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丫丫与Regeza mwendo中学汉语班的同学们。十多年来,她教授过的非洲学生已有近两千人。
李丫丫与桑给巴尔的居民们。
李丫丫给桑给巴尔孤儿做的午餐餐盒。
“如果我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们会不会愿意过另一种生活?”
在非洲东部沿岸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上,阵阵爽朗的汉语诵读声响起。今年3月,桑给巴尔教育部决定,将汉语课程纳入当地国民教育系列,由“中非青年基金会”主导,在政府8所示范中学开设中学汉语课程,并帮助贫困学生。
这一切的背后,是在当地从事公益教育事业的中国教师李丫丫多年付出的努力。
2012年,来自贵州的李丫丫作为中国教师代表,被公派到桑给巴尔国立大学教习汉语4年,随后,李丫丫以志愿者的身份留在当地,创办免费汉语班。
虽然曾遭到质疑,李丫丫依然愿意花光所有积蓄,补贴给参与汉语培训的当地教师。
如今,在桑给巴尔偏远农村地区的8个中学,汉语班已取代法语课,成为学校的第二外语选修课。十多年来,她教授过的非洲学生已有近两千人,有的学生跟随她的脚步继续教授汉语,“把汉语的火种散播到更远的地方去”。
近日,李丫丫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时谈及她创办免费汉语班的初衷,“就是端平当地教育资源不平等的天平,和给孩子们一次选择的机会”。
从“无证上岗”到官方支持
贵州姑娘赴非洲免费教汉语
她的学生当中,还有当地的弱势群体和失业青年。甚至来自少管所的“问题少年”,也会被送来进行汉语学习。
2012年,来自贵州的李丫丫作为中国教师代表,被公派到桑给巴尔国立大学教习汉语。恢弘的乞力马扎罗山、广袤的稀树平原,这里的美景让李丫丫第一次意识到,“世界原来这么广阔、这么美”。
美景以外,当地淳朴的民风也让她印象深刻。“在这里接触到各国优秀的志愿者,他们的心灵真的像天使一样,都是发自内心的奉献,不带任何功利性质和目的,不求任何回报。”
2016年公派项目结束,李丫丫在短暂回国以后,又重新回到了非洲,开始做免费的汉语教育志愿者。在兼职做导游带旅游团挣生活费期间,李丫丫免费给当地小朋友上汉语课,偶尔也有来短途旅行的中国人成为她教学团队里的志愿者。她的学生当中,还有当地的弱势群体和失业青年。甚至来自少管所的“问题少年”,也会被送来进行汉语学习。
“一开始想得太简单了。”李丫丫告诉南都记者,因为是“无证上岗”,她没有合法的教师志愿者资格,而当地的志愿者活动必须在政府监管下进行,“所以我必须要有一个非政府组织,或者加入别人的学校和研究机构”。可她发现,此前,桑给巴尔岛并没有中国设立的非政府组织,于是,为了在当地合法开展志愿活动,她干脆自己注册了一个民间公益基金会,取名为“中非文化志愿者机构(现更名为‘中非青年基金会’)”。
“桑给巴尔是一个两地分化很严重的地方,村子外是度假天堂,有各种跨国企业,外国人普遍生活得比较好,但农村里的贫穷程度让人难以想象。”李丫丫曾在当地家庭进行三年的调研,发现一些家庭每日开销甚至不足1000先令(约合人民币3元),很多孩子接受的是放养式教育,社会治安和教育问题极为严重。
住进贫民窟后仍接送孤儿上课
“他们看到,一个中国老师,每天开着破车几百公里地跑去各个村子上课,也挺感动的。”
新冠疫情暴发后,游客和志愿者的数量锐减,李丫丫的生活费也成了问题。于是,她带着两只非洲土狗搬进了贫民窟一处棚户区内的平房。平房内被分为多个房间,一间被布置为教室,一间成为了孩子们的睡房,她自己则和宠物狗住进了一个单间。
“这里房间够大,可以做教学基地。”周末,李丫丫会亲自接送村子里的孤儿来这里上课,也带他们去游泳,家里的床铺则提供给孩子们短住两三天。
可一段时间后,李丫丫发现,周末的频繁来往“挺折腾的”,可持续性不强。由于希望加入学习的孩子越来越多,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李丫丫申请给每个村子配备一台电脑和一个投影仪,再解决网络问题,开始远程给孩子们上课。
