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大熊猫“香香”在开心啃竹子。 人民日报供图
昨日,日本东京,民众目送大熊猫“香香”乘坐卡车离开上野动物园。IC供图
昨日,大熊猫“香香”从日本成田机场乘包机回国。 新华社发
岩崎春香的漫画《香香日记》。 资料图片
昨日17时15分,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消息,从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启程回国的旅日大熊猫“香香”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香香”此次回国全程采取闭环管理,接下来,它将被送往熊猫中心雅安基地入住隔离检疫区,为期一个月。据熊猫中心介绍,预计隔离结束后“香香”将与游客见面。
回家
原定2019年回国,受疫情影响推迟行程
据南都此前报道,“香香”2017年6月出生于日本东京,父母分别为中国旅日大熊猫“比力”与“仙女”。由于“香香”父母是中国大熊猫,所以它们产下的幼崽所有权也属于中国。
昨日,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旅日大熊猫即将回国发文称,“向最萌‘友好使者’表示衷心感谢,并祝福一路平安顺利!”其同时透露,这几天,旅日大熊猫“永明”“樱浜”“桃浜”也将陆续踏上回国旅途。
同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也提到,“香香”是中日双方开展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的重要成果,更是促进两国友好交流的可爱使者。2017年“香香”出生以来,在两国社会各界的关爱呵护下,健康茁壮成长,一直深受日本民众的喜爱,“香香”同其他旅居日本的大熊猫家族一道,为增进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作出了独特贡献。
汪文斌称,根据中日双方关于大熊猫保护合作协定的约定,“香香”原定于2019年返回中国,但因受疫情影响而推迟。经过中日双方精心充分准备,“香香”于21日回到中国。“我们注意到近期日方为‘香香’举办了一系列的送行活动,闻讯前来的日本民众排起长队,同它一一惜别。”汪文斌说,非常理解日本民众的不舍之情,要告诉大家的是,中日双方将继续开展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希望“‘香香’和它的伙伴们”不断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欢乐与友好,也欢迎广大日本民众来中国看望“香香”和它的伙伴们。
隔离
专业人员将帮“香香”尽快适应新环境
据东京上野动物园公布的时间表显示,“香香”于日本时间21日7时左右从上野动物园出发,自东京成田机场搭乘当地时间12时45分起飞的航班,于北京时间17时左右抵达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据悉,“香香”回国后将会被送往四川雅安碧峰峡基地。该基地官网介绍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一个分基地,于2003年12月28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1074亩,集科研、繁殖、旅游多功能为一体,分为白熊坪、幼儿园和海归大熊猫乐园3个展示参观区。基地内现共有大熊猫60多只,是中国大熊猫的国家公园,也是明星熊猫的故乡。
昨日,该基地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香香”抵达后将在检疫隔离点接受一段时间的隔离检测,届时将有专业人员帮助“香香”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香香”归还中国消息传出后,不少日本民众赶到动物园,希望与“香香”告别。1月20日是采用事先抽签制参观“香香”的前一日,上野动物园从开园前就排起了长队。队尾指示牌一度显示此处需等待4小时。据当地媒体报道,有日本民众为参观“香香”,连续两天排队3小时,“想要感谢它长到这么大。”
在他乡
超人气明星“香香”与它的友谊使者之旅
作为由中国出借的大熊猫产下、出生在日本的大熊猫,“香香”的举手投足都备受关注。从上野动物园内,到百货店、餐厅等各种场所,“香香”的IP都受到了日本各界高度关注。它也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作出重要贡献。曾在中国当志愿者的日本护士岩崎春香,在疫情期间手绘以“香香”为原型的中文防疫漫画《香香日记》,受到大量网友关注。南都记者多方采访,回顾了“香香”在日本的友谊使者之旅。
命名
从32万多个候选名字中选定“香香”
2月19日,日籍华人上原健专门来到日本上野动物园门口,给设立在这里的大熊猫邮箱拍了一张照片,用它作为一名集邮爱好者的独特方式,送别即将回国的大熊猫“香香”。
上原健告诉南都记者,当天是生活在上野的雌性大熊猫“香香”接受参观的最后一天。考虑到“香香”人气太高会造成园区拥挤,从1月21日开始,园区采取了抽签的方式进行参观,中签概率只有1/70。
“我没抽到签,但是刚好在上野,虽然拍过无数次这个熊猫邮箱了,但还是没忍住又拍了一次作为留念。”上原健表示,“香香”在日本深受喜爱,许多人因为它的离开而感到不舍。
据悉,许多没能中签的人和上原健一样,或戴着印有熊猫图案的口罩,或抱着大熊猫玩偶,在熊猫馆附近徘徊观望,想离“香香”更近一些。
在日本上野动物园,“香香”从出生起就备受关注。2017年6月,中国旅日大熊猫“比力”(日本名字“力力”)与“仙女”(日本名字“真真”)通过自然交配诞下了一只雌性大熊猫。随后,上野动物园面向日本全国征集熊猫幼崽的名字。
