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瓷与酒 勤与柔 与苏东坡于盎然诗意间 共酌一味酒

南都、N视频《探宝觅踪——寻找湾区民间文化力量》上新,打开东江民俗文化的灿烂篇章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5月23日        版次:GA04    作者:刘红豆 柯晓明

  陈瑾瑜为湾区民间文化探寻者曾小敏戴“箩盖花”花色凉帽。

  惠州苏东坡纪念馆内的苏东坡塑像。

  惠州糯米酒传承人钟兴玲遵循古法技艺酿造客家糯米酒。

  省级非遗项目客家凉帽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陈瑾瑜继承凉帽制作技艺至今已有40多个年头。

  南宝东江古陶瓷博物馆的藏品战国陶甑。

  龙门农民画代表人物之一王汉池正在创作。

  湾区民间文化探寻者曾小敏欣赏王汉池创作。

  扫码看视频

  “悼此江之独西,叹妙意之不陈。”翻开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纷繁的诗篇,曾有这样一条江河荡涤其心胸,润泽其笔墨,这便是岭南大地的母亲河——东江。自赣入粤的东江,蜿蜒南流,雄浑磅礴的江水与周边的土地水乳交融,将中原、客家、广府、潮汕等五彩缤纷的民俗传统一一收纳囊中,孕育出兼容共生、个性独特的东江民俗文化。

  几乎每个中国人,一生中都至少会与苏东坡相遇一次,而东江的民俗风物里,更是写满了与他的故事。本期特邀湾区民间文化探寻者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沿着苏东坡在岭南大地留下的悠长“诗路”,打开东江民俗文化的灿烂篇章。

  诗酒写意

  宋瓷配佳酿 煮酒烧红叶

  北宋绍圣元年,苏东坡被贬谪到惠州就职,当地老百姓用自家酿酒热情迎接他,他便提诗以纪念:“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

  苏东坡爱酒、饮酒、造酒、赞酒,在其300多首词作中,与“酒”相关的意象便出现了90多次。北宋绍圣元年,苏东坡被贬谪到惠州就职,刚踏进惠州城,当地老百姓用自家酿酒热情迎接他,他便提诗以纪念:“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岭南万户春,酒名)——这第一首关于岭南的诗句中,就隐藏着岭南深厚的酒文化。而今,从藏在东江流域土地的诗词与酒器中,依旧可以窥见岭南人民“诗酒趁年华”的写意岁月。

  走进惠州市惠阳区的南宝东江古陶瓷博物馆中,东江中出水的“陶瓷遗臻”琳琅满目,原始青瓷、古陶瓷标本、青铜铁器、明代三彩……由一件件藏品串起历史上东江先民的劳动创造和智慧。其中,温润的青釉酒碗,造型独特的台盏、盘盏,融合多种设计风格的执壶等形式各样的陶瓷酒器,将展馆的玻璃展柜摆得密密麻麻,仿佛正无声地诉说着近千年前岭南民间热闹的日与夜。

  “东江其实是一座丰富的‘水下博物馆’,我们馆里的藏品大多是从中打捞上来的,每一件器物中都藏着许多的故事。”南宝东江流域古陶瓷博物馆理事长黄恺妍向曾小敏介绍道。馆内藏品有800多件,大多源于黄恺妍母亲的收藏。这里的藏品从不拍卖,也不出售用以盈利,全在于对东江历史的志趣与对陶瓷的敬畏之情。对黄恺妍以及母亲来说,陶瓷既是工艺美术,也是民俗文化,小小的瓷器中可窥见民间不同的众生万象,更能够折射出东江历史的千年荣光。

  一件很特别的宋代陶瓷酒壶引起了曾小敏的注意——这件酒壶底部开一洞,呈巧妙的中空设计,可将烛火架入其中,不仅能够用来倒酒,也可以用来煮酒、温酒。小小的酒壶仿佛一秒就将参观者带入到那个年代人们“煮酒烧红叶”的惬意画面。“想象到宋代的岭南民间酒局里,不光有样式齐全的精致碗杯,还有宋词散曲的即兴演出,人们一边品酒一边交流,生活得如此快意。”曾小敏不禁感叹道。

  宋瓷配上佳酿,酒的本身更承载着东江舌尖上的“大文化”。

  “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在谪居惠州期间,苏东坡曾自酿米酒,名曰:罗浮春。那时惠州地处岭外,瘴毒蔓延,民间只得自己酿酒饮酒,祛除瘴毒,而“罗浮春”的酿造,正是他从当时惠州的糯米酒中,“偷师而来”。