孩子们学习汉语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但教学质量却无法保证。“网络连接经常不顺,视频效果不好,当地老师上课干脆就放飞了自我,虽然很好玩,但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为此,从2021年开始,李丫丫积极接触桑给巴尔教育部,希望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他们看到,一个中国老师,每天开着破车几百公里地跑去各个村子上课,也挺感动的,加上有将近十年的口碑沉淀,他们就尝试跟我签了一份合约,把汉语教学列为中学里的兴趣班。”
汉语成桑给巴尔示范性中学必修课
桑给巴尔教育部授权“中非青年基金会”主导,在政府8所示范中学开设中学汉语课程,并帮助贫困学生。
2022年,李丫丫与桑给巴尔教育部签订合作协议,开启为期五年的汉语基础教育公益项目,并为农村地区学校的孤儿和贫困学生提供帮助。今年3月,她更收到好消息——汉语课程被纳入当地国民教育系列,桑给巴尔教育部授权“中非青年基金会”主导,在政府8所示范中学开设中学汉语课程,并帮助贫困学生。
与此同时,汉语成为桑给巴尔示范性中学的必修课,在石头城中心的KIPONDA中学(桑给巴尔全国排名第一的语言学校)以及偏远农村地区的7个中学汉语班,取代了法语课成为学校的二外选修课。
李丫丫向南都记者介绍,汉语班于今年3月20日正式开班,一直到4月6日当地放假,已经持续了两周时间。两周时间里,她去了8个村子每一个课堂的教学现场,实在无法错开时间,就让老师把教学视频发回。每周一,所有的老师都会聚到一起,统一上课进度,一同备课和做教案。李丫丫还会让老师们当场试讲,“做好培训了才放他们走”。
从被猜疑到被认可
公益是她生活的全部重心
“我尽可能削减生活方面的开支,甚至不开支,把所有的钱和能量都集中在这个事情上。”
示范性班级开起来了,李丫丫又开始为助学金忙碌。“今年3月的时候,正好有一笔我们向中国爱德基金会申请了两年的助学金下来了,我说一定要把助学金用到我们的汉语项目上,汉语项目对当地太重要了。它不光是一项推广语言文化的课程,更像一个血管,连接着整个需要援助的群体。”
她也发现,要想做好汉语教育,还要培养一批专业老师。然而,李丫丫还需要承担老师们来培训的路费和餐费。“从去年4月培训到11月,我手上真是一点钱都没有了。”发不出钱,李丫丫顿时成为“众矢之的”。
幸运的是,去年底,来自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几位科学家得知了此事,凑钱帮助李丫丫渡过难关。“我拿到这笔钱就赶紧发下去了,还做了两次大型的午餐活动,才稍微打消了大家对我的猜疑。”
长时间的猜疑曾一度让李丫丫心情低落,然而,这也让她和当地的老师真正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我长期在底层,看到他们去教农村小朋友时的一颗赤子之心,那是老师不计代价的奉献。他们爱护孩子,并且是真心热爱传播中国文化,其实是非常有能量的一个群体。”
如今,分布在8个村子的中学汉语班已经正式联通,还陆续有学校开始申请开设汉语班,李丫丫的公益项目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一些中国企业自发为她的课程提供设备。“这里很多老师还是用的旧手机,上周就有深圳传音公司给十多名老师解决了手机的问题。他们还一并给中学两百多名学生提供了教材,给我们中心申请了教学设备。”
自从成为汉语教育志愿者后,李丫丫一直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她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公益项目是她生活的全部重心。“所以我尽可能削减生活方面的开支,甚至不开支,把所有的钱和能量都集中在这个事情上,我才能熬过去。但在这么多人的帮助下,我们促成了汉语课程被纳入当地国民教育系列,这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
