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吴易昺们”屡创历史佳绩,中国男网职业化迈上新台阶

男网崛起 未来可期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2月20日        版次:GA15    作者:汪雅云 新华社

  2月12日,吴易昺成为首位捧起ATP巡回赛单打冠军的中国男网选手。

  1991年7月,夏嘉平在第1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男子网球单打冠军,这是中国男网选手在世界综合性运动会上首次夺金。他也由此登上了1992年第3期的《上海画报》。

  2013年,吴迪成为首位参加公开赛年代网球大满贯赛事正赛的中国男网选手。

  2014年,张择成功闯入澳网正赛,成为公开赛年代以来第一个通过资格赛获得大满贯正赛名额的中国男网选手。

  2021年,张之臻成为公开赛年代以来首位进入温网正赛的中国男网选手。

  去年,吴易昺在美网成为历史上首位晋级大满贯32强的中国男网球员。

  今年1月,17岁的商竣程取得了公开赛时代以来中国选手首场澳网男单正赛的胜利。

  随着吴易昺在上周结束的ATP250达拉斯站的比赛里为中国男网拿到历史上第一个ATP巡回赛单打冠军,中国男子网球运动职业化发展也再次引起了国内外体坛的关注和讨论。在过去大半年时间里,来自中国网协的男球员们集体闪耀、不断突破一个又一个历史纪录——从吴易昺勇闯2022年美网男单32强,到商竣程于今年年初的澳网上刷新正赛胜场纪录,从张之臻成为第一个跻身ATP单打TOP100的中国队选手,到如今他和吴易昺双双稳定在前100内。尽管相比中国女网,中国男队的职业化道路走得更加漫长而曲折,但人们有理由相信如今的男网在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A 职业初期的时代印记

  尽管从广义角度来看,中国男子网球运动员参加大满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百年之前,但自公开赛时代(1968年)以来,真正由中国网协输送并进入到国际职业网坛公众视野的男球员并不算多。而随着吴易昺在达拉斯获中国大陆球员首个ATP巡回赛单打冠军,他的前辈、湖北网球名将潘兵的名字也就被更多人忆起。在过去很长一段岁月里,潘兵名下的数据都是中国男网的里程碑,而他本人也曾是中国男网职业化初期的先行者代表。

  1970年出生的潘兵曾是上世纪90年代亚洲男子网坛赫赫有名的人物之一。他在1990年亚运会上夺得了中国男子网球的第一个亚洲冠军,并于四年后蝉联;他还在1995年在ATP首尔公开赛打进四强,近28年间这个成绩都是中网协男球员巡回赛最佳轮次纪录;其个人职业生涯ATP最高世界排名曾来到第170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中国男网的最高排名纪录。

  说起这位中国男网历史上的传奇名宿,央视网球评论员许旸曾分享过采访潘兵当年在首尔勇闯四强时的一些细节。“潘兵的积分直接参赛是不够的。所以到了韩国要先赢三场预选,然后才能打正赛。结果,他一路高歌,不单拿下了全部的预选赛,还把自己和教练王福章从国家花钱订的小旅馆送进了赛会免费提供给正赛球员的大酒店。”许旸分享道,当时打完16强潘兵体内乳酸堆积到了极限,却请不起赛会的按摩师,“那时组委会提供的按摩师(现在叫理疗康复)每次费用是100-200美元,这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选手来说是一个连想都不敢想的服务。于是,他吃完东西就马上回到了房间,浑身上下一通抖,自我放松是主旋律,再加上睡觉也就算是搞定了。”

  不难想象,受制于经济等客观因素,在网球这项当时在西方都属于“贵族运动”的项目里,中国球员所参加的任何一项职业巡回赛都要面临很多场内场外的挑战。在那个时代,当中国球迷们第一次通过华裔球星张德培的洗发水广告,意识到职业网球运动的魅力所在时,大部分国产球员实际上的境遇是住不起赛会指定的酒店、请不起康复师,而有时即便收到外卡或商业邀请,来不及办签证也是常有的事。就这样,潘兵、夏嘉平、孟强华等老一辈中国男网球员虽然也曾触碰到过国际职业网球圈的边缘,但整个中国网球运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其实都并未真正迈开职业化步伐。

