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广州抗疫的温暖故事:

管控区黄码人员突发心梗 医院开专用通道紧急救治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11月14日        版次:GA07    作者:王诗琪 代国辉 王道斌

  术后,林叔为医护人员点赞。

  省二医产科隔离病区24小时提供孕产妇保障服务。

  吕女士和她的猫“酸奶”。

  广州番禺钟村街道管控区内57岁林叔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医护人员在二级防护下与时间赛跑,成功完成心脏介入手术。怀孕41周,海珠管控区一高龄产妇下腹坠胀超8小时,通过紧急绿色通道送往麻醉科手术室进行剖宫产术,诞下12.7斤新生儿。在海珠区客村片区第六网格,社区专门派人喂养吕女士的猫咪……

  广州的防疫,是将心比心,不忽视每一个普通人。在医院的病房里,在管控区的家里,上演着一幕幕守护群众安康的故事,让市民安心又暖心。

  A

  凌晨管控区转出急性心梗患者,紧急抢救和防控并重

  “疫情防控下患者可得到快速高效救治”

  11月11日凌晨2点,广州番禺钟村街道管控区内57岁林叔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十分凶险,但来自管控区,且无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面对困难,广东祈福医院当机立断:全力抢救生命。医护人员在二级防护下与时间赛跑,成功完成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顺利脱险。  

  持续胸痛15个小时

  启动胸痛中心紧急救治流程  

  当时,在钟村街道管控区内的林叔已持续胸痛15个小时,到附近医院做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更棘手的是,阿叔黄码且无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定点医院的发热门诊也被管控,情况非常紧急。

  送往急诊科隔离抢救室时,患者仍有胸前区痛,伴有强烈的紧缩感,伴气紧、头晕,当时测心率慢33次/分,血压降于正常值,随时有心跳呼吸骤停的可能。

  医院严格按照二级防护进行抢救,在接到通知后已按胸痛中心救治流程紧急启动;经药物救治同时以“超速”赛跑的速度通过专用通道送至心导管室。心内科团队立即按急诊介入流程展开介入诊疗:导丝通过、球囊扩张、支架植入一气呵成处理“罪犯”血管,D-to-B时间仅57分钟(国家标准90分钟内)成功救心。术后林叔症状明显好转,目前在心内科隔离病房康复治疗中。  

  现实版“生死时速”

  全力以赴抢救心梗及特殊患者  

  除了林叔,连日来,广东祈福医院还成功救治多例心梗患者。同样是11日凌晨,一对七旬夫妇来院就医,原因是在钟村管控区的阿姨突发急性冠脉综合征,胸闷、胸痛的她已反反复复发作4天。入院时,阿叔和阿姨均无法提供健康码、行程卡、核酸证明。随后转到发热门诊,一边救治一边防控,症状缓解后转至心内科病区继续治疗。

  11月4日,七旬雷叔也突发胸闷、胸痛持续1个小时,无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广东祈福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值班医生了解病史后,考虑是心绞痛发作,立即做床边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情况危急,医院果断开通绿色通道。医护人员将阿叔护送到导管室,随后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及时开通了闭塞的冠脉血管,并植入支架。  

  疫情不是求医“拦路虎”

  羊城医疗机构“疫”路坚守  

  “急性心梗被称为心血管疾病中的‘头号杀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关键就是要尽早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也就是尽快行急诊冠脉介入术。针对此类患者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救治。”心内科洪长江主任介绍。

  在新冠防疫期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医院胸痛中心按2022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胸痛中心常态化运行专家共识》结合国家新冠防治指南制定了专门的救治流程,“在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仍可得到快速、高效的救治。”洪主任表示。

  B

  管控区一产妇下腹坠胀8小时

  专人接至产科隔离病区 诞下12.7斤新生儿

  怀孕41周,广州海珠管控区一高龄产妇下腹坠胀超8小时,高血压、高龄、心衰,已是重度子痫前期。情况危急,胎儿难产风险极高,必须尽快终止妊娠,否则极可能出现心衰加重、子痫抽搐、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

  危急时刻,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按照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就医工作预案为她接生。11月3日,40岁的孕妇麦女士(化名)历经艰险,终于在省二医产科隔离病区顺利产下一名男婴。

  这是省二医成为海珠区封、管控区居民就医定点医院后,产科隔离病区出生的又一个新生儿。据了解,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封、管控区孕产妇医疗保障工作,省二医启动孕产妇医疗服务保障隔离病区,腾出13间隔离病床,对疫情防控期间母婴安全从应急预案、就医流程、院感防控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安排。  

  快速转院

  通过救护车送往省二医产科  

  家住康乐西的麦女士今年40岁,怀孕41周,身处广州海珠中风险地区的她已过预产期,产检B超提示胎儿巨大,超过10斤,可能面临难产的风险。于是,麦女士被送往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待产,等待分娩。

  11月1日,麦女士起床发现下腹有坠胀感。刚开始她以为是刚起床没适应就没在意。休息片刻后,坠胀感一直没有消失,这时她第一反应是“要生了”。坠胀感持续了8个小时,但宝宝就是“没有出来的打算”。

  根据病情需要和疫情防控要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紧急联系省二医,并通过救护车,立刻送往省二医产科。接到转院信息,省二医立即启动《疫情期间孕产妇就医应急预案》,孕妇进入医院后,从指定通道,由专人接到省二医产科隔离病区。

  接到产妇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主治医师马云燕立即完善相关检查,麦女士血压还在升高,并伴有心衰症状,综合考虑为重度子痫前期。B超提示,估计胎儿体重约6kg。

  “胎儿巨大,又是重度子痫前期,不宜继续待产,难产风险极高,要赶紧剖宫产终止妊娠。若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出现子痫抽搐、颅内出血、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等严重不良母胎结局。”马云燕主治医师表示。  

