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开幕式,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致辞。 主办方供图
没有尖端的科技创新、科学人才,就难有竞争力强劲且可持续的产业。在全力投身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找到并强化大湾区科技创新的优势,着力破解创新协同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堵点”“难点”可谓正当其时。
5月20日至5月23日,主题为“智汇湾区,湾和世界”的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南沙举办。21日下午,论坛举行开幕式及主论坛。在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等多位诺奖得主及同级别国际奖项获得者发表主旨报告,同时会议期间共有近百位海内外院士分别参与人工智能、纳米科技、高能物理、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主题分论坛。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奖得主丁肇中:中国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实验物理科学家
“中国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实验物理科学家,有发展新技术及领导国际合作的经验和能力。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实验物理研究,继续为人类知识作出重要贡献。”5月21日,第一次来到广州南沙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回顾与中国科学家合作50年的经历体会时说。
作为世界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于1974年发现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J粒子”,而当年他才38岁。两年后,丁肇中凭借这一发现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实我高中毕业以后最初是念的机械工程,当时在美国念书的中国学生大多都是学工程,因为比较容易找到事情做。”回忆自己选择走上物理研究的经历,丁肇中说,当时学了一年后,导师认为他不适合学工学而是应该直接到研究生院读物理,而他自己也对物理饱含兴趣。“其实那时我母亲得知我要转去读物理的时候对我说,要有特别能力的人才能学物理,换句话说她认为我不适合学物理。”丁肇中说,可是我对她说,一个人到世界上只走一次,我应该选我比较有兴趣的事情。
“当实验推翻了理论后,才有新的知识。理论不可能推翻实验结果,但实验可以推翻理论。推翻以后,就是科学一步一步在向前走。”丁肇中如此解释实验的重要性。他对实验物理的热情一直持续至今,据他介绍,即使身处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期间,他也没有停止关注国际空间站上阿尔法磁谱仪(AMS)上的工作。“我有一个规定,AMS实验室任何时候有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电话告诉我,没有时差的观念。”
丁肇中在论坛上强调,国际合作对于科技创新来说很重要。“因为人类的知识很有限,可是人有好奇心,人要向前走。国际合作里面也有竞争,但大家一起合作非常重要。”他认为,下一步做一个很大的高能粒子加速器是很必然很重要的项目。
当天,丁肇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提到了正在广东江门进行的一项重要科研项目,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院士团队正在开展的中微子实验项目。丁肇中认为,这是很重要的工作,“打开了一扇门,做了新的科学。”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生成式AI仍属人类可控工具 生成内容应受版权法保护
5月20日,知识产权分论坛在广州南沙湾滨海会议中心举行。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作了题为“生成式AI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治理”的分享,分别从版权、专利和商标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生成式AI知识产权风险的风险讨论前提、风险特殊性、风险内容和风险治理。他告诉南都记者,大湾区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全国先行者,有很多经验做法值得向全国推广。“在紧密结合知识产权和创新发展方面,大湾区已经取得了实效。”
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丛立先留意到,人工智能出现以来,一直有对其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的跟踪研究。他认为,对待人工智能,既不要过于宠爱,强调它的特殊性,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要像看待婴儿一样看待它。”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成为“巨人”的成长潜力非常巨大,但现阶段还是“婴儿”,需要人类的“抚育”,也就是监管和监护。因此从现阶段而言,主流知识产权学者持有的观点,目前已经应用的人工智能,不是团队的超强人工智能和未来人工智能,仍属于人类可控的工具,“是一个聪明的工具”。
基于此,丛立先分别从版权、专利和商标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生成式AI知识产权风险的风险讨论前提、风险特殊性、风险内容和风险治理。他表示,尽管版权问题相对而言最为复杂,但生成式AI作为人类创作的、聪明的跨时代工具,其生成的内容应该受到版权法保护。目前,已有法院实际案例作为支撑,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若符合作品的构成要件,就等于版权保护。
在丛立先看来,“只有大量使用别人的作品,甚至是往外延展信息和数据,它才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强。因此,应该考虑如何在它使用作品时创造便利,然后对它生成的作品的版权,给予适当的保护。”
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颜宁:打造“科研无忧”机制 真正调动科研人员内驱力
5月20日,粤港澳科技创新发展分论坛在深圳举行,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在去年11月举办的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颜宁宣布已向普林斯顿大学递交了辞职申请,将全职回国,协助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引起广泛关注。
颜宁谈到,过去半年间,医科院和深圳湾实验室已经获得了全球人才的瞩目。未来十年,医科院会相对稳定地有200个相对独立的科研团队,涵盖8个主要的健康研究方向。“我们的愿景,就是深圳医学科学院和深圳湾实验室,未来会成为大湾区生物医药相关领域最强大脑的汇聚之处。”
颜宁表示,深圳湾实验室作为省重点实验室,主要愿景是科研及转化。而深圳医学科学院的任务更重,要“打通研究与临床、打通科与医”。据介绍,为落实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任务,深圳市政府设立“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资金”,委托深圳医学科学院管理,用于提升深圳市医学研究能力。
“医学科学院作为一个新型研发机构,我们希望在它的机制各个方面有所探索。”颜宁总结道,做科研,大脑最重要。“我们要把人才引进来、培育好,还要把人才留住,这是我们每个科研机构的愿景目标。”她表示,要打造一个相对安全、宽松的环境给人才,同时给予经费支撑,使得他们能够自由地探索。
“要用他的内驱力去激励他们的科研,因为做科研本身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当你意识到你的科研成果可以造福人类的时候,这是无比有成就感的事情。”颜宁提出,希望能打造优秀的环境,给科研人员提供真正调动他的内驱力,而没有后顾之忧的方式,即“科研无忧”机制。
颜宁发现,在深圳乃至全国,“上得了手术台又能做实验”的人才尤其稀缺。“除了引进人才,还要培养人才。我们的愿景,就是深圳医学科学院和深圳湾实验室,未来会成为大湾区生物医药相关领域最强大脑的汇聚之处。”据介绍,目前,深圳湾实验室已有超过1300人的人才规模,科研团队超过100支,并有众多来自全球的优秀青年PI。
整合:史明磊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 南都记者 何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