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杆岛上的猕猴。 南都记者 刘嘉琳 摄
刘清伟正在喂养猕猴。 南都记者 刘嘉琳 摄
担杆岛猕猴自然保护区上的猕猴群(11月1日摄)。
在担杆岛猕猴自然保护区,刘清伟在家中给前来的猕猴投喂(10月30日摄)。
1989年,广东省成立担杆岛猕猴自然保护区。同年,广东省珠海警备区服役4年的刘清伟即将退役,单位一位领导问他:“愿意继续服役转志愿兵,还是去保护区当职工?”
刘清伟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去守岛,守好岛。刘清伟对位于伶仃洋万山群岛最外沿的担杆岛并不陌生。新兵时,他常听班长提起这个距离珠海市47海里、面积只有13.2平方公里的小岛。为保护担杆岛上大量珍稀动植物,广东省在担杆岛成立猕猴自然保护区,从部队挑选优秀退役军人担任护林员兼猕猴保育员。
33年来,刘清伟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履行职责。在他的坚守下,担杆岛保护区的猕猴数量从1989年的不足300只,繁育至1300多只。蟒蛇、罗汉松等珍稀物种的数量正迅速提高,森林覆盖率从不到50%增长到96%。
回顾过往,刘清伟说:“这一生对我来说也值了,我对得起这个工作岗位,对得起领导交付给我的任务,没有白来这个世间走一趟。”谈及未来,56岁的刘清伟表示,即使退休了也打算待在岛上,继续守护这片山、这些猕猴。
养猕猴
“一看到它们,好像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每个猴群都有个王,猴王负责带着群体,老二专门攻打来犯之敌,老三老四平时是打手,觅食的时候负责侦察瞭望,要出现蟒蛇、老鹰,它就吼一声,其他猴子听到马上就隐蔽,你甚至一只都看不到。”说起猕猴,刘清伟话语里满是熟悉和关爱。
在保护区成立之初,据刘清伟统计,岛上大概有200只猕猴。这些年,在他精心照料下,保护区的猕猴数量超过1300多只,猴群数量达到20个。
当初,为了摸清猕猴的习性,刘清伟没少吃苦。为了尽快摸清岛上猕猴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刘清伟和队友们拿着砍刀在山林间穿行,从担杆头走到担杆尾。“起初,我们白天找猕猴,晚上住石洞,跟原始人差不多。”
“阿山”是刘清伟上岛时给岛上一群猕猴起的名字,一开始这群猕猴住在无名山顶上,喂一趟猕猴刘清伟要走三个多小时路程。“阿海”是一群住在海边的猕猴,起初只有7只,现在有59只。“猕猴爱干净,掉在地上的玉米粒,它们会先用爪子擦干净再吃。”
给猕猴送饭看似简单,却危机四伏。一次给猕猴送饭,他猛然听到头顶树枝发出声响,一条大蟒蛇向他扑来。刘清伟一把撕开白衬衫,向蟒蛇扔去,趁蟒蛇撕咬衬衫时,迅速跑开。刘清伟半开玩笑地说:“没办法呀,蟒蛇也是保护动物,不能打它。”
还有一次,他在黄昏时终于发现了迁徙的猕猴群,却踩到了悬崖边一块松动的石头,瞬间坠落。半空中,他下意识做了个180度转体,硬把头和脚倒转过来。悬崖下面裸露的树枝、海胆刺和贝壳,让他感受到了钻心的疼痛。
现在猕猴群不再怕人了,刘清伟去种菜,猕猴也跟着跑到菜地。等收菜时,刘清伟拔辣椒,猕猴也拔辣椒,“拔完就送进嘴里,猴子觉得辣认为这个东西不能吃,不能吃的东西,它们就从菜园里给你拔掉,什么都不剩。”刘清伟笑道。
刚上岛那几年,刘清伟时常抱着一把老吉他,坐在海边唱歌。成群的猕猴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有的蹲在一旁,有的挂在树梢,也有调皮胆大的猕猴会跳到他肩上捂住他的嘴。
“可能是唱得不好听。”刘清伟不好意思笑了笑,“一看到它们,好像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护山林
“当过兵的人,明知危险也决不退缩”
担杆岛上群山起伏,一条盘山公路蜿蜒其中,这是岛上唯一的主干道,每天刘清伟都要和队友们骑着摩托车往返数次。
担杆岛上,包括罗汉松、黄杨在内的各种珍稀植物郁郁葱葱。罗汉松作为不少南方人心中“招财开运”的风水宝树,在市场上一度被炒到上万元一棵,巨大的利益促使不少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岛上的居民迁移后,留下许多废弃的老屋。途经一些偏僻老屋时,刘清伟会放慢车速四处张望。“岛上不时会出现盗采盗挖的不法分子,他们通常会在这些废弃的老屋里落脚。”刘清伟经常会停下来进屋四处查看。
