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砖瓦房到楼房,火炕到暖气,山西太原老李家的60年生活越过越暖:

人间烟火守流年 一家团圆三冬暖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2月04日        版次:GA04    作者:李思萌

  李凤仙在阳台给花浇水。

  李凤仙所在的小区已是老旧小区。窗外是改造后新的供热主管道。

  李凤仙细心地为新暖气盖上了暖气罩。

  扫码看幸福

  又是一个年。阳台上,几盆绣球花红艳艳的,虽然山西太原的气温在零下摄氏度,但阳光透过窗子,照得屋子里亮亮堂堂。84岁的李凤仙搬起小马扎,坐在新暖气旁。门铃响起,她小步快走。

  “妈,过年好!”“奶奶过年好!”“太奶奶过年好!”儿女们拎着大包小包走进家门,系上围裙,戴上手套,准备做饭。如今的日子,不再缺衣少食,也不再受寒受冻。李凤仙笑眯眯地从里屋拿出买好的橘子,一边剥皮,一边跟孙女唠起家常。

  她知道,如今的日子越过越暖,也越过越好。

  

  一家人排排坐,挤在炕头就是家

  “开饭喽!”铜火锅端上桌。

  这是北方地区的冬日特色。丸子、烧肉、海带、豆腐环着中心的铜锅烟囱齐齐码着,铜锅里的炭火越烧越旺,腾腾的热气在空气中飘散。

  李凤仙举起杯子和家人干杯庆祝新年。李向红坐在母亲旁边。

  这是李向红过的第60个春节。她一出生,就住在砖瓦盖的平房里。小平房不大,仅十几平米。“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住小平房,中间用一堵墙隔成了里外间。里面是火炕,人们生活起居都在上面,外间就是一个火炉,就相当于现在的厨房,是用来做饭的。”

  把柴火塞到灶膛里用火柴点着,再放上煤糕,火苗就这么一点点的燃起来。拉起风箱,风呼呼地吹进灶膛,火越着越大,越燃越旺。“当时仿照着东北人的吃法,打锅里熬着粥,母亲溜着锅边拍一圈玉米面饼子,没一会儿就熟了,金黄金黄的。”李向红回忆道。

  跟别家一样,老李家的火炕是宽约2米的砖石结构,其内用砖建有炕间墙,炕间墙中用土坯砖砌成的烟道,弯弯曲曲好像迷宫一样,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顺着烟道从烟囱排出。土砖砌好后抹一层水泥,上面铺好床铺被褥,中间放一张四四方方的小桌。到了冬天,一家人在炕上挤成一排,大人在床头,小孩在床尾,暖暖和和的。这就是一大家人最重要的活动场所。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奉行计划经济。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吃米要粮票,用布要布票。供给制下,每户人家一年只能有几尺布。家里好几个孩子,衣服不够穿,一件衣服破了打补丁,补丁上摞补丁,老大穿完老二穿……就这么一个一个传下去。

  李向红小时候最盼着过年了。作为家中长女,小小的李向红经常要挑水、洗衣。冬天太冷了,手冻得通红,但还洗不干净,免不了就要挨母亲一顿臭骂。“但过年就不一样了。从年廿三开始,不管犯什么错,长辈都不会骂人,而且过年时,还会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吃。”李向红说。

  到了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在炕上开开心心地包饺子。母亲和面,李向红擀皮,父亲和大哥包饺子。年幼的弟弟妹妹在炕上爬来爬去,你追我打。

  小方桌上,几个小碟装着瓜子花生,还有几个用“晶晶纸”包好的糖。

  快到零点,饺子下锅,家里热气腾腾的。四个孩子一人端着一个小碗,碗中三四个饺子,白菜胡萝卜馅的。吃完饺子放完炮,父亲就会把糖分给孩子们。每人几块,谁都不舍得吃,放在火炕上怕化了,就装进口袋捂着。等着开学跟同学们炫耀过了,李向红才小心翼翼地把糖纸铺展开,夹进书本里。

  小时候的日子,好像还在李向红眼前。

  变

  有了暖气,烤干了尿布也烫出了水泡

  火炕对于李向东来说,也有特殊的记忆。李向东是70后,家中老幺。冬天放学回家,他一进门总会跑到火前取暖。有一次靠得太近,火苗烧着了裤子边,边沿一圈焦黑。“咱妈当时可没少说我。”

  上小学时,学校里每间教室都用火炉取暖。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同学们轮流值日,提前到教室,用小铲铲净前一天炭块燃烧的灰,再放入新的炭块,火炉又一点点的烧起来,教室里就暖和了。值日的同学红扑扑的脸蛋也蒙上一层黑黑的煤灰。