  B “金花”背后的“绿草”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网球这项运动在中国内地逐渐普及。网管中心敏锐地选择了女双作为突破口,从李婷/孙甜甜在雅典奥运会夺金开始,中国网球的职业化道路也终于开始向前推进。只是传统体制内培养出的球员们,在进入早已高度职业化的国际网坛巡回赛世界里,许多事情需要去适应。更重要的是,职业网球带来的观念冲击让中国的运动员以及管理层都渐渐重新思考起了这项运动的发展问题。

  最终在2009年年初,网管中心正式同意了有能力的球员自愿选择“单飞”,即同意他们以个人身份参加各项职业赛事,所有参赛费用都由个人自理,中国网协不再负担这部分球员的训练、比赛、生活、医疗等任何开销,而队员们通过比赛获得的奖金和商业赞助中的绝大部分归个人所有,小部分上交网协作为昔日培养的回报。如此一来,运动员可以完全自主选择团队和赛事,这也使得网球成为当时中国体育职业化的先锋。

  职业化带来的成效在女网项目里是有目共睹的,很快以李娜、郑洁为代表的“初代金花”在国际网坛取得了突破性的战绩,特别是李娜分别在2011年法网和2014年的澳网两夺大满贯女单冠军,将中国女网的关注度推向了巅峰。此后虽然中国女球员从成绩上来看未能再达到李娜的高度,但大批的“金花”活跃在巡回赛和大满贯赛场,包括今年的澳网女单依然有6名中国球员参赛,加上女双,中国金花的参赛人数也再次创下新高。

  如果说中国女网在职业化发展的过程里,很快就形成了国家队、地方网协、俱乐部、赞助商及个人家庭等多方力量共建推动的职业化模式,中国男网则在这个进程中发展缓慢,甚至一度被说成是“伪职业”发展。毕竟和女网职业化起步时就能有高水平球员主动选择“单飞”不同,中国男网球员在当时的世界排名都是比较靠后的,仅凭自己的实力基本不太可能直接获得高级别巡回赛参赛资格,更不用提对积分和排名都有极高要求的大满贯赛事。因此像李娜那样主动去选择“单飞”的男球员从一开始就不多,只是偶尔有个别球员出现在ATP巡回赛里,且大多数是国内举行的赛事。男网迟迟得不到突破的困境也一度让球迷们感到困惑。

  “和女网相比,我们中国男网是在过去挺长一段时间里进步比较缓慢,但对于国内网球运动的发展并不是没有贡献的。”曾夺得过全运会混双冠军的广东网球名宿刘穗明就告诉南都记者,“其实在女网的发展过程里,我们很多男网球员也是有所贡献的。据我所知,在李娜之前就已经有很多男球员是在给女队做陪练,这也迅速帮助中国女网提升了球技。但反观男队自己,如果不走出去打更多的巡回赛,他们是很难学到更多东西的。因为只有通过和更强对手比赛,你才能发现问题,日后的训练才会更有针对性,进步才会快。”

  可对于大部分当时的男网球员来说,“走出去”便是最难的一关。巡回赛高昂的开销带回的大部分是一轮游、资格赛出局这样的结果,无助于积分和排名,也就没法给球员带来更多商业赞助。但如果没有这样的阵痛,一名职业球员便永远无法真正走进巡回赛的圈子。于是在巨额投入和收益风险之间做评估,成了每个职业球员不得不深思的抉择。特别是一些男球员即便不走出国门参赛,在国内也可以获得高于常人的收入回报,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处于自我矛盾中,出去还是不出去,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C 年轻一代更国际化

  众所周知,职业体育的发展是和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这在网球运动上的体现就十分明显。如果说倒推十年,国内最优秀的一批男子网球选手,包括吴迪、张择、李喆、公茂鑫等,都仍可能因经费控制要严格规划自己出国参赛行程。那么比他们更年轻一代的中国网球运动员里已经有了更高的起点——在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不少球员在青少年时期就直接选择了留学深造,并在国外一呆便是多年。例如郑钦文13岁时便定居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接受专业网球训练,商竣程11岁时就前往美国受训,张之臻也早在12岁那年就被上海队送到法国尼斯进行训练。而吴易昺作为年少成名的大满贯青少年冠军,其家庭也是早就花费数百万元投入,让他在海外接受国际职业网球的熏陶。

