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云计算竞争加剧 阿里云启动史上最大规模降价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4月27日        版次:GA12    作者:马宁宁

  4月26日,阿里云突然宣布史上最大规模降价,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至50%,存储产品最高降幅达50%。

  按照去年最新数据,中国前四大云计算厂商分别为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其中阿里云市场占比为36%。虽然仍保持第一位置,但阿里云和腾讯去年的市场份额双双下滑。为此,业内人士认为,阿里云此次降价,无疑会搅动云计算市场竞争加剧。

  调研机构IDC日前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认为,持续三年的疫情让公有云客户缩减支出,云计算厂商缩减投资预算,使得增速低于此前30%的预期。随着国家产业化结构调整逐步稳定,在线教育、游戏市场有所回暖,但距离发展高峰期仍然有较大差距。不过,游戏、电商、制造等行业的中国企业出海势头强劲,为公有云市场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中国公有云五大巨头排名有变化  

  据透露,阿里云此次价格调整将于5月7日生效。在降价的产品中,弹性计算7代实例和倚天实例降价最高20%,存储OSS深度冷归档相比此前最低档价格低50%,网络负载均衡SLB和NAT网关降价15%,数据库RDS倚天版降价最高40%,视频云和CDN降价最高20%,安全Web应用防火墙降价最高30%。

  在4月11日的阿里云峰会上,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CEO张勇披露的阿里云接下来的两大战略规划:一是让算力更普惠,推动自研技术和规模化经营的正循环;二是让AI更普及,让每家企业的产品都能接入大模型升级改造。此次降价,无疑延续了此前战略。

  在公布大规模降价之前,中国公有云市场格局已发生微妙变化。IDC本周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下半年公有云TOP5厂商依然是:阿里、腾讯、华为、电信、亚马逊,不过市场份额和排名与去年相比发生了变化。其中,阿里云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36.7%减到31.9%,排名仍然保持第一;腾讯云市场份额从11.1%减到9.9%,排名从第二降至第四。华为云市场份额从10.8%增到12.1%,排名从第三升至第二;天翼云市场份额也从8.9%增到10.3%,排名从第四升至第三。

  可以看出,尽管阿里云排名仍保持第一,但相对其他竞争对手,领先优势不断缩小。近两年,不仅TOP5厂商加速追赶,TOP5之外的其他竞争对手同样攻势不减,由此也导致了TOP5厂商市场份额集中度比2021年下半年略有下降,今年这一竞争局面或许还将持续。

  3月22日,中国电信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瑞文在业绩会上表示,2022年,天翼云收入实现再翻番,达579亿元人民币,2023年的目标是收入达千亿元。4月25日在苏州举行的移动云大会上,移动云也提出2025年实现1500亿元收入的目标,较2022年增长将近2倍。 

  向“被集成”转型提升利润率  

  4月26日,张勇强调阿里云的核心定位是产品公司,要坚定地走向“产品被集成”。张勇表示,当前正站在智能化的起点,这是阿里云真正做到“被集成”最好契机,将形成“1+3+1”的产品被集成结构:顶层为MaaS模型即服务,阿里云向生态开放大模型能力和训练底座;中间层为三个PaaS被集成,钉钉和瓴羊进入产品矩阵,与阿里云平台产品构成三大PaaS被集成;底座为IaaS云基础设施产品被集成。

  这和腾讯云的战略不谋而合,过去一年腾讯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聚焦自研业务,砍去了集成业务,从“集成者”变成了“被集成者”。这一转变的目的在于提升利润率,但由此也导致2022年腾讯企业服务收入的下降,以及腾讯云的份额下跌。

  “过去我们的指标是收入,但今天关注的是自研产品带来的收入。项目的集成一般有很大的数字,但是里面其实都是各种人力外包出去的。”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此前接受南都采访时表示,会持续提升自研产品的营收占比,“集成项目收入很大,但成本很高,所以在一个大的分母里面,利润率会很小,如果管理不好的话,项目会出现负毛利。但自研产品定价是清晰的,在财务管理上更健康。当然收入总额是不如大集成的。”2022年财报业绩沟通会上,腾讯高管也再次强调云业务收入偏低的原因在于战略调整,减少了一部分亏损项目,但在毛利方面有所提升,同时腾讯云将进一步助力非互联网行业和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

  除了从集成向“被集成”转型之外,互联网行业增长持续疲软也是阿里云和腾讯云市场份额被华为、电信天翼云等竞争对手不断追赶的原因之一。此前两家的核心客户都是互联网企业,近年来则不断加大力度开拓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以及出海市场。

  IDC分析称,随着疫情的持续,音视频、电商等互联网传统强势领域市场恢复不及预期,与之关联的公有云市场增长持续疲软。随着国家产业化结构调整逐步稳定,在线教育、游戏市场有所回暖,但距离发展高峰期仍然有较大差距;但是游戏、电商、制造等行业的中国企业出海势头强劲,为公有云市场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 实习生 叶羽洁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