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现代昆剧《瞿秋白》参加第31届梅花奖终评竞演,征服羊城观众

小生施夏明:在昆曲舞台演活了“瞿秋白”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5月21日        版次:GA10    作者:周佩文

  施夏明在原创现代昆剧《瞿秋白》中扮演瞿秋白。 资料图片

  昆曲演员施夏明身上有很多标签:“中国最忙的昆曲小生”“昆曲青春偶像派代言人”“当红昆曲小生”“最帅柳梦梅”“多面小生”“德艺双馨的青年艺术家”……而来到广州参加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竞演的他,演活了昆曲舞台上的“瞿秋白”,施夏明又将赢得什么呢?

  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那个让评委和观众折服的日子。5月12日下午,第31届梅花奖终评竞演剧目、原创现代昆剧《瞿秋白》在广州广东艺术剧院上演,来自江苏省昆剧院的终评演员施夏明饰演一代革命家瞿秋白,其扮相不但与原型贴合,而且精准把握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其唱念做表收放自如,尽显“化工”之境,几无表演的痕迹,演出结束后,观众席上掌声雷动,久久不息。

  施夏明就是“瞿秋白”

  昆剧《瞿秋白》以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瞿秋白的生平事迹为题材创作,通过大量的真实细节,展现前辈革命家坚定的革命理想和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全剧由《溯源》《秉志》《镌心》《取义》四折组成,每折分为“昼”“夜”两部分。“昼”以瞿秋白被捕为切入点,写他在国民党的轮番劝降下,坚持信仰、坚持斗争、忠诚不二、舍生取义;“夜”则展开了对其内心、情感的进一步探究,以虚实交织、亦真亦幻的方式写瞿秋白与母亲、与挚友、与爱人的诀别,深入挖掘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回望早期共产党人对信仰的执着追求与不灭的初心。

  施夏明饰演的“瞿秋白”,既有昆曲传统程式化的动作,又有生活化的创作,加上他戴着那副圆镜片的眼镜,让台下观众一秒钟入戏。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柯军说,“‘瞿秋白’这一角色好像冥冥当中就是为施夏明量身定做的,他好像就是瞿秋白,瞿秋白好像一直活着。”毫无疑问,施夏明的“瞿秋白”获得了成功。然而,这种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在《瞿秋白》之前还有两部戏,一部是《梅兰芳·当年梅郎》,还有一部戏是《眷江城》,后者是反映抗疫题材的现代戏。一戏一个脚印,施夏明在昆曲现代戏上的探索步伐从未停止。

  从“小奶猫”到青年昆曲艺术家

  施夏明与昆曲的结缘,要从14岁那年误打误撞去了江苏省戏剧学校说起。他的伯乐是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胡锦芳。胡锦芳当时认为,这个孩子眼里有神,通过他的双眸,能感受到他注定为昆曲而生,假以时日,定会在舞台上散发耀眼夺目的光芒。然而,施夏明的昆曲进阶之路并非坦途。“从江苏省戏剧学校昆剧科毕业的第二年(2006年),恰逢《1699·桃花扇》创作排演,我有幸扮演了男主角侯方域。柯军老师当时形容我的唱念,说跟小奶猫叫似的,没有声音,没有音量,严格来说,都不是一个唱小生的标准声音。”施夏明对南都记者说:“一路走来,在老师们的鞭策之下,在反复的舞台实践之下,尤其是柯军老师任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时,要求每位国家一级演员一年必须举办两个个人专场,一个专场是三个折子戏,两个专场是六个折子戏,连续五年剧目不能重复,所以我们在那个时候积累大量的传统折子戏,在舞台上迅速成长了起来。”

  施夏明正式拜的老师是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但他其实跟好多昆曲大家学过本事,上海的蔡正仁、岳美缇,浙江的汪世瑜等等都榜上有名,这些庞大的老师团都曾对他倾囊相授,于是,在施夏明身上传承了大量的巾生、小官生、大官生,甚至雉尾生、文武小生等行当的技艺,因此,他的传统底子非常深厚。“正是有了对传统昆曲遗产的守正传承,我们才有能力去创新,才有能力把传统昆曲的精华在现代戏的创作中加以运用。”