  到了1985年11月,李向东一家搬进了铁路职工的福利楼房。两室一厅,50余平米,六口人,到了冬天,不用在火炕上“排排坐”了。

  每个房间的角落处都有一个烟囱,客厅里生起大铁炉,火“呜呜”地烧旺了。80厘米的管道一节套一节,烟顺着高高接起的L形管道就排出烟囱外。隔一阵就添煤,火炉才能继续烧。到了晚上就封炉,但不灭火,第二天才好继续烧着取暖,也省了煤。

  “有一回我们全家因为烧火炉中了毒。要不是邻居敲门,我们可能就醒不来了。”女婿王志刚说,那时医疗条件有限,人们只有口口相传的土方子。年幼的王志刚迷迷糊糊地灌下一碗酸菜汤,就算是喝了药、解了病。

  “以前住火炕,家里烧的是自己打的煤糕,铲子把黄土和煤块搅匀了,晾干成型,三四块一起搬上楼,费时又费力。自打搬进楼房后,铁炉烧蜂窝煤,屋子里干净了不少。”李向东说。

  到了1988年11月,楼房通了暖气,每个屋子的烟囱口堵了起来,烧火取暖彻底成了历史。

  铸铁的管道刷上银粉,客厅、卧室、厨房,每个房间里都有一组暖气。

  李向红带着刚出生的儿子回娘家,儿子的尿布洗净了,晾在暖气上,很快就干了;李向东睡的屋子,床挨着暖气,一觉睡醒,竟发现自己腿上烫起一个指甲大小的水泡。

  日子越过越好了,儿女们也都各自成家,有了孩子。家里人也越来越多了。

  一过年,孩子们进屋就喊热,脱掉外套,满屋地跑啊跳啊。

  暖暖和和的年三十,窗外鞭炮、二踢脚劈里啪啦地放着,灶台上不锈钢小壶里,可乐翻滚着姜片咕嘟咕嘟。李凤仙拿着小壶走进屋里,一杯接一杯满上。可乐里的气儿蒸发了,只剩下甜味混合着姜片的味道,在屋子里弥漫。

  暖

  小马扎、新暖气 暖烘烘的才是年

  儿女们各自成家了,这屋子里渐渐的就只剩下老两口。老人总是节俭,过年过节家里人喝完的可乐大瓶不丢,全都攒起来。起初暖气热乎乎的,李凤仙就把饮料瓶子灌上水,横着放在家里的暖气上。到了晚上,就倒出来洗脸、洗脚,不比烧的水差。

  日子久了,暖气管道渐渐老化。管道本来就细,常年积起的水垢附着在管道内,通过的水流越来越小,暖气只温着一点点热,加上家里人少,就更冷了。白天,李凤仙穿上毛衣套上棉马夹。晚上睡觉铺上电热毯,还得盖两层被子,她才睡得安稳。

  20多年过去,眼看着恒山路的新楼房变成老旧小区,老街坊搬家,年轻人出去。家里冷清,小院里也空荡荡的,只剩下隔壁单元楼的白老太还常来串门。白老太独居,单元楼一进门左手边就是,房子又冷又潮,经常冻得睡不着。夏天好过,可冬天要是家里能暖和点就好了。老旧小区的老人们都这么盼着。

  201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指导意见》。对于涉及“三供一业”(即企业的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移交小区的居民来说,工程是免费的。改造资金由政府和企业出资,中央财政补贴50%,产权单位补贴50%。

  2020年,恒山路十四宿舍开始进行“三供一业”改造工作。小区楼道里有供热主管道,工人还安装了保暖层。入户改造后,家里原有的铸铁管道也更换为新型材料管道,暖气比之前更加保暖,也更加美观。

  暖气完成改造,水电也能集中管理,老人再也不用自己跑到物业管理处缴费。李凤仙每晚都要搬个小马扎,背靠暖气坐下。烧一壶热水倒进盆里,脚伸进去泡泡,从手到脚都热了。

  吃完这顿铜火锅,李凤仙得去阳台看看她养的花。她喜欢养花。阳台一隅小小天地,花团锦簇。新暖气改造后,家里暖和,花也开得更好了,蟹爪莲、绣球花红艳艳的。她拿起小喷壶,喷一喷,花瓣上小小的水珠闪着亮。

  一家人坐在客厅里聊天,茶几上摆满了各式干果、糖,花花绿绿。比电视机里的相声、小品还要乐呵。

  李凤仙回想起那时过年串亲戚,丈夫骑着家里唯一的飞鸽牌自行车,横梁上坐一个孩子,后面坐俩,高高兴兴去拜年。

  如今,坐在车上的儿女也成了爷爷奶奶,曾孙也能甜甜地叫一句“太奶奶好”……午后阳光明亮,李凤仙手里抱着自己的小花枕头,背靠暖气坐着,暖烘烘的,心里也热腾腾的。

  一家人在一起,才是年。她想。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受访者均为化名)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李思萌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