有天刘清伟和队友在海面上巡逻,看到整个山顶上都是人,刘清伟怀疑他们是盗采盗挖的不法分子。他随即打电话给部队,连长带了8个人来。在向天鸣枪警告后,“山上的不法分子老老实实下来了,抓了160个人,珍稀树木都装了几船。”
一天傍晚,刘清伟驾驶小艇去担杆岛附近的二洲岛巡查,与盗挖装运罗汉松的不法分子迎面相遇。面对他们500马力的大船,刘清伟毫不犹豫地驾驶40马力的小船横在前面。不法分子试图驾船撞向刘清伟,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巨浪打了过来。趁着大船上不法分子惊魂未定,刘清伟驾驶小艇急转弯避开撞击,迅速联系周边渔船请求支援,不法分子仓皇逃窜。
“要不是那个巨浪,我可能就葬身海底了。说不怕死是假的,但当过兵的人,明知危险也决不退缩。”刘清伟说。
“不一定非要战争年代才能成为英雄,和平时期只要认真工作、勇敢生活,也会成为英雄。”每当刘清伟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想起老班长的这句话,咬紧牙关继续前行。
33年来,刘清伟守岛护林,徒步近22万公里,抓获不法分子160多名,追回2000多棵罗汉松、黄杨等珍稀植物。担杆岛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0%增长到96%;管理植物438种、野生动物85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13种。
为保护岛上珍稀资源,刘清伟与队友们在岛上挨家挨户发放宣传资料,宣讲法规政策,提高岛上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如今,保护区与边防部队、岛上居民建立了联防机制,有效遏制了盗挖珍稀植物的现象。
守海岛
“我这一生,亏欠家人太多”
2005年秋,担杆岛上有了柴油发电机,晚上能发电三四个小时。次年春节,刘清伟和队友们搬进了新建的两层小楼。
想起最初上岛时的情景,刘清伟感慨万分。当时,岛上荒凉闭塞,只有驻岛部队撤防时留下的几处石头房。岛上没有电,照明要点煤油;没有水,喝水要去很远的山沟挑,回来还要沉淀1个小时;没有粮食,买米油面来回要走6个小时的山路;没肉没青菜,酱油炒饭和咸鱼饭是“家常便饭”。
对刘清伟来说,这些难处与亏欠亲人的愧疚比起来,不算什么。1992年,刘清伟的妻子潘红带着年仅几个月的儿子来到岛上团聚,一家人准备一起过春节。上岛没多久,儿子忽然生病发烧,岛上医疗条件有限,加上风浪停航,十几天后才有船回到珠海,但病情被耽误,儿子不幸脑瘫。
2005年、2006年,刘清伟的母亲、父亲相继离世,但他都没能赶回去。刘清伟说:“人走了一个月我才收到电报,只有默默流泪。伤心了,就到海边朝着家乡方向跪拜。”
“我这一生,亏欠家人太多。”尽管如此,刘清伟从没想过离开担杆岛。
常年的海岛生活,让刘清伟患上严重的痛风,发作时痛得喘不过气来。由于岛上缺医少药,2007年单位调他去紧邻市区的淇澳岛红树林保护区工作,方便他治疗。离开担杆岛时,岛上的猕猴仿佛有预感,有的拉他的手,有的爬到他身上,有的扯他的衣服,久久不肯离去。
淇澳岛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可到了夜里,刘清伟梦里念叨的却是担杆岛猕猴“阿山”“阿海”的名字。几个月后,他向领导谎称“痛风已好”,又重返担杆岛。“他守着岛,我守着他。他在哪儿,家就在哪儿。”潘红说。
多年来,刘清伟获得了一连串荣誉——2013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2019年,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2021年,荣获“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回顾过往,刘清伟说:“这一生对我来说也值了,我对得起这个工作岗位,对得起领导交付给我的任务,没有白来这个世间走一趟。”他表示,即使退休了也打算待在岛上,继续守护这片山、这些猕猴。
综合:新华社、解放日报 图片(除署名外):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