既然资金不足,为什么不选择和商业结合?李丫丫说,她也曾经想过,一并开展义工旅行,既做成旅行社,又能赚钱,还能让志愿者们把当地的教育发展起来。但实际上,一心并不能二用。“今后就算再做旅行社,我也只能解决自己的生活,然后把盈余全部投入到我的学校中。如果把公益事业和旅行社混在一起,那我可能就不专注了。”
从图个新鲜到传递“火种”
学生教授当地失业青年汉语
阿里一边跟李丫丫学汉语,一边教当地的失业青年汉语,到后来,阿里的很多学生汉语学得比他都好,还在大公司拿到了高薪。
十多年累计下来,李丫丫教授过的非洲学生已有近两千人,有的学生选择进一步深造,到中国留学,再回来在各行各业谋求好的前程;有的学生学习不太好,但也可以用中文简单交流,就去做向导,在当地也能拥有不错的收入。
在李丫丫的印象中,有一位叫阿里的学生,曾被送到中国留学。当时,阿里已经三十多岁,后来因为家里有事,阿里没有完成学业就回到了非洲。阿里的汉语只学了8个月,“读了个半成品”。但回来之后,阿里一边跟李丫丫学汉语,一边教当地的失业青年汉语,到后来,阿里的很多学生汉语学得比他都好,还在大公司拿到了高薪。
“其实,真正让我有成就感的,就是学生在我身后做跟我一样的事情,造福他人。慢慢地,他的学生也在模仿他,这个火种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了。”李丫丫向南都记者介绍,目前,她在8个村子里教汉语,虽然不一定能在8个村子里都有所收获。“但哪怕只有一到两个村子学成了,他们都会把这个火种传下去,散播到更远的地方。”
在桑给巴尔东南海湾CHWAKA,有一处占地21700平方米的荒地,现已批给“中非青年基金会”做教育基地。李丫丫计划在2026年之前建成桑给巴尔中文大学,为穷人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培养汉语本土教师和致力于中非文化交流的人才,为中非民间文化交流打造一所典范学校。
他们会不会愿意过另一种生活?
“我的初衷,就是想解决当地教育资源不平等的现状。我想把这个天平端平了,建一个学校或者通过一些免费教育,让穷人受到好的教育。”
李丫丫告诉南都记者,住在贫民窟期间,接触到很多缺失家庭教育的孩子,晚上或放学的时候,她常常被孩子们用石头砸门。起初她也有些生气,但转念一想,“如果我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们会不会愿意过另一种生活?”
“也许他们愿意继续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但当我把我的门打开,向他们免费展示一些不同的文化,他们可以选择进来看一看、学一学,如果他们喜欢,我也愿意去教他们,那他们或许会得到一些跟自己原生家庭不一样的机会和体验。”
在她看来,对于当地学生而言,学习汉语,短期内可能就是图一个新鲜,但几十年后,他们的人生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我觉得这个变化会是好的。所以我为什么愿意辞职留在非洲?就是我觉得我的存在可能对他们有用,当我看到他们获得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时,我觉得自己的生命也被激活了。”
南都记者留意到,李丫丫在个人社交媒体简介页面上介绍道,自己是“一个在非洲的普通志愿者、公益机构负责人,将来是我自己建的非洲公益大学校长,至少副校长或者名誉校长。”
“学校这个是有点开玩笑的。”李丫丫腼腆地笑道,随后向南都记者解释道:“我的初衷,就是想解决当地教育资源不平等的现状。人间是不平等的,有钱人家的小孩有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我想做一些事情,把这个天平端平了,但是我能做到的很有限,就是建一个学校或者通过一些免费教育,让穷人受到好的教育。”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何嘉慧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