  顺着阵阵酒香,曾小敏走进东江食品酒业的酒坊。在这座酒坊中,流淌的时间是最好的“酒曲”。作为惠州糯米酒传承人,东江酒业酒坊女主人钟兴玲在酿造近千年历史的客家糯米酒时,仍遵循漫长而传统的古法技艺。浸泡、蒸饭、糖化、发酵、压榨、澄清、勾兑、灭菌、装瓶……出厂一壶糯米酒要经过12道工序。历经3~6个月的古法发酵陈酿,一壶酒才得以沉淀出岁月打磨过后的醇香。

  钟兴玲将曾小敏带入一间古朴的房间内。只见钟兴玲在酒瓮间铺撒上谷壳,点燃引子,酒瓮瞬间火焰跳动。“糯米酒酿好后,我们会在这里用谷壳慢火炙烤。”钟兴玲说。原来,一壶甘醇的糯米酒要经燃有暗火的火堆中“炙”出香郁味醇,才能够令粮食摇身一变成为人间珍酿。与现代工艺相比,经过慢火炙烤的糯米酒不仅口感更加醇香,还会留下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群。“在经过炙烤的‘历练后’,糯米酒才更有味道和功力。”钟兴玲说。

  一杯甘甜的糯米酒入喉,绵甜爽净,芬芳醇厚,回味无穷。坐在热闹的酒桌前,与千年前的苏公同饮一味酒,曾小敏品到的是坦诚炽热又质朴至真的岭南民风。千百年后的今天,这酒依旧飘香十里,因为世世代代的东江人始终相信,生活的滋味,由自己烹煮酿造。

  “时尚秀场”

  围屋方凉帽圆 手工巧织传千年

  被贬惠州时,有一天苏轼见爱妾王朝云顶着烈日在花园里打理花草,为了让爱妾不受日晒雨淋,就在当时竹笠的基础上,制作凉帽。后人纷纷效仿。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人之一,曾小敏始终对传统服饰有着浓厚的兴趣。粤剧服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东江的民俗传统的服饰文化也处处折射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用心生活的另一面。

  “围屋方方呀凉帽圆,哥想妹呀心似煎……”一句客家山歌,唱出祖祖辈辈客家人生活中离不开的两样传统——围屋与凉帽。客家人把凉帽称为“凉笠”,除了有遮阳、防雨、防尘的功能外,还是客家妇女独特的头饰。作为客家传统服饰的一种,客家凉帽代表着客家女孩的“勤”与“柔”。

  清人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所记“韩公帕苏公笠”一则中说:“惠州嘉应妇女多戴笠,笠周围缀以绸帛,以遮风日,名曰苏公笠。”相传北宋年间,苏东坡被贬惠州,有一天见爱妾王朝云顶着烈日在花园里打理花草,为了让爱妾不受日晒雨淋,就在当时竹笠的基础上,在中间开一孔以适应发髻的凉帽给她用。人们纷纷效仿,于是成了后世的客家凉帽。

  在惠州淡水街道客家凉帽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内,从省级非遗项目客家凉帽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陈瑾瑜的一针一线中,曾小敏近距离感受到有近千年历史的凉帽制作技艺。一条条小竹片纵向排开,再将一条竹片交叉横向排开,按“井”字形编制,不一会,在陈瑾瑜手中,一顶客家凉帽的雏形就呈现在眼前。

  淡水客家凉帽外形看似简单,制作技艺却一点都不简单。陈瑾瑜向曾小敏介绍道,实际上,从原材料到成品,要经过破竹、织篾、扫桐油、压制、定型、切头、剪边、立头、夹框、再刷油、扎边、上边布、收角、装耳带等20多道繁杂的工序,凉帽才大功告成。“如果从头到尾制作,一顶凉帽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陈瑾瑜说。

  作为传承人,陈瑾瑜从母亲朱冠玉手中继承凉帽制作技艺至今,已有40多个年头。据她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客家凉帽极为盛行,当地政府曾组织其母亲朱冠玉等6人,深入民间拜访老艺人学习传统技艺,后在淡水开了一家凉帽厂。鼎盛时,该厂有100多名员工,生产出来的凉帽远销海外。从朱冠玉再到陈瑾瑜,由于机器生产不出符合尺寸的篾,为了保持凉帽的制作水准,他们一直坚持着手工制作。“因为篾条的厚度是0.1mm,不是人手撕出来是做不到的,只能手工撕篾。”陈瑾瑜解释道。

  看着一个个经过手工精心编织而成型的精致凉帽,曾小敏感叹道:“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细心耐心和巧手,客家女子秀外慧中的美好品质令人钦佩。”随后,陈瑾瑜取一顶刚刚完工的“箩盖花”花色凉帽为曾小敏戴上。这既轻巧、遮阳,又美观、大方的凉帽,恰恰与曾小敏身着的中式香云纱搭配得相得益彰。“中开一孔”的设计,完美地适应着发髻,半透明的遮帘随风飘摇垂在眼前,映衬着帽檐下女子温润的脸庞。“戴起来不仅有柔和、飘逸之感,还给人添了一分‘侠气’。”曾小敏说。

