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红树林。 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鲁力 摄
深圳湾迎来首批越冬的黑脸琵鹭。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战场。必须高度关注城市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深圳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亚立
当地时间11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致辞中表示,“尽管当前不少发达国家受地缘冲突、能源危机的影响,气候行动有所回摆,但中国仍然坚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定力,我们要克服一系列的困难,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引外界关注的是,在此次边会中,深圳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亚立分享了深圳在自然保护区、低碳发展、绿色城市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她表示,深圳不断探索超大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新,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湿地保护
超10万候鸟红树林越冬 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地深圳
“红树林作为深圳最早的‘原住民’,不仅见证了我们这座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作为国际候鸟迁飞通道健康持续的演进。”在边会上,张亚立介绍了深圳湾畔的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于1984年正式创建,1988年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树林深圳湾区是湿地生态的重要一环,它为大量鱼虾、两栖生物和哺乳生物等提供了家园,更为大量东半球国际候鸟提供了重要栖息地和南北迁徙途中中转休息地。目前,深圳湿地涵养的植物达67科148属219种,约占全市维管植物总数10%。
张亚立介绍,每年11月至来年4月期间,在城市腹地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中,有超过1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其中,有黑脸琵鹭、黄嘴白鹭、白琵鹭、黑嘴鸥等20余种珍稀濒危物种,各种鸟类约200种。她说,记得有一位记者朋友曾经这样写道:“环境好不好,鸟儿说了算。”这是深圳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生动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时间11月13日零时43分,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正式通过关于“国际红树林中心”决议草案。这也意味着,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地深圳。
绿色低碳
构建韧性能源结构 以更低环境代价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南都记者观察到,低碳成为此次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关注的焦点之一。2020年9月22日,我国“双碳”目标首次提出。在此次边会上,张亚立讲述了深圳在低碳发展及以更低环境代价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举措。
张亚立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深圳市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彻底淘汰了民用散煤和普通工商业用煤,清洁电源装机占比约77%,在中国超大城市中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最低,构建核电、气电、清洁煤电、可再生能源互补的韧性能源结构。
此外,深圳市也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模式由建市初期的“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构建新兴产业集群,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近40%,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8年稳居全国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深圳市建设28个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高标准推进试点建设,形成一系列集成绿色低碳技术的新模式、新场景。
在推广绿色低碳建筑与绿色交通方面,深圳市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深圳在国内率先推行新建民用和工业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建设规模和占比稳居全国前列;公交车和巡游出租车100%实现纯电动化,是全球新能源汽车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100%,深圳轨道交通线网密度全国第一,绿色出行分担率达74%。
空间治理
打造山海连城空间格局 建成公园1238座、绿道2843公里
去年年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发布《2021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深圳绿色竞争力在中国289个主要城市中居首位。
张亚立介绍,深圳致力于城市空间治理,科学布局生产、生态、生活空间。作为中国市域最小的超大型城市,成立之初深圳就根据山水林田湖草的本底特征,前瞻性规划了“带状多中心组团结构”的城市框架,奠定了深圳高效、生态、弹性的宜居本底,最大限度保障城市与自然共融共生。
深圳市率先进入城市开发建设加速时期,将近50%的市域面积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致力于打造山海连城空间格局,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系统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
据介绍,深圳市还着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建成公园1238座、绿道2843公里,公园绿地500米服务覆盖率超90%,形成连山通海贯城串趣的生态游憩网络。张亚立评价称,“推窗见绿、开门入园”正在逐渐成为现实。在推进基于自然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深圳市353平方公里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占建成区总面积37%,全面实施东部海堤重建、防洪排涝及老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成效显著。
探索创新
健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法规 建设国内首个碳币服务平台
张亚立说,在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方面,深圳健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法规,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纳入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内容,出台全国首部绿色金融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同时,出台《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提出面向2025年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目标任务,努力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深圳编制《海洋碳汇核算指南》,出台《深圳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等标准体系,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在能力建设方面,深圳落实国家碳评估监测试点,开展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红树林碳汇监测及重点企业温室气体监测。在公众参与方面,深圳推动碳普惠工作,试点建设国内首个碳币服务平台,建立绿色出行、低碳用电等普惠应用场景;推出“低碳星球”碳普惠程序,注册用户超百万,逐步构建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机制。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战场。必须高度关注城市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面向未来,我们将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诚挚邀请世界各国朋友莅临深圳,感受深圳魅力。”张亚立说。
采写:实习生 王玮 南都记者 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