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荣浩。 受访者供图。
“八十年代剧团”在深圳演出,左一为麦荣浩。 受访者供图
一个红鼻子、一张白面、一顶夸张装饰的礼帽,长发披肩,身形高瘦,在人群中格外显眼。香港人麦荣浩以他这身标志性的装束游走于广州城市街头,已经十余年。
身为“八十年代剧团”团长、“寻找小丑鼻子”剧团创办人,麦荣浩以“白面小丑”的角色穿梭于各种舞台空间和艺术剧场,将即兴戏剧带到各个城市角落。而这只是他众多身份之一。在城中各处文化场馆,麦荣浩持续变换着他不同的角色:导演、诗人、编剧、作家、乐评人……
麦荣浩1980年生于香港,自小很有文学天赋,中三开始投稿星岛日报校园报《阳光校园》,之后在各报章杂志刊登作品,少年时期在香港文坛名声大噪,获得多届香港青年文学奖。
这个标准的“文学青年”,很多人眼中的香港文学“明日之星”,却在十九岁那年一头扎进戏剧,自此一发不可收。2001年,他在香港成立戏剧团体“捉鱼俱乐部”。那时,香港刚开始流行玩互联网,他就在网上发布剧本,招募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第一批演员和幕后团队,团员们都没有拿报酬,纯粹喜欢做戏剧。
2002年,他来到广州,入读暨南大学中文系,并加入暨南剧社,在彼时剧场文化方兴未艾的广州,尝试更多的实验性创作,推广独立戏剧文化。
当年与他同期毕业的暨大港澳生,陆陆续续返回香港时,麦荣浩是唯一选择留在广州的港生。留下来,或许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但他对广州的感情中,交织着一段缘分的力量。
大学期间,麦荣浩遇见了他的妻子、艺术家崔莹。崔莹是广州人,两人皆热爱诗歌与戏剧,初见便投契非常,一起创立了“八十年代剧团”。
“八十年代剧团”成立于2005年,是广州唯一由香港人成立的非盈利独立实验戏剧团体。依麦荣浩的设想,“八十年代剧团”只表演好玩的戏,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剧团,不依循表演技法,更在意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和思想碰撞。团员以素人为主,大学生或普通上班族,他们大胆实验,即兴而为,不停地探索人与物、戏剧与空间隐藏的能量。
多年来,麦荣浩带领这一群“鬼马精灵”,去到了乌镇戏剧节、上海喜剧节、广州户外艺术节、香港文学节、澳门艺穗节等全国各地戏剧节艺术节。他自己也担任了三星堆戏剧节戏剧巡游总导演,贵州多彩国际儿童戏剧嘉年华项目单元策展人,参与策划福州鼓岭帐篷戏剧节,未来方城艺术节等。
而在这些表演中,麦荣浩总是以小丑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大众认知里的小丑,可能是嘉年华表演中神态滑稽、动作俏皮的演员,或是出现在文学影视作品中的一个边缘角色。但在更漫长的戏剧发展史中,小丑是一个横跨东西的文化符号,所谓“无丑不成戏”,它也代表着表演艺术中的一种难度。
在麦荣浩的观念里,小丑不仅仅发生在舞台上,他早已让小丑内化为身心一体的艺术实践。二十几岁时,写作是为了表达,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如今,他更能体会在一切表演艺术形式之中,那个最简单朴素的核心——真诚,是他想传达给观众的稀有之物。他将这种创作心态的演变解释为“人成长之后会越来越放松”。
“我觉得小丑象征着人们有趣、好玩、快乐的那颗心。而我们寻找小丑鼻子剧团就是把我们童真的心拿出来,放在鼻子上,将开心抛给大家。”他的红鼻子有一种奇特的魔法,无论你身份年纪如何,只要戴上红鼻子,一瞬间就能找回那个无拘无束,简单童真的自我。
2020年,麦荣浩创立了“寻找小丑鼻子”剧团,希望通过小丑鼻子给疫情阴霾中的人们传递开心与欢笑。为了突破小丑的各种新可能,剧团先后创造了小丑派对、小丑漫画、小丑文身贴纸、小丑脱口秀、小丑相声、小丑云驾驶比赛、小丑黑胶派对等等,麦荣浩说,他们梦想着演出有一百个小丑的“小丑交响乐”。
去年,时值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麦荣浩受香港特区政府和旅游发展局邀请,作为香港演员的代表,赴四川与川剧小丑合作,改编川剧名剧《皮金滚灯》现代版。这次跨界合作令麦荣浩感触颇深,未来,他希望在推动中国传统戏曲和当代戏剧的融合上,做出更多的创新尝试。
专访
南都:你最新的戏剧作品是《小丑拍卖会》,你是怎么把小丑和拍卖联系到一起的?
麦荣浩:可能大家会觉得拍卖会很严肃,拍的都是贵价古董、名画甚至地皮,是富豪才会出席的场面。但我小时候在香港,拍卖会可以是一件很好玩有趣的事。当时香港有一个地方叫荔园,是小朋友们常去的游乐园,有很多机动游戏和表演可以看。但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荔园经营不善倒闭了,舞台也不再做表演,于是有一人在那里做了“一元拍卖会”,拍卖玩具和电器。我们这些小朋友很开心,因为平时那些家长不会随便买给你的高价玩具,在这里全部一元起拍,可能每次加一元,加五元,加十元,这样拍上去。还有一个活动是玩“拗手瓜”(普通话叫“掰手腕”),拍卖官是一个很壮的男人,他说如果你拗手瓜赢了他,就可以得到一个冰箱或一台冷气机(空调)。这个“一元拍卖会”是我童年里一个很有趣的回忆。
南都:你做过爵士、音乐、诗歌的跨界,从创意到演出,你的每一个作品是怎么诞生的?
