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两岸骑手们在厦门环岛路骑行。
张岛和团队讲述两岸故事的手绘动画。
近日,马英九在大陆祭祖、参访,并带领台湾青年学生前来交流,到访南京、武汉、长沙等地。国台办表示,“两岸青年加强交流交往,能够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新生力量、注入青春活力。”
组织数百名台湾偏乡地区的少年跨越山海骑行大陆,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为大陆听障人士创办咖啡屋,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能自食其力;用动漫形式讲述两岸普通人的故事,让两岸青年彼此熟悉……近年来,两岸青年民间互动交流以多种方式开展。南都、N视频多方采访交流使者,讲述近年来两岸青年加强交流交往,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青春活力的二三事。
壹
单车“骑迹” 两岸55城,总里程达1.2万公里
台胞杨民忠,是一位用公益骑行和公益教育的方式,不断促进两岸青年交流的使者。
一直在江浙地区发展的他,回台湾做义工期间,见证了台湾东部一家育幼院,通过环岛骑行的方式,让一些失去至亲的孩子重拾信心,找到人生方向的过程。他意识到,骑行、运动、挑战真的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力量与改变。
杨民忠在当义工时,经常把自己在大陆的生活分享给这些孩子。不断有孩子好奇地问,“杨老师,大陆到底是什么样啊?我们什么时候能去看看?”面对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带他们跨越山海去大陆看看的想法逐渐在杨民忠心底萌芽。
经过拉赞助、安排路线、购买设备等准备工作,2012年夏天,杨民忠和志愿者带着35名青少年成功完成环岛骑行后,终于跨过台湾海峡来到大陆“圆梦”——从北京骑行至厦门。
“第一届骑行团队75人,历时40天,两岸行程累计3200公里,对我一个大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杨民忠向南都记者回忆,“尽管开支有限,食宿条件不好,但没有孩子叫苦叫累。整个骑行旅途,也让孩子们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了。”
从这次骑行后,“台湾单车天使神州圆梦公益活动”由此展开。在过去的11年间,550名台湾偏乡青少年和370名单亲及贫困青少年参与活动,“骑迹”遍及两岸55个城市,总里程达1.2万公里。
为了让台湾的孩子们在来大陆前更加了解这里的情况,杨民忠和志愿者们会招募大陆大学生志愿者赴台湾给小学生们普及更多关于大陆的文化信息。疫情期间,在两岸交通往来十分不便的情况下,大陆的大学生们也坚持通过线上的方式,给在台湾的孩子们上课,并逐渐将体育公益转变为素质教育课。
杨民忠告诉南都记者,这些大陆学生教授的知识和对大陆的介绍,让很多处在台湾偏乡地区的孩子重燃了对学习的渴望。“有台湾的孩子告诉我,他要好好学习考去大陆,因为那里有他认识的志愿者朋友!”
杨民忠对如何实现两岸青年交往有自己的理解,他表示,“我认为两岸青年的交往并不仅仅在于邀请对方过来,更在于邀请之前的准备工作,比如有没有把两岸的环境向青年朋友介绍全面?有没有为两岸年轻人建立起互相信任的环境?我们要真正让他们交朋友,而不是一次两次的观光。”
杨民忠最近几天会前往内蒙古乌兰布察进行考察,希望今年有机会让台湾的孩子们开始一场草原骑行。
贰
“无声咖啡屋” 让听障人士更有尊严地自食其力
台胞李绍嬅也是这样一位热心公益,让两岸青年更加贴近彼此的交流使者。
李绍嬅毕业于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和台湾中山大学财务管理研究所,通过美国特许财务分析师(CFA)考试并拥有执照,在台湾金融业有将近10年的工作经验。2011年,她与爱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移居北京就业。
2016年,在女儿学校的“学雷锋日”活动中,李绍嬅带着孩子和班上的同学,来到北京天云听力言语康复中心,为听障的孩子们做了一场公益演出,捐了钱和物资。那次之后,康复中心的校长就主动邀请她来当志愿者,李绍嬅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公益之路。
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李绍嬅发现这些孩子虽然会在小时候受到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和关爱,但是一旦他们长大,由于独立自主能力和各方关爱的缺失,他们的生活容易陷入困境。
秉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想法,2017年,李绍嬅创办了彩虹天使咖啡屋,招收听障人士工作。为让他们更有尊严地自食其力,对点心制作一窍不通的李绍嬅专门回台湾从零学起,学成后再回大陆教授听障青年。为了能真正和听障孩子们交流,她还专门学习手语,并把在台湾学习到的烘焙方法和食谱翻译成简单的手语。
李绍嬅告诉南都记者,“希望他们能享受普通人的幸福,建立起自信、自尊,很快乐地去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完成他们从前不敢想的梦。”
近6年的时间里,咖啡屋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也以最朴实的方式凝聚了两岸大爱,改变了两岸青年对彼此的认知。“虽然咖啡屋在运营期间曾遇到困难,险些经营不下去,但最终在两岸各界人士的努力下,咖啡屋还是保留了下来!”
