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是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1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预防和减少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发生。
重点人群,简而言之,就是最容易转为重症的人群。医生指出,年龄超过70岁,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人;没有打疫苗的人群;有慢性基础病的人群,例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肝病的人群;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例如血液病患者、移植后患者、长期服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病人,都属于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即重点人群,他们是疫情之下最脆弱的群体。之所以要做到“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是因为,从医学角度来讲,越早介入才能更有效地避免这些病例转为重症。不妨以重点人群中比例最大的老人为例。1月4日,广州召开新冠防治之老年人救治护理专家访谈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ICU主任李粤平指出,老年人遭遇新冠就像让一台老爷车跑越野赛,有三个阶段:起病后的1到5天、7天是第一阶段,如果第一阶段控制好了就痊愈了;如果没处理好,进入第二阶段,就可能出现心功能衰竭、肾脏功能衰竭,这时候就需要呼吸支持,有些可能要抗凝药;大约两周后进入第三阶段,这可能很漫长,是持久战,老年人可能出现免疫风暴、免疫低下,合并各式各样感染,其他器官功能可能出现问题。因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争取帮助老年人在第一阶段解决病毒,早发现早治疗,这既是社会责任所在,也能进一步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
一切要“早”,是“关口前移”的重点所在。怎么才能切实做到一切尽“早”,是对基层执行能力的一大挑战。此前,已有部分地区就此作出了尝试。
“早发现、早识别”,在于通过充足设备的配备与基层医疗服务的供给,为重点人群提供保护。这也是为什么通知明确,各地要为高龄老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和困境儿童发放“健康包”,包括一定数量的退热药、止咳药、感冒药、抗原检测试剂等。各地要积极组织为65岁以上有新冠病毒感染重症风险且行动不便的重点人群发放指氧仪,指导居家自测血氧饱和度。近日,贵州省向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发放“防疫健康包”;湖南省推动全省建立166支应急处置支援队伍和105支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向“一老一小”服务机构和对象开展分级分类健康服务。
“早干预、早转诊”则是预防和减少重症发生的重要手段,对急救措施与分级诊疗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通知,县(区、市)域内要建立重症患者转诊转运专班,扩充120转运能力和电话座席。对于高龄合并基础性疾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感染者,一旦发现感染,要及时转诊至有诊疗能力的上级医院。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确定专人负责转诊衔接,简化重症患者转诊流程,建立和畅通重症患者转诊绿色通道,完善养老机构老年人就医转诊绿色通道,提高转诊效率。
当然,要做到一切尽“早”,除了设备的发放与人员的配备,提升公众尤其是重点人群家属的辨别能力与意识,装备医学知识亦是重要一步。上月底广州召开的新冠病毒防治专家访谈会,对于在家如何判断老年感染者是否转重、如何护理感染新冠病毒的儿童、如何判断是否心肌炎,以及与此相关的救治应对、家庭护理、重症预警、药物使用、科学康复等问题,都作出了可实操、可量化的专业回答。
保障重点人群健康,既是社会的基本责任,也可避免陷入医疗资源不足的恶性循环。一切尽“早”是关键所在,如何落实,考验各地的调度智慧与基层执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