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春通过电话与转运司机们确认车辆信息。
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
扫码员进行查验并扫码录入信息,居民有序上车。
“现在是330(人),今天晚上可能不止。你们全部过来待命?”
“我们全部过去吧!”
“立马安排两台车去接你们!”
11月16日晚8点18分,国企下沉志愿者张海春与来自花都区支援的转运专班负责人于哲匆匆结束通话,各自为转运广州海珠区大塘片区密接人员忙碌起来。促成这段对话的是“转运链”的专班人员,这段长达15秒的对话,他们“酝酿”了一天。
机制 明确分工形成“固定模板”
“为尽快控制疫情,全省统一调配,兄弟城市大力支持,我市加大转运隔离力度,近三天已转运3.1万人。”在11月5日举办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表示。
据了解,海珠区总面积为90.21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区常住人口约182万人,人口密度约2万人/平方公里。多个城中村分布在客村、康鹭、大塘等片区,人员密集、流动频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张周斌曾表示,城中村人口密度最高达10万人/平方公里。极高的人口密度,给病毒的快速传播创造了适合的环境,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转运隔离,降低整个风险区域内的人口密度。
连日来,为跑赢疫情传播,海珠区转运工作力度日益增加,运转机制在探索中有效建立。“在接到市里有隔离酒店或床位通知前,我们已经快速启动工作机制,有‘固定模板’,每个人的分工很明确。”担任转运工作总指挥长的海珠区琶洲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余丽慧说道。
一条“转运链”,以转运工作指挥部为中心向两端延伸,一头由居委会延至末端群众,另一头由转运专班伸向前方隔离点。
余丽慧介绍,居委会负责确定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接人员及关联高风险人群的范围,转运工作指挥处接收市级统筹安排隔离点的通知后,快速分发至居委会和转运专班。此后,居委会负责通知和确保须转运人员到指定乘车点,转运专班负责协调转运车辆、扫码、跟车等工作,逐层推进。
大塘片区共划分为26个网格,大小不一,总面积达1.26平方公里。南都记者从花都区支援大塘片区总指挥部了解到,花都区支援队负责1-15号网格,其中1-6号网格属B区,疫情形势较为严峻,7-15号网格属A区,形势相对稳定。除了9号网格为华洲街道管辖区域,其余14个网格均属南洲街道管辖范围。16-26号网格则属于江海街道管辖区域。
11月16日下午4时许,南洲街桥南社区居委会办公室里一片忙碌:有人在电脑上更新居民信息登记表,阳性确认病例使用红色字体,密接人员用黄色区分;有人在电话联系居家人员等待医护上门验核酸……面对繁琐细碎的工作,9位社区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相互补位,全力服务桥南社区分管的A区1.8万多名居民。
“我们有一个群,从疾控部门获取的检测结果会直接放到上边。如果是混管,那就需要上门。抗原呈阳性的要进行复核,接着要马上把密接人群列出来,凭此确定需转运人群范围。”桥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薇薇说,阳性感染者需转入定点收治医院进行治疗,确定并落实密接人员等转运人群并非易事。
摸查 密接之外判定高风险人群
力求以最快方式找到阳性病例,这也是有效确定密接人员等转运人群范围的重要途径。而居委会,则是最熟悉片区的。
据陈薇薇介绍,以桥南社区为例,一般来说,男同事主要负责爬楼,女同事则负责汇总人员信息,通知密接者做好转运准备。到转运时,居委会工作人员会分栋行动。余丽慧对此深有感触,“转运确诊人员、转运密接人员,都必须居委会来带路,他们真的非常辛苦。”
陈薇薇提到,若是同一栋楼里出现多个阳性,该栋楼便判定为高风险区,此时会通知房东联系租客,告知将要转运的信息。“我们也会让房东提供一份具体的租客名单,再逐个打电话通知,要求他们提前收拾东西做好准备。”她说。
“按照标准,阳性的同住密接人员不会很多。但为了把病原尽早清除,在有床位的情况下,除了同住密接人员,我们还会判定高风险人群,一并转移。”余丽慧解释道,判定原则有几项,一是同一栋楼的同户型住户,“因为城中村楼房的同户型存在排污、排气通道相通的情况,交叉感染的风险比较大”;二是“九宫格原则”,即阳性住户的前后左右几户;三是若连着几栋楼都出现疫情,则所在整条巷子的住户必须有效转移。
房源通知来时,居委会需要立即高效运转起来,陈薇薇说:“通知一到,我们都是说转就转,哪怕刚坐下来吃饭,也会想着先搞定这件事。”工作人员快速上门,逐户派发鞋套、面屏、手套、N95口罩“防疫四件套”,转运人员穿戴好后下楼,排队有序前往乘车点。若转运量大、时间紧,留给工作人员的时间就更少,工作人员就要上楼拍门,通知住户快速收拾下楼乘车。
“在此紧急情况下,居民肯定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有些人还会犹豫,我们只能耐心解释。”陈薇薇说,若是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无法离家隔离的,便会让他们暂时留下。11月15日,A区共转运了153人,B区转运了2300多人。
转运 确保转运人员有序上车
11月16日中午1点半,在大塘片区抗疫前线指挥部办公室,于哲盯着手机里的转运工作群,他不知道群里何时会发出新的隔离酒店信息。晚上8点,他和居委前后收到转运工作指挥处发来的房源通知,随即拨通了张海春的电话,沟通转运车辆事宜。
“我会立即通知专职同事,请他联系市交通运输局安排转运车辆,再通知转运工作队前去领取防护物资,确保穿戴无误后前往转运乘车点。”于哲说。
挂了那通电话,张海春稍作收拾后走出入住酒店,与几位队友简单碰了头——他们负责转运人员的扫码与转运大巴的引车工作。这支小队于11月12日组成,24岁的退伍军人张海春是队长,年龄最小的队员是“00后”。
两辆车飞快赶往大塘片区抗疫前线指挥部。看到转运队员来了,于哲放松了些。张海春一边用手机在转运系统上输入车辆信息和隔离酒店信息,一边提醒队员们前去物资点,领取并换上防护装备,“口罩、口罩,双绳的(指N95型)。”上述信息录入好后,在乘车现场,扫码员们只需扫描隔离人员的信息码,完成系统数据登记。
约半小时后,张海春与队员开车前往乘车点。大巴车陆续抵达乘车点,10辆车排成一条长龙,于哲指出,“一辆大巴车按规定搭乘35人,不能随意加人,因为前边安排的隔离酒店床位也是有限的。”
从乘车点往村里巷道望去,排队的居民不断往后延,除了乘车处工作人员指引的声音,四周都安静得很。张海春时不时高声喊着“大家排好队”“慢慢来,不要挤”。居委会、转运组、公安等工作人员努力维持着秩序,警察协助扫码人员开展工作,清点实际上车人数,并由扫码员将人数录入系统。目的地是同一个酒店的车辆统一出发,跟车员在系统上输入姓名和联系方式,填满每一辆车的信息,向隔离酒店出发。在指挥部办公室里,于哲等着转运系统上的转运数据录入完毕,整理归档,发至工作群里“日结”。
17日凌晨1时许,转运车顺利出发。悬在这条“链”上的心一颗颗趋于平静。转运人员入住隔离酒店后,张海春才会松一口气,他明白,这是一项24小时待命的工作,“只要有任务下来,我们就出发,这些是我们应该做的。”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摄影:南都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