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企业、群众解决难题,此举引发媒体关注。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本质上不新,实际上就是投诉窗口或民生反映窗口,但因为这个名字起得太过直接,直戳社会办事难、办事慢等痛点,因此引发舆论关注也并不意外。与“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类似的,还有“只跑一次”窗口、“马上办”窗口等等。而这些窗口在最开始被曝光后,也是像“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一样,受到公众期待。
据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卓民介绍,如果说我们过去的投诉窗口侧重的是对政务服务办理行为的监督,那么“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则更多侧重于怎么把事办成。这里面就有了机制的优化,增加了咨询、指导、协调、改革等一系列职能,所以它是过去投诉窗口的“升级版”。
仅就这个介绍,似乎还是有点抽象,其实还可以有更加直白的说法。李强总理在记者会提到——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提高创造性执行能力,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都要有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凡事要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
如此结合,“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怎样让老百姓办成事就更加清晰了。比如咨询指导工作,当公众、企业来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投诉问题时,必然证明其他办事渠道已经受阻了,所以才要来反映办不成事的问题。此时,咨询指导工作就不能仅仅是说欠缺何种材料、应补齐何种材料,否则就相当于把皮球又踢回给了公众。按照李强总理所示精神,审查该项材料是否必要;或者该项材料是否能够直接当场办理;抑或是材料虽然不全,但并不影响审批通过;又或是该项材料尽管必要,但为何公众屡办不成,这中间的问题、纰漏有哪些……做到这些才算是完成了总理对于各级政府和公务人员有关“创造性执行能力”的要求,才算是贴近了老百姓的实际感受。
深圳并不是第一家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城市,去年7月,安徽省也曾推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安徽的落地中,有一个问题也许可以为深圳后续的实践提供一些启发。据报道,在安徽,有群众因没留意“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职责权限和服务范围,带着如拖欠工资等问题来到窗口咨询。
相信在深圳,类似的问题只多不少。但既然叫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那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根本不属于管辖或职权范围内的咨询投诉。诸如拖欠工资、要打官司法院不予受理、城管扣押摆摊物品等等。遇到这样的问题,又的确不属于权限范围内,一时记录虽然能让老百姓暂时满意,但终究还是需要一个结果。所以,打通各个系统之间的壁垒就显得很有必要,让“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能够将涉及其他系统的问题反馈出去,推动问题解决再向前多走一步。
如果“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受理量大,也反映了政务服务各部门之间运作不畅,体制机制需要改革。之所以要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正是因为现实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办不成事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公众和媒体可以充满期待,但政府部门尤其需要一些清醒的认识和思考。舆论的热烈反响是对当前工作的肯定,却是对过去工作的不满,亦是对今后工作的督促,如果“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也不办事、办不成事,将是一个巨大的反讽。
本届政府已经开始全面履职,希望“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能够真正为老百姓解决一些问题,倒逼政府工作进一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