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救助困难群体,疫情中不落下一个人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11月16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11月15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及越秀、海珠两区相关负责人通报疫情防控相关情况。广州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介绍,广州在进一步摸清底数基础上,对老人、未成年人以及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困难人群分类跟进,发动全市8026家社会组织参与,依托各类行业组织平台提供支持。

  城市抗疫注定是一场全社会的总动员,而无论是政府层面各级部门的第一时间介入主导,还是社会组织、行业平台的积极参与,其关切点、着力点无疑都会有很大一部分落在困境人群的帮扶上,这也是外界对于此番广州疫情的最密切牵挂。新闻发布会上,不仅是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出场介绍了对各类困难群众的摸排、跟进与帮扶进展,包括海珠、越秀两区也详细披露了街坊市民主动参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情况。

  疫情骤然来临,对不同人群、家庭的影响千差万别,每个人对于管控措施的承受能力也同样有异,更不要说在常态生活中本身就有特殊困难的群体。而根据不同情况分类分级跟进帮扶,提供及时、有效的关照呵护,显然会更具有针对性。对老年人是随访关切、及时解决缺粮油医药难题,对未成年人是详细盯“监护人确诊”后的照料问题,对流浪生活无着人员则是最为迫切的24小时临时生活救助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市民政局介绍相关工作进展时,不仅详述了各类困难人群寻求帮助的渠道、方式,也将民政部门在其中的协调、转介功能做了明示——通过“穗救易”系统及时将发现的群众救助需求转属地镇(街)、村(居)跟进解决,做到问题当天清零。从中也可以看到,无论是哪一种求助热线、救助渠道,包括对个案帮扶效果的实现,最终可能都需要属地镇(街)、村(居)的对接跟进。

  甚至反过来,管控区遭遇暂时困境的居民,一线防疫单元、社区服务也都可以是提供及时有效帮助,或者高效搭建和指引专业帮扶路径的关键力量。已经不仅是上传下达,而且还需要真实的落地实现,让分类救助在社区环节不存在堵点,这无疑是抗疫的制胜关键之一。在居民群众有需求时,尽可能不简单地用一句“等通知”来答复,对有关救助方式、渠道了然于胸,及时对接专业救助力量,已经是对基层防疫工作的基本要求。

  “许多街坊群众也用实际行动参与到抗疫工作中,有的居民配合完成核酸检测后,主动申请加入志愿服务团队;有的商户老板带领员工参与核酸检测秩序维护;还有热心青年、退休群众积极响应号召参与志愿服务”,在发布会上出现的相关场景概括,与媒体具体报道也同样形成呼应。在南洲街道上涌开餐馆的马丽诗,从为在疫情中遇到困难的湖北老乡免费发放“爱心盒饭”开始,几天里通过媒体抗疫民生服务平台链接,收集和传递上百条民生诉求。为海珠管控区送物资的湖北小伙佘前锋说:“我会回复每一个陌生的消息,能帮一个人就帮一个人”……来自民间的各种居民互助令人感佩,这同样是垂直对准特殊需要人群的帮扶努力。

  志愿者的力量、志愿服务的精神,越是在城市面临大考时越显现得淋漓尽致。民政部门、社会组织、行业平台在分类精准地为困境人群提供及时帮助时,群策群力,高效协同,同时需要信息统筹与力量分配,让“救助服务跟人走、救助保障跟到底”的目标真正、全面地得以实现,不落下任何一个人,关照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群体。疫情之下的困境救助,同样迫切需要科学和精准。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