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
在高校资源丰富的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大学被称为高校中的双子星,华科以课程安排密集,课业难度高,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高数在高校学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021年10月,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离开北京来到武汉执掌华科,兜兜转转再次回到自己的母校,过去几年,他力推新工科改革,希望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帮助年轻人未来成为卓越的工程师和基础研究领域的杰出人才。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带来了多份建议,聚焦人才培养和高校改革。他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摆脱目前普遍以教师为主导的育人模式,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培养体系,为国家产业发展培养真正拔尖的创新人才。
谈高校建设
建议建立“重创新、比贡献、讲质量”分类分层的多元评价机制
南都:公众都很关注大学排名,目前也存在很多衡量高校的评价体系,您怎么看待高校的评价体系?
尤政:中国高校的学校特点、学科特点、地理位置等存在诸多差异,学校的发展规律和方向各有不同,为鼓励高校“发展所长”,在“坚持分类指导”的方针下,教育部曾在2021年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明确本轮审核评估分为两类四种方案,高校可根据情况自主选择。但目前来看,方案仍有待进一步细化。
近年来,为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教育部也强调要“破五唯”(“五唯”指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虽然高校纯粹的“五唯”现象已显著改善,但其影响仍难以在短时期内彻底消除,特别是对“五唯”中最客观的论文,一些高校仍陷入量化考核惯性,教师长期处于“数论文”状态中,难以集中精力进行科学前沿探索与核心技术攻关。
总体而言,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中,部分量化指标的权重较高,导致一些以举办特色专业见长的院校不断向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追求“大而全”的学科专业门类,部分高校也难免将教育评价的关注点放在论文、专业排名上,以期达到提高国际大学/专业排名,与我国高等教育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割裂。
南都:应如何更加科学地评价一所大学,引导大学高质量发展?
尤政:应加快实施高等学校分类评价改革,针对高校实际情况,建立“重创新、比贡献、讲质量”的分类分层的多元评价机制,引导和激励各类高校在不同领域各展所长。
例如,可以建立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专业论证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五位一体”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体系,也应该更强调国家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目标,注重考察学校的发展特色,比如研究型大学要加大具有重大原创性成果的指标权重,应用型大学则应增加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指标的权重。
我们还应改变目前评估结果与资源配置挂钩的现象,一方面要根据高校定位,协调多部门提供多元化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对欠发达地区的院校不能以同一指标要求,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匹配相应的部属高校对口帮扶。
谈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要分类施策 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体系
南都:您在建议中也提到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错位的现象。
尤政:我看到一个数据,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总供给量巨大,同时一些产业仍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反映出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够精准且培养水平不够高,输送的毕业生难以达到新产业、新业态在人才知识技能结构、素质水平的要求。
南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有哪些亟待完善之处?
尤政: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既联系着产业产品需求侧,又连接着科技创新供给侧,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跟不上现实需求,按照过去的培养方式难以解决当下的问题;同时部分高校师资能力建设提档升级不够,亟须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
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针对性也不强,中国高校既肩负着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又肩负着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责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不尽相同,前者需要科教结合,后者需要产教融合,不能一以论之,但部分高校至今难以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制砖”模式,使用同一套方法、同一个标准培养学生,导致学生既支撑不起原始创新研究,也解决不了复杂工程问题。
南都:具体而言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
尤政:我们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特点分类施策,摒弃以一套标准培养两类人才的做法,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比如,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要厚植专业基础,并加强交叉、前沿学科的引导;而培养卓越的工程师,是要解决当下急需解决的复杂工程问题,所以要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应立足产业实际,建立完备的创新链条,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自的优势,尤其是发挥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制定更有利于产教融合的考核评价指标,并不断充实卓越工程师的产业导师队伍。
谈基础研究
加快布局光电子领域国家实验室 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南都:您今年也在建议中提到,要加快布局光电子信息领域国家实验室,背后有何考虑?
尤政:光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研究,能形成应用非常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更是中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对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各地近年来都对此进行了布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受限于地方经济条件和学科基础等原因,各地的研发投入存在碎片化、重复建设等问题,一些区域性科技中心大而不强,缺乏影响力,难以整合区域性科研资源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如何完善国家实验室建设,整合区域甚至是调动跨区域的科研资源,以举国体制的力量来进行科研攻坚,推动产业集聚,促进区域发展至关重要。
南都:具体如何推动产业发展?
尤政:要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集聚,需要同时具备政策、区位、人才、技术四个要素,我国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在这些方面有很好的基础,但仍有许多地方亟待完善。以湖北为例,湖北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科教大省,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具有明显的研究优势,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与长三角、珠三角也有着长期的密切联系,是支撑沿海、引领西部的重要支点,目前武汉光谷也在布局光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家实验室。
我建议,要完善国家实验室布局,湖北必须依托优势资源,加快推进信息感知处理、通信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技术输出源头、技术服务和技术引领等方面形成示范,回应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此外,还要进一步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健全科技创新中心之间的联动协作机制,畅通信息共享机制,加快形成区域协作体系。
国家层面还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引导地方根据实际,集中资源投向有基础、有潜质的前沿研究,做好产业布局,比如地方可以结合实际确定1-2个研发重点领域,确定主导力量统筹域内科研资源,充分释放高水平大学促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能量,形成地方、高校、科研院所的合力,更好激发区域创新活力。
A10-15版
策划:程姝雯 潘珊菊 蒋琳
统筹:梁建忠
采写:南都记者 蒋小天 李玲 宋凌燕 郭若梅 宋承翰 王凡 黄慧诗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