥哥,他则是带着畏惧感的。

  “这是一份对父母、哥哥很深厚的感情”

  与傅敏相交43年,既是工作伙伴亦是至亲好友的江奇勇向南都记者回忆,“傅敏他怕哥哥,比方说要发表傅聪的信,傅聪不同意,傅敏也不敢动。在辽宁教育那一版家书里面,曾把傅雷一家大部分的照片都发布出去了,傅聪看到后大发雷霆,后来还是傅敏带着我去找傅聪赔礼道歉才解决的。”

  在谈到傅敏为什么要编选并出版《傅雷家书》时,江奇勇直言,“他带了一份感情,这是一份对父母、哥哥很深厚的感情。家书任何一部分他都割舍不下。”

  据其介绍,傅敏为此花了很多功夫——他用原始件在电脑一个个字敲出来,才成就了《傅雷家书》的出版,直到晚年,傅敏仍一直在整理傅雷著作和家人信件。

  “如果没有傅敏,傅雷夫妇、傅聪的名声在中国不可能有这么大”。江奇勇说。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傅敏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他曾说,父亲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教会他独立思考,这也影响了傅敏的教学事业。江奇勇向南都记者介绍,“傅敏教书的时候喜欢有调皮孩子的班级。”

  傅敏在1964年给父母的信中也写道:“我教了一年多书,深深体会到传授知识比教人容易,如果只教书不教人的话,书绝对教不好。越是纪律不好的班,聪明的孩子越多,她们就更敏感,这就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否则很难把书教好。”

  傅雷最好的朋友之一、著名作家楼适夷曾这样评价傅敏,“没有著书立说,没有琴声震世,但是他丝毫不逊色于他的父兄。”

  D

  泽被后学

  鲜活而珍贵的中国家庭教育实录

  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在各自的领域中均有所成就,正是傅雷夫妇因材施教的最佳诠释。

  傅雷在1961年给干女儿牛恩德的信中写道:“我虽未老先衰,身心俱惫。当年每日工作十一小时尚有余力,今则五六小时已感不支;但是‘得英才而教育之’的痴心仍然未改。”

  楼适夷曾评价《傅雷家书》说,“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在江奇勇看来,《傅雷家书》广泛传播的溢出效应,全面展示了傅雷家风,再现傅氏兄弟成长的家教背景,其底色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底线是“先做人”。它不仅是傅家的一部大书,也是鲜活而珍贵的中国家庭教育实录。

  “世上再无‘家书’。”江奇勇说,“现在互联网发达,大家都用电脑手机了,因此我们更加怀念以前以家书通信的时代,这是一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他认为,《傅雷家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应该是教会家长与孩子建立交流,“可以让家书换种方式存在”。

  12年间,傅雷以上百封家书陪伴傅聪。

  “但这不是一般的陪伴,傅雷会去做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跟上孩子的步伐,然后和孩子交流,帮助孩子。”江奇勇向南都记者表示,这种教育方式对现代的家庭教育仍大有裨益。他也指出,“《傅雷家书》不是教科书”,读者应各取所需地吸收它。

  “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作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时光荏苒,人们依然没有忘记傅雷。

  2023年4月7日,傅雷先生诞辰115周年之际,一座傅雷铜像在国家图书馆落成,并先后举办了“洁白的丰碑——纪念傅雷百年诞辰展览”“纪念傅雷先生译著手稿捐赠国家图书馆——傅雷手稿捐赠展”“赤子的世界——傅雷夫妇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展”等展览,使其译著手稿能够嘉惠学林、泽被后学,为更多公众所了解和熟悉。

  在上海浦东,傅雷故居成为家风传承的新课堂。傅雷书院名家讲堂开课,让文学爱好者能够在这座老宅中静静感受文学的滋养。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徜徉其中,感受傅雷的精神文化魅力。开馆三年,傅雷故居迎来了近五万名游客,让更多人了解傅雷精神的内涵。

  傅雷图书馆内,一一展陈了各种与傅雷相关的照片、文学翻译、文学创作、艺术评论等图书、文献和实物。《傅雷家书》纪录片与《傅雷的一生》循环放映,向公众展现傅雷波澜壮阔的一生。傅雷精神俨然成为了一个文化品牌。

  江奇勇认为,“傅雷文化传播的一大特点,是由民间自发形成”。在20世纪,傅雷夫妇的生命历程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引起了读者共鸣。到了21世纪,傅雷父子在双向交流中所呈现的家庭教育被几代人视为“教科书”,又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另一层面的影响。

  南都记者了解到,《傅雷家书》自1981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初版发行,至2016年落户译林出版社至今,几经增补再版,风行四十余年,销售千万余册。金庸曾评价:“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作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他说,“读了之后,虽自惭不能做到,却心向往之。”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冯奕然 彭雨欣 实习生 何茵桃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