同年8月底,日本熊猫保护协会名誉会长黑柳彻子带领的甄选委员会从32万多个候选名字中选出8个,经与拥有熊猫所有权的中方协商后做出最后决定,选定“香香”为这只雌性大熊猫的名字。
“香香”出生后,迅速霸占日本各大媒体头条。为了预约第一时间看到“香香”,上野动物园的电话被“打爆”了,园方不得不采取抽签制迎接游客。2017年12月,“香香”首次与公众见面,开放参观首日的申请中签率约为1/45。
2019年6月12日是“香香”的两岁生日。由于野生大熊猫会在一岁半左右离开父母独自生活,“香香”的食物也在两岁前不久逐步换成了成年熊猫食用的竹子。因此,作为“香香”两岁庆生活动的一部分,在生日当天,园方准备了能闻到粪便气味的活动。园方表示,以竹子为主食的大熊猫,其粪便具有独特的气味,对于游客而言,可以通过这项活动了解到熊猫的饮食习惯及生活环境。
曾多次带家人前往上野动物园参观游览的华人石蕾告诉南都记者,大熊猫在上野动物园享受的待遇也是“国宝级”的。它们居住的“熊猫森林”面积约6800平方米,以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四川省的森林为原型,高低错落的设计便于大熊猫自由活动。
友谊
“大熊猫是日中友好的象征”
南都记者了解到,上野动物园自2月4日起在园内设置留言板,每天接受前300名游客留言。园方特别设置了拍照点,游客可以与“香香”的照片合影。园方还举办了回顾其成长过程的图片展等活动。
在上野动物园门口,特意穿着熊猫外套前来送别“香香”的三浦女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本来两岁就应该送还中国的‘香香’,因为新冠疫情在日本生活了5年多,让我们这些熊猫迷多看了很久它可爱的模样,我想对‘香香’说声感谢。”
常年旅居日本的石蕾向南都记者分析了大熊猫在日本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她表示“物以稀为贵,日本人喜爱大熊猫一是觉得大熊猫非常珍贵,象征着好运;其次就是大熊猫太可爱了,不管是它的表情还是动作,都是懒洋洋、胖墩墩的,非常符合日本人的审美。”
据了解,目前,在日本生活的大熊猫共有13只,可爱憨厚的大熊猫为日本人民带去了很多欢乐,也为增进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发生,神户市损失惨重。神户市政府当时向中国有关方面提出,为了灾后重建中的神户市民特别是孩子们,希望神户能够与中方共同进行大熊猫饲养繁育研究。这一愿望得到中方积极响应,雌性大熊猫“旦旦”和雄性大熊猫“兴兴”于2000年抵达王子动物园。
王子动物园园长加古裕二郎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当年,大熊猫的到来在神户掀起一股热潮,王子动物园的参观人数激增。如今20多年过去了,仍有很多粉丝说,自己看到“旦旦”就仿佛被注入勇气。
“大熊猫是日中友好的象征。20多年来,‘旦旦’受到日本以及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加古说,王子动物园一直与中方保持良好关系,希望这种关系今后能够持续下去。
情缘
《香香日记》的奇妙缘分
去年12月,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将于今年2月21日将“香香”归还中国。小池百合子表示,“香香”在日本深受喜爱,许多人会因为它的离开而感到不舍,但也希望日本民众能够理解,“香香”身上肩负着保护熊猫和推进繁殖的重要职责。
“香香”虽然要回国了,但她给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作出的独特贡献还将延续。
此前,曾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做过护理志愿者的日本机场检疫员岩崎春香,曾因在社交媒体上推出漫画《香香日记》受到关注。漫画以大熊猫“香香”为原型,通过一种轻松的形式为在武汉前线抗疫的医护人员打气,感动了不少网友。
岩崎春香告诉南都记者,从2018年夏天到2020年初,她以“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志愿者的身份来到中国,成为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的一名护士。2020年1月,岩崎春香因为疫情提前回到日本,随后她以漫画形式写下《香香日记》,记录她在中国两年来的生活点滴和感受。《香香日记》的主人公是一只大熊猫护士,描绘的故事也都是“香香”和中国同事们的工作日常和生活趣闻。
谈到漫画的命名,岩崎春香介绍,因为她的名字里也有一个“香”字,她的中国同事都亲切地叫她“香香”,这恰巧与大熊猫“香香”同名,于是漫画就取名《香香日记》。
岩崎春香曾向南都记者表示,“我用熊猫护士‘香香’作为漫画的主角,是想告诉读者们,不论是在东京的中国熊猫‘香香’,还是在北京的日本护士我本人,都是中日友好关系的见证者。”
除了漫画外,日本民众还通过集邮等方式展示着他们对大熊猫的喜爱。2022年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日。当天,日本邮政公司发售了以大熊猫为主题的一套特殊邮票。
这套纪念邮票以中国“国宝”大熊猫为主设计元素,由水墨画技法绘制而成,画风柔和典雅。邮票有两种款式,一款是一对成年大熊猫,另一款是一只成年大熊猫和一对大熊猫幼崽。两款邮票下方还绘有牡丹和樱花。
日籍华人上原健是一名资深的集邮爱好者,他告诉南都记者,大熊猫曾多次登上日本的邮票,足见民众对大熊猫的喜爱。除了特定节日的纪念邮票外,日本针对大熊猫推出的个性化邮票数量众多。“我自己也是非常喜欢大熊猫,会收集一些大熊猫的明信片,贴上大熊猫邮票,再跑去相关的邮局盖上邮戳。”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杨苓妍 周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