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珠江国际贸易论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制度创新高地”论坛现场。
王海峰
第133届广交会正在进行中,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机遇与发展红利成为关注热点。在第二届珠江国际贸易论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制度创新高地”论坛现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海峰认为,从发展的视角来讲,未来大湾区的出路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使得大湾区内货物、服务、人才、技术、数据、资金能够自由流动。“大湾区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有无限的潜力,9+2可以等于11,但是在大湾区‘9+2’可能是16、26,甚至是36。”
去年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自此开启了全面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崭新篇章。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论坛致辞中表示,经过数年的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2022年,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已超过韩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
王受文提到,相对于东京、纽约等世界上主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港阔水深的优良海港,具备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但更重要的是,粤港澳大湾区依托中国大市场,增长动能强劲,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潜力巨大,将为全球投资商带来无限机遇。”
谈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潜力,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海峰将其总结为六点。他表示,大湾区的潜力是无限的,包括国内市场、改革开放、产业转型、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以及统一大市场的巨大潜力。王海峰认为,从发展的视角来讲,未来大湾区的出路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使得大湾区内货物、服务、人才、技术、数据、资金能够自由流动。“大湾区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有无限的潜力,9+2可以等于11,但是在大湾区‘9+2’可能是16、26,甚至是36。”
港澳如何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
作为“9+2”城市群中的重要增长极,大湾区的发展离不开香港和澳门的努力。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在论坛上表示,香港作为湾区内最国际化的城市,在深化推进大湾区建设更发挥关键的作用。加强参与大湾区建设的过程中,香港可以发挥三方面的重要功能。一是强化与大湾区创科联动,二是扩大金融服务发展机遇,三是更好发挥“超级联系人”角色。
以广州为例,蔡冠深表示,穗港可携手打造大湾区创科合作示范平台,通过构建两地安全规范的大湾区跨境数据流通机制,并研究设立离岸数据中心,允许两地数据在区内存取而不构成数据出境,为发展国际数据中心奠定基础;此外,穗港两地也可研究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和配套服务,建立统一的金融标准,共同发展绿色跨境金融产品。此外,蔡冠深透露,今年,香港有可能加入RCEP,这将进一步为深化大湾区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关系提供高质量专业服务支持。
围绕澳门经济结构,粤澳工商联会会长施家伦在论坛上表示,澳门是微型经济体,各类资源非常有限,无法承载过多产业,长期以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适度多元”原则,过去的二十四年里,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旅游休闲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加快产业适度多元,拓展新经济增长点,是刻不容缓的重大的现实问题。”施家伦认为,疫情之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其中包括今年2月公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30条金融改革创新举措等。“可以说,经过三年疫情的考验以及隐忍,澳门经济正在浴火重生,经济适度多元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东风。”
“广东在营商环境上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广东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
在论坛上,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新表示,近年来,广东充分利用好国家赋予的重大支持政策,深入推进粤港澳三地的规则衔接,在金融市场上互联互通、职业认可、民生融合等各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张新表示,广东将继续锚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扎实推进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主动对标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大格局。
而针对广东的招商引资重点方向,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则用“制造业”和“总部招商”这两个词进行概括。
张劲松表示,广东在营商环境上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其中,税收优惠和政策投资奖励是广东营商环境的“两张名片”,特别是当前,横琴、前海、南沙三个区域实行的“双15%”税收优惠政策,给鼓励类产业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缴纳、企业高管和高精尖技术人员的个人所得税均给予税率优惠。
访谈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海峰:
“粤港澳大湾区很多方面的要素流动还不是很自由”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海峰表示,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历程中,粤港澳大湾区一直走在前列,现在也仍然是“排头兵”。未来,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大湾区的出路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要打造统一大市场,需要建立统一的市场环境”
王海峰表示,相较于东京、纽约和旧金山湾区等世界上主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一体化程度比较弱。因此,大湾区实现市场一体化是必然的。具体来看,统一的大市场具有几大标志,即市场内的货物、服务、人才、资金、信息能够自由流动。“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很多方面的要素流动还不是很自由。”在王海峰看来,要打造统一大市场,需要建立统一的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在这个过程中,香港、澳门等地自身的历史特点会得到进一步强化而非弱化,这一点是需要明确的。
“大湾区具有改革开放的先天基因”
王海峰表示,从历史视角看,大湾区具有改革开放的先天基因;从实践视角来看,大湾区是开放最早,开放的溢出效应、示范效应最强的一个区域。从政府角度来看,则需要研究市场规律、尊重经济规律、顺应市场规律,围绕市场环境、营商环境提升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水平,短期内要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一流的营商环境,长期则要努力打造统一大市场,这是大湾区最大的机遇。王海峰认为,在大湾区,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产生了众多的独角兽、瞪羚和隐形冠军企业,形成了多个集群,而非单个集群,可以从这一点看到大湾区的优势和机遇,看出市场具有的巨大活力。
出品:南都湾区财经新闻中心
策划:王莹
统筹:马建忠 陈养凯 戴越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 黄驰波 贝贝 王蕾娜 王文妍 罗曼瑜
见习记者 王静娟 实习生 毕然
摄影:南都记者 张志韬 邹卫 梁炜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