  施夏明说:“我刚入行的时候,柯军老师给我们训话说,你们现在还小,你们不知道你们学的到底是多么宝贵的东西,现在你们就像是在待在一间黑色的屋子里,老师只是把手里面的宝贝,拼命往你们口袋里面塞,等到你们够得到那扇窗,把窗子推开的时候,你们就会发现你们的口袋里面装满了宝贝。我现在充分体会到了这段话的深意——我们现在传承的延续的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戏曲文化当中最宝贵的昆曲的表演艺术宝贝。”

  专家点评

  影视戏剧强调演员的“特型”,首重造型近似,而戏曲则从来讲究形神兼备。施夏明之于瞿秋白,固其身形之质与秋白先生颇似,更因其神采之用与秋白先生趋同,概彼时之秋白先生身陷囹圄,心持信仰,以文人之行殉救世辅国之志,悲苦至极,悲壮至极。而施夏明艺成之后,寄情氍毹十八年,身在昆曲,心在昆曲,身心俱化于艺而超然于俗务,其坚守,其痴迷,亦在悲苦至极中最显悲壮至极。

  舞台上的施夏明尽得“化工”之境,喜怒嗔恚、行坐交接,俱托之昆剧行当规范,但几无表演痕迹,尽在生活本然,真堪活秋白先生是也。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王馗

  《瞿秋白》是施夏明演艺事业上的一个里程碑。他饰演过的侯方域、梅兰芳,给人印象深刻;而瞿秋白这个艺术形象与侯、梅不同,集革命家、政治家、翻译家、文化人于一身,年纪不大,经历不少,思想成熟,才华横溢,施夏明成功塑造了这一艺术形象。而以昆剧的形式来呈现,难度高,挑战大(昆剧的小生柔性有余,刚性不足),但施夏明的“瞿秋白”立体地、多侧面地“复活”在舞台上,观众报之以由衷的掌声和欢呼声,实在难得。

  施夏明将人物心理、气质、情怀和坚定的意志有层次地表现了出来。他创造出的“瞿秋白”舞台形象,是传神的,又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著名戏曲研究专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

  面对面

  南都:你为什么会选择革命题材的现代戏《瞿秋白》参加“竞梅”?

  施夏明:现代戏似乎是古老昆曲的“禁区”,可一个个经典而又脍炙人口的作品在创作之初都是那个时代的“现代戏”。作为一名昆曲演员,学好师父传承的宝贵艺术财富是必须要完成的事,结合自身的条件做一些符合剧种艺术规律的探索也是值得尝试的,那么,昆剧《瞿秋白》便是一次根植传统、守正创新的探索,以这个作品参加竞演,是我作为一名昆曲演员对当下这个时代的自信,对红色革命文化的自信,更是对昆曲发展学古不泥古的自信。

  南都:请谈谈你对瞿秋白这一角色的理解?

  施夏明:瞿秋白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他又是一个文人,一个书生,在他的孱弱的病躯之下,有着傲人的文采,又有着铮铮铁骨,更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时,他又有自己所眷恋的、所不舍的人和事。综合了这些因素之后,他最后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能够高唱着国际歌慷慨就义,这样一个英勇的、不屈的灵魂让我深深感动。

  南都:在你看来,演绎这一角色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施夏明:最大的难点还是要走入秋白先生的内心世界,为此,我除了广泛地阅读秋白先生的历史资料,了解他的生平,甚至还到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去采风。通过大量学习,秋白先生生平的形象就慢慢在我心中建立起来了,在舞台演绎的时候,我再把自己脑海当中的秋白形象通过昆曲的程式化手段,一点一点地,丰满地呈现出来。

  南都:这部戏的编剧是罗周,她被誉为当代最好的编剧之一,在你看来,这部戏好在哪里?

  施夏明:昆剧《瞿秋白》中全程没有出现那种大喊大叫、呐喊式的口号,这是一部走心的新编剧。整部剧目分为四折,然后各分昼夜,总共八场戏,昆曲结构上的平衡之美、文词之美、曲牌之美等都在编剧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得不说,这是罗周老师的神来之笔。我也觉得非常荣幸能够与这样一位杰出的编剧合作,一起进行昆曲现代戏的探索与实践。

  南都:与其他终评演员相比,你觉得你的优势在哪里?

  施夏明:我的优势来自于江苏省昆剧院一直以来秉持的“南昆风度”。从来自领导层面的关心,到恩师石小梅的点滴传授、指导,再到包括主创团队的上下一心,所有人都倾尽全力,只为呈现江苏省昆剧院对每一部作品一如既往的用心。身在这样的团队中,便是我最大的优势了。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