李绍嬅介绍,疫情的冲击让原本就运营不易的咖啡屋雪上加霜。在最困难的时刻,两岸各界订购了彩虹天使咖啡屋一年期的爱心角落项目,每月与入驻企业分享咖啡屋的点心以及听障青年的创业故事,咖啡屋最终得以渡过难关。
咖啡屋还凝聚了两岸各界志工,年龄最小的有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长的有七八十岁已经退休的老人,还有大学教授、企业家、音乐家……在咖啡屋里,不论来自台湾还是大陆,每个人都为听障青年实现自食其力的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两岸的志工们会帮忙打包点心,搬运面粉等食材,一起吆喝义卖,两岸的交流也在无形中走向深入。
李绍嬅向南都记者表示,“两岸之间的关系正如咖啡屋周年庆的主题词‘凝聚’一样。或许‘凝聚’是缓慢的,但在彼此交流和互帮互助间,误解和隔阂总会慢慢消弭。”
叁
手绘动画 讲述两岸普通人的故事
两岸青年交流形式不断创新。目前与团队尝试通过“手绘动画+旁白”的方式,在短视频平台讲述两岸故事的张岛(化名),正用年轻人更乐于接受的方式增进着两岸青年的彼此了解。
张岛是厦门人,与台湾女孩结婚后搬到了台湾台中市。2021年底,他和他的团队开始在社交平台通过简单漫画和旁白自述相结合的方式,讲述两岸普通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有时是眷村牛肉店的阿伯,有时是在台湾村落里守庙的庙公,有时又是在大陆恋爱相识对未来迷茫的台湾情侣。
张岛告诉南都记者,故事都是取材于他身边的人和事。“因为工作的原因,会碰到很多不同的人,大家经常坐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久而久之就积累了很多故事。”
前不久,张岛在他的视频账号上创立了新栏目,第一个视频是《因台湾未普及“手机支付”引起的社死经历》,视频讲述了张岛在台湾买午饭,却因为没有带现金而被人误会要吃“霸王餐”的故事。这是真实发生在张岛身上的经历,他想到大陆早就普及了手机支付,而台湾只有在大一点的商场和餐馆里才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就想做一期视频分享这个有趣的经历。
张岛表示,开设这个栏目的初衷,就是让两岸青年去看到两岸看似不同但归根结底其实都是相同的地方,让大家意识到两岸青年其实是同根同源的,要找到对方的优点并且相互学习。
张岛团队创作的许多视频都与台湾和大陆的传统文化、传统职业以及风俗习惯相关。“在台湾眷村的一碗红烧牛肉面里,会有一些四川的风味。可能当我在讲四川文化的时候,台湾青年也会说我的爷爷或者奶奶就是从四川来的,这样就无形之间拉近了大家的距离,让大家意识到相似之处远远多于不同之处,会让他们从心底产生共鸣。”
张岛希望他的粉丝群可以成为两岸青年交流的媒介,让两岸青年成为好朋友。很多在大陆工作的台湾青年给张岛留言说,看到了他创作的视频,“会觉着很亲切,会很想家”。也有许多大陆青年评论说,希望了解更多台湾的资讯,通过他的视频,他们发现自己非常喜欢台湾。这些评论是支持他和团队创作下去的动力。
“每天我的账号里有非常多两岸青年留下了很温暖、很善意的评论,这些都是支撑我持续创作的动力。我希望两岸青年能够越来越靠近彼此,也许是成为爱人,也许是成为兄弟、姐妹。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我,我会让大家了解更多两岸有趣的小故事。”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杨苓妍 实习生 梁家铭 魏志豪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