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是澳门人,有人说我是香港人,我会说我是大湾区人。”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信德集团行政主席兼董事总经理何超琼的一席话,迅速引发热议。
粤港澳大湾区虽然是个刚形成7年的概念,但“大湾区人”不仅有着地理上的亲近,文化连结与情感羁绊更是源远流长。“湾区内9个城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大家同饮一江水,同享千年岭南文化,都喜欢吃皮蛋瘦肉粥,也都具备吃苦耐劳的品德。”何超琼委员的话从感性角度诠释了“大湾区人”之间文化与情感的天然亲缘性。粤港澳大湾区的“9+2”共11城,在明清时大都隶属于广州府,因经济发达、商贸繁盛且文教鼎盛而成为广府文化的兴盛之地。时至今日,从宏观层面看,湾区内各地居民仍是“同声同气”,有着相似的习俗与文化;从微观层面看,两个特别行政区有大量人口祖籍在湾区内的其余9城,有着现实意义上的血脉相连与情感基础。“大湾区人”这一概念,源于同宗的文化,有坚实的基础。
当然,让“大湾区人”的自我认同萌生并成为现实,除了文化与情感带来的基础,更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4年以来在政策与规划推动下的“软硬联通”促成的湾区内深度融合。
硬件的联通是融合的前提,交通距离的拉近比物理距离的毗邻更能拉近彼此。这4年间,湾区内架桥铺路,不断缩短交通便利性与往来时间。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同年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通车,广深港高铁全线正式开通运营;今年5月16日起,内地与澳门驾驶证互认换领协议将正式生效,湾区自驾甚至内部通勤已不再遥远。深中通道、广惠城际铁路、深茂铁路、深汕高铁均在快速建设中,建成后将令湾区内交通便利性大为提升。高效便利的交通互联,让湾区内的生产要素得以快速流动,也吸引着更多的人与资源在此聚集。
软件的对接决定着发展的上限,由于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与珠三角九市之间具体的制度、法律以及行业体系存在差异,软件的对接协同让硬件顺利装嵌,才能令粤港澳大湾区形成高效的运行体系。“一国两制”之下,具体的行业执业资格、法律法规等体系的对接与互认对于人才流动与交流合作极为重要。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相继出台,进一步推进了专业人士执业资格互认问题的解决,如琴澳方案提出具有澳门等境外执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规划、设计等领域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即可在合作区提供服务。
目前,港澳执业律师在大湾区内地九市取得内地执业资质和从事律师职业已可通过考试实现;2022年,首位澳门医生获得内地执业证,而2023年1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正式实施,允许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经备案后多点执业。本次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加强会计师等专业人士的执业资格互认,并提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一体化培养机制。大湾区内的规则衔接、制度对接、标准互通、资格互认日益推进,可尽快实现资质“零门槛”,让进一步的人才流动成为可能。
“其实‘9+2’早已超过了11。”这句话总结了大湾区的现在,更代表对大湾区未来的期待。
内部连结越来越紧密、对世界越来越开放的大湾区,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产生“大湾区人”的自我认同。从地到人的深度融合,将让粤港澳大湾区产生无限可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