  早早走出去给这批年轻人带来的不仅仅是专业网球球技的提升,更是培养了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和巡回赛适应能力。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就通过海外受训和参赛过程学会了职业网坛生存规则,结交了各种圈内朋友。像张之臻与前ATP世界第一梅德维杰夫就同为法国尼斯网校的同学,商竣程与去年美网男单四强选手蒂亚福也曾是同一个俱乐部训练的朋友。更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一辈的中国球员也更早吸引到了职业网坛商业资源的青睐,包括吴易昺、商竣程都是青少年时期就签约高端经纪公司,早早拥有过自己的团队。这是过去很多中国球员,特别是男球员不曾有过的待遇。

  “这三个男球员,吴易昺、张之臻和商竣程都拥有比较完备的个人团队。”曾拍摄过多项大满贯赛事的职业网球摄影师李建艺告诉南都记者,不久前他还在墨尔本现场拍摄了商竣程历史性闯入澳网男单第二轮的画面,他的镜头也记录下了看台上商竣程的团队身影,“有家人、教练、体能师,还有经纪人和赞助商代表……团队规模可能是我们三个男选手里最庞大的呢。”与费德勒、纳达尔这样的顶级球员都有过接触的李建艺还开玩笑称小商的这个团队已经“很有天王气派了”。而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教练组之于球员的作用外,李建艺也指出商业团队对于职业球员的帮助同样巨大,“好的经纪团队不仅是能帮助球员开拓赞助资源,联系媒体宣传,甚至还能在一些巡回赛乃至大满贯比赛帮助球员争取外卡、争取更黄金时段的训练场等,他们能分担球员的后顾之忧,让球员专心在打球本身上。以前我们可能看到的多是外国大牌球星有团队,而这一次我看到我们的三个男球员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属团队,成员们各司其职,我想这也是他们三个成绩能飞速进步的一大原因。”

  D 未来有望集体作战

  吴易昺为中国男网带来了史上第一个ATP巡回赛男单冠军后,他本人也再次提起了自己今年的小目标,即打进ATP单打前30名。这个说法放到两年前恐怕像是痴人说梦,但目睹中国男网过去这一年多的大幅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也许在不远的未来,中国球员就会在职业男子网坛构建出一个像女网“金花军团”那样的集体。

  “我觉得中国男网要想很快在成绩上追上女网,达到如李娜那样的高度,恐怕还是难度比较大。但如果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更多球员打入前150名、前100名,甚至前50名、前30名,我觉得都是很有希望的。”刘穗明说,“虽然到时可能前10名、前20名里仍然没有太多中国球员,但如果说前100名男单里能有10个来自我们中国队的球员,大满贯比赛的男单签表里能频繁出现中国男球员名字,那就真的证明我们整体实力提高了,中国男网在职业网坛占据一席之地了。”

  而刘穗明这些年一直在从事青少年网球培训工作,他表示从业内趋势来看,不少好的苗子到了十五六岁都是选择往外走,去国外接受训练。“可以说现在我所知道的很多专业队的好苗子,都已经送到国外去培养了,毕竟国外的比赛体系是更加完善的。”他说,而如果不是过去三年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刘穗明认为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孩子走出去。“如今我想有了吴易昺、商竣程这些成功的案例后,未来这条路会有更多人去借鉴参考的。”

  李建艺也相信,“吴易昺们“的崛起不是偶然,更不会是短暂的昙花一现,而是将刺激中国男网大步迈向职业化的开端。“我是看好未来会有更多中国男球员在职业网坛赛场上有所作为的,”他说,“你可以看到国内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网球比赛,越来越多的家长和网球组织在规划孩子未来时有更专业清晰的认识,所以我相信我们中国男网的前景会有更大发展,会有更多男球员在职业赛场散发光芒。”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 汪雅云 

  专题图片:新华社 IC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