  母子平安

  顺利完成剖宫产  

  明确症状,马云燕主治医师将病情严重性及手术必要性告诉了麦女士。然而,麦女士坚  持要顺产。情况危急,马云燕主治医师立刻向省二医产科主任医师朱宁湖和主管隔离病区的产科主任医师周敬珍报告了麦女士的情况。

  朱宁湖和周敬珍了解情况后,立刻找到麦女士及其丈夫,再次说明剖宫产的必要性。可是,麦女士还是拒绝了。反复沟通无效,省二医产科将相关情况向医院及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希望能让麦女士尽快接受医生建议。

  “患者本身高龄,且已超过预产期,倘若坚持阴道试产,胎儿窒息、臂丛神经损伤甚至死产等风险都极高。”朱宁湖说。

  从麦女士丈夫处了解,其家庭情况困难,选择剖宫产的话,恐怕难以承受手术费用。了解麦女士的难处后,朱宁湖表示:“当务之急是保母婴平安,费用方面的问题,我们下一步再沟通解决。”

  经过各方的积极沟通,麦女士及家属最终同意剖宫产,朱宁湖立刻着手准备手术方案。考虑到麦女士的情况,朱宁湖召集儿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会诊,综合各专科意见,计划11月4日在全麻下为其行剖宫产手术。

  11月3日上午,麦女士再次出现下腹痛,考虑临产。“不能再等,联系麻醉科后开通绿色通道。”朱宁湖表示。省二医产科紧急组建团队,通过紧急绿色通道送往麻醉科手术室,在二级防护下行全麻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由于母亲和胎儿的过大体重,经过1小时的手术,麦女士顺利完成剖宫产。新生儿啼哭的瞬间,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松了一口气。母子平安,婴儿重12.7斤,后交由省二医新生儿科照护。如今,麦女士和儿子各项生命体征正常,已康复出院。  

  生命接力

  管控区42名宝宝在省二医诞生  

  自广州海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省二医立刻启用孕产妇医疗服务保障隔离病区,全力保障封、管控区孕产妇医疗救治工作,对疫情期间母婴安全从组织保障、应急预案、就医流程、医疗救治、院感防控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安排。

  据了解,省二医产科常态化设置隔离产房1间,隔离待产室1间,隔离病房3间,隔离手术室1间,必要时启用备用隔离病区,保障涉疫孕产妇就医需求。本次广州海珠疫情防控期间,省二医产科隔离病房已扩增至13间。同时,在5号楼预留负压病房,保障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

  省二医产科隔离病区24小时提供孕产妇保障服务,由一支有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构成的精锐队伍主管、负责,护理人员4小时一班。除了病区的医疗、护理服务,他们还和社区医生紧密联系,保障产检,抽血、超声一条龙服务。

  据统计,截至11月10日,省二医产科隔离病区共接诊118人次,其中产检70人次、住院48人次,分娩42人,目前在院13人。

  C

  社区专人上门喂养管控区内“留守”猫咪

  “广州是一座温暖的城市”

  吕女士租住在海珠区客村片区第六网格内,她在广州生活了20年,有15年都租住在这间房子里。这一次,疫情来到“家门口”,临时住在单位,生活问题如何解决?家中的猫猫怎样生存?一系列问题,在社工、求助电话接线员、民警、房东、同事的帮助下都得到了解决。“我很感恩,广州是一座温暖的城市。”她说。

  吕女士所住区域被划入管控区后,她担心居家隔离会影响到工作,所以一直住在单位。同事们不仅会帮她把需要换洗的衣服洗好,还给送来了被子。11月1日,由于住在同一楼栋的邻居被确诊为阳性,吕女士的两位室友要前往酒店隔离。她们临走时,给吕女士的猫放好了可以支撑三四天的猫粮。

  “人不在家,猫猫成了我们最大的牵挂,最放心不下的朋友。两年前,我捡来这只蓝白猫。它就像一颗糖,治愈着我们几个在外打工人的心。”吕女士说道,

  11月6日,吕女士担心猫猫的身体状况,想请志愿者帮忙去增添些猫粮。“但社区电话处于忙线状态,我一下子非常着急。”当天下午4点半,吕女士一边请房东帮忙,一边尝试拨打12345热线。房东阿公阿婆已60来岁了,得知此事后,他们立刻帮吕女士向居委会和社工求助。

  11月7日下午,在大家的合力帮助下,一位胡警官上门帮吕女士喂好了猫猫。“听到胡警官告诉我‘猫很精神、很听话’,我这心里一下子就暖暖的。”吕女士说。

  “后来,同事告诉我,有一家名为“宠爱有家”的宠物集中照料处,可以帮助客村隔离的居民收留宠物,我马上联系了他们。”11月11日,在社工的帮助下,吕女士的猫被送到了那里。据了解,11月10日,“宠爱有家”宠物集中照料处正式启用,开始接收客村片区隔离居民寄养的宠物。为了让宠物得到更加细心、周到、专业的喂养和照顾,减轻网格志愿者的工作压力,客村片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导广州穗星社工与网格志愿者,在客村小学旧教师宿舍二楼,专门开辟出近200平方米的场所,安排2名具有宠物喂养经验的网格志愿者担任“宠爱有家”集中照料处管理员,日常负责寄养宠物的接收、喂养、清洁等工作。

  “这几天,我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除了感谢,还是感谢。平时,我们本分地工作,尽量不去麻烦别人。而这次遇到了困难,志愿者、民警、居委会、社工、房东、朋友、同事都在帮助我们。广州是个有温度的城市,希望疫情的形势快速好转,有机会时,我想要当面感谢大家。”吕女士说。

  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琪 代国辉 王道斌 通讯员 祈沅 朱健 李红玉 受访者供图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