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高校毕业季尚未到来之际,2023年北京高校硕博研究生毕业人数首超本科生的消息引发关切。这一新变化的确超出很多人的意料。叠加广州外卖骑手满员,“需要送钱托关系才能进”传闻,以及餐馆服务员招聘进高校就业展台等坊间消息刷屏,无疑加剧了很多毕业生及家长的就业焦虑感。
不过,静下心看一看,后面这些坊间传闻人云亦云,段子手再创作的成分可能性较大,比如高校就业展台之所以会出现餐馆招聘广告是因为展会也同时向社会开放,而广州某外卖平台已经答复媒体称消息被曲解,部分网点是为了保证原有骑手的收益不再扩招,对于骑手学历自始至终没有要求,只要勤快,需要“送钱托关系”更是子虚乌有。
也有部分行业,近几年的招聘还是处于供小于求的局面之下。据3月初的《解放日报》报道,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春招现场,疾控系统用人单位招聘放量,预防医学等相关专业学子正处于一个就业黄金期。各区疾控事业编制也在大扩张,年度招聘计划从以往小小的个位数,变为较大的两位数。
实事求是地说,此前三年疫情的冲击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可能要保持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段。因为就业问题实质上还是企业发展问题,就业形势严峻正是企业发展不确定性较强的一个显性外在表现,疫情重创下的企业复苏也需要时间。当然,即便没有这场疫情,印象中没有哪一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严峻、不难,这个问题主要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就业观念有关。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不少大学生与家长的就业理念和格局仍停留在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之前。专业选择与择业观念上的固化,增加了就业难度。对于其中一部分大学生及其家长而言,没有进入自己心仪的岗位就不算就业,甚至除了机关和事业单位,去其他地方都是“瞎混”。
回过头来看北京毕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其实与北京偏研究型大学集中有关,这些高校招生时就有偏重,研究生多而本科生少。放到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生的比例马上就下来了。而且只要培养过程不注水,研究生多一点应该是好事。当然,学历通胀、高学历就业难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独中国如此。这也给高校提了一个醒,不管是培养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上要有前瞻性。
仍以与疾控最“对口”的预防医学专业为例,从媒体报道的上海情况看,当地医学院办学数量、学生规模等并不大,导致出现疾控事业大扩容、本地毕业生供不应求,需要在外地招聘的局面。而数字经济产业衍生出的诸多新经济形态,不断创造多元工作方式,也影响着就业市场。这些就业形态与观念的多样化,应当成为今后高校专业规划及毕业生就业观的重要影响因子,如此方能对外卖骑手成为“知识密集型行业”的段子一哂了之。 □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