  陈瑾瑜介绍,在许多年前,凉帽的遮帘还要更长些,后来,后人将它改短,客家妇女也自此摈弃“女人不抛头露面”的古中原遗风。“箩盖花”“满天星”“福字”“梅花仔”等多个“时尚单色”取代了单一的黑色,小小凉帽摇身一变成为当时潮流的“风向标”。

  民俗、民风是非遗的生存土壤。2013年,淡水客家凉帽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千年老手艺在新时代也正焕发出新魅力和无限生机,书写着文化传承的全新扉页。

  民间色彩

  秧苗开新芽 笔尖春耕忙

  苏东坡将中原流行的插秧工具——秧马引入惠州。秧马帮助农民插秧时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效率,很快,“惠州民皆已使用,甚便之”。

  漫步在龙门县罗江围,春耕时节的田野上,秧苗开出新芽,农民弯腰忙于农耕,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俨然展开在眼前。

  “春云濛濛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看到此景,曾小敏的脑海中不禁浮现起一句歌谣。这句歌谣正是来源于苏东坡所创作的诗歌《秧马歌》。苏东坡来到惠州后,将中原流行的插秧工具——秧马,引入惠州。据苏东坡记载,农民使用秧马前,拔秧“俯伛秧田,非独腰脊之苦。而农夫例于胫上打洗秧根,积久皆至疮烂。今得秧马,则又于两小颊子上打洗,又完其胫矣”,秧马帮助农民插秧时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效率,很快,“惠州民皆已使用,甚便之”。

  随着惠州人民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传统民俗艺术依托着生产的变迁一同生根发芽,记录当地农耕生活和民间记忆的“龙门农民画”也逐渐诞生。在清晨的罗江围田野边,几位农民画创作者正在专注地画着眼前燃起炊烟的村屋,走至近处细细观摩其创作,曾小敏发现,现实中棱角分明的村屋跟随着画家们的笔触来到纸上,俨然幻化成了色彩鲜活、形状夸张、充满着童真的“田间童话小镇”。

  “龙门农民画是源于生活又表现生活的传统美术,作品充分吸收和继承了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并大胆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所以才会被称作‘岭南艺术奇葩’”。农民画艺术大师王汉池向曾小敏介绍道。明代粤北、粤东等地的移民用以装饰祠堂、庙宇等建筑的民间绘画技艺,龙江、麻榨的扎花篮,永汉的墙壁画,沙迳的画花床,龙城的糊龙头、糊狮头、扎花灯等民间艺术日渐兴盛,对龙门农民画绘画风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罗江围的田野漫步至不远处的龙门县文化馆,一幅幅形态、题材丰富的龙门农民画作品映入眼帘,乡村竹林里采收竹笋的村民,丰收季节舂米的妇女,稻田里嬉戏的孩童……这些关乎田间劳作、民间习俗、乡村风貌的图景,原汁原味,连起来便是一卷全面而独特的“岭南民俗风情图”。“虽然采用夸张独特的表现形式,但是其承载的社会记忆,却是具体的、鲜活的、实在的。”曾小敏说。

  王汉池正是龙门农民画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取自最真实的农村生活,围屋里的嬉戏、田野间的劳动、邻里的寒暄、阿哥阿妹的情歌等,意境优美,画面感强。2015年,他的作品《客家山歌农民画组画》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王汉池成为惠州获得“山花奖”第一人。2020年,王汉池举办个人画展,并在作品上附上二维码,参观者只要扫码就可以听到王汉池深情演绎的客家山歌,其作品成为“会唱山歌的农民画”。一边听着山歌一边欣赏着农民画,曾小敏赞叹于这种传统民间艺术带给人的奇妙感受:“会唱山歌的农民画,不仅歌被‘画’活了,纸上的画儿也被‘唱’活了。”

  经过不断演变、创新和发展,龙门农民画用鲜艳的色彩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歌颂走出了龙门,也走向了世界。这些“野蛮生长”的民间色彩,还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日本、瑞典、挪威、加拿大等,收获了一批又一批海外粉丝。

  走在龙门县文化馆内,供画家们作画的工作室宽敞明亮,年青一代画家们依旧以笔载梦,为龙门农民画探寻新的发展方向,曾小敏在他们身上更看到了岭南民俗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一幅龙门农民画,一张广东文化名片,这片土地上璀璨的民俗文化也如同这一幅幅农民画一样,依然在迈着向前的步伐,从未停歇。”曾小敏说。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刘红豆 柯晓明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钟锐钧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