麦荣浩:我本身是写诗的,我做戏剧也是从诗剧开始。“八十年代剧团”总监崔莹本身是画油画的,我通过她接触到很多不同的艺术圈子,我的创作也会和不同艺术类型结合。
基本上我的思维是很发散的,我不会step one、step two、step three地进行。例如我和演员们讨论《小丑拍卖会》,听他们讲自己的idea,他们想将这个拍卖会做成手指偶剧场,模拟电视里的拍卖会,我立刻想到另一个可能性:我们邀请观众坐在一张凳子上,拿一顶帽子戴在他头上,这场手指偶戏就在他的帽子上上演。“你以为你来看表演,结果你成了我们最重要的道具。”就是这样,我找到一些有趣的地方,生发出一些新的联想,演员们听了以后可能会有更疯狂的想法出来,创意就是这样碰撞出来的。所以我做的戏基本上都没有剧本。
南都:你做了那么多场即兴戏剧,每一场戏都充满偶然性,有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演出现场吗?
麦荣浩:我们永远都在面对神奇的观众。有一年在乌镇戏剧节演《神神化化正小丑》,当时我演的是一个小丑老板,其他的演员都是替我打工的小丑。其中有一段我说:“我要拿雪茄!”然后拿出来以后,我就说:“嘿!你看我有雪茄,有雪茄就是老板了,你们有没有?”然后,竟然观众里有人举手,说“我有!”,他真的拿出了一根雪茄。我只好立马就请他出来,于是这场戏就变成两个老板了。这种即兴表演下,你永远都不知道观众会给你什么反应,我们欢迎这种可能性。
南都:你十几岁就在香港文坛成名,为什么突然跑去做戏剧?
麦荣浩:19岁的某一天,我开始在想,以后是不是每天都是这样面对一堆白纸过一辈子。文学创作面对的是自己,但我更喜欢和不同的人合作。那时经常去看各种演出和电影,萌生了做编剧、导演的想法,诗歌圈的前辈知道我想做编剧,就让我负责策划了一场多媒体诗歌朗诵会的戏剧部分,尝试着把诗歌改编成戏剧,所以我的第一部作品是诗剧。
南都:初到广州念书的时候,当时校园戏剧社文化是怎样的?你觉得广州和香港的戏剧观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麦荣浩:我刚到暨大不久就有师兄找我,有人听说过(我)这个人的存在,就这样加入了暨南剧社,开始尝试做一些诗歌相关的戏剧,但当时演员还是比较喜欢主流的东西,我们做这种实验性戏剧对演员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后来我自己组建团队,有了“八十年代剧团”,跳出学校去找更多喜欢实验戏剧的朋友。我觉得香港的观众是比较冷静的,内地观众是比较热情的。比如以前我在暨南剧社的时候,演出后第二天,走在路上都会听到有人谈论昨晚看到的戏,每场演出落幕,观众都会用力地鼓掌欢呼,很开心,很嗨,我自己是比较像这边的观众。但是在香港,剧场观众是比较冷静的,无论你是演得好或者是演得不好,他们都是没什么表情。
南都:在广州定居了十几年,感觉你的身上有了很多广州人的影子。
麦荣浩:主要是广州和香港的文化其实很接近,没有太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广州的广东话和香港的广东话,香港人一边说广东话一边有很多英文,还有对一些事物的称呼不同,比如广州叫公交,香港叫巴士,这只是语言上的不同而已。我觉得可以用“舒服”来描述广州的状态,也不想跟别人比较。这就是广州人的文化,我觉得我自己生活舒服、开心就可以了。我自己觉得在中国一线城市里面,广州应该是生活得最舒服的。
南都:香港通关之两地来往也很方便,在戏剧交流方面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麦荣浩:去年香港回归25周年,我作为香港演员的代表,和川剧小丑有一次跨界合作,改编川剧《皮金滚灯》。滚灯是川剧里很重要的小丑表演道具,小丑头顶着一个灯,做出各种很高难度的动作,灯要一直在头上。在原版里,他这个小丑很怕老婆,老婆一不高兴欺负他,他就要做这个滚灯表演。我把它改编成现代版,融合了观众互动和游戏的形式。这次让我对戏剧跨界有了比较深的体会。以前的交流都是,比如四川的演员去香港演出,香港的演员去四川演出,然后就没了。我觉得交流不应该是这样子的,交流应该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两边的人一起创作,要看到我眼中的四川小丑,和四川小丑眼中的我。我们做戏剧的经常有一个说法,如果你自己做编剧和导演的话,你是看不到第三个世界的。接下来,我希望有香港的剧本,交给内地的团队来改编,反过来,内地的剧本由香港团队改编,你会从不同的人眼中看见不一样的自己,也可能会发生一些新的东西。我希望未来两年去做这个事情。
采写:南都记者 朱蓉婷 实习生 康紫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