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江高铁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8.87亿元。 通讯员供图
两台直径超13米、长130米的盾构机,宛如巨龙在珠江口海底掘进!10月9日,深圳至江门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深江高铁)全线开工建设,南都记者采访获悉,截至2022年9月底,深江高铁累计完成投资18.87亿元,占预算总额457.11亿元的4.13%。珠江口隧道作为深江高铁先行开工段,于2020年7月开工,由“大湾区号”和“深江1号”两台盾构机在海底掘进,目前已掘进1980米。
南都记者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江门工程建设指挥部了解到,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国铁集团、广东省人民政府于9月3日批复全线初步设计,9月8日开展挂网招标,10月9日全线开工建设。作为深江高铁先行开工段工程,珠江口隧道全长13.69公里,于2020年7月开工,土建工期56个月。
深江高铁珠江口隧道工程位于东莞、广州之间的珠江入海口,包括明挖段、盾构隧道、矿山隧道及斜井等。10月10日,中铁十四局深江高铁珠江口隧道工程项目总工程师陈兴飞告诉南都记者,目前虎门、南沙岛、万顷沙3个工点共有600多名管理人员和工人在开展施工建设,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施工现场实施严格的封闭管理,物资储备充足,保障了连续施工。目前虎门和万顷沙工点的两台盾构机,以每天10余米的速度对向掘进。
截至2022年9月底,深江高铁累计完成投资18.87亿元,占预算总额457.11亿元的4.13%。施工进展方面,珠江口隧道工程项目明挖段完成980米,占总长1650米的59.39%;盾构段掘进1980米,约占总长6520米的30.37%;矿山段斜井完成约650米,约占总长1160米的56.03%,矿山段正洞长5520米,目前尚未开始施工。
项目亮点
A
国内最大埋深最大水压的水下隧道
据介绍,科研攻关团队采用“矿山+盾构”穿越隧道的组合施工方法。矿山法,即用开挖地下坑道的作业方式修建隧道;盾构法,即采用大型盾构机掘进施工。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江门工程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士介绍,珠江口隧道工程具有4个特点。
一是隧道穿越水域段长约11公里,是目前国内最长水下隧道。盾构段水下最大埋深106米,水压力1.06兆帕。1.06兆帕水压是什么概念?陈兴飞打了个比方,“相当于成人大拇指指甲盖的面积,承受10公斤大米的重量”。
二是隧道中段为全长5490米的矿山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水下最大埋深115米,是目前国内最大埋深、最大水压的水下隧道。在高水压下采用矿山法施工,穿越断层破碎带突涌防控难度更大、结构受力和防排水措施选择更加复杂。
三是盾构隧道长距离穿越全断面硬岩,局部岩石强度达到200兆帕,同时穿越两条断层破碎带,长度达1.24公里。盾构机在高水压下不良地质段进行磨损刀具的更换,难度可想而知。在掘进极高风险地段时,盾构机上会配置超前地质探测手段,对前方地层进行预测分析,实现一机多能。除水下换刀问题,还有一大难点就是盾构机如何在海中完成接收及拆解。陈兴飞表示,在此情况下,盾构机完成掘进任务后,于洞内原位解体,并确保盾构机完好率,此工法属国内首创,对拆机与运输都是新的挑战。
四是矿山隧道水下穿越断层长250米,7条次生断裂带长140米,两处风化槽侵入,国内尚无类似高水压下水下断层破碎带处理的工程经验。
B
两台国之重器从海底对向掘进
“上天有神舟,入地有盾构”,国产盾构机已经成为“中国名片”。参与珠江口隧道建设的两台盾构机外观颇具特色。
“深江1号”身披“醒狮”皮肤,威风凛凛,极具层次感,凸显广东地域文化特色;“大湾区号”喷涂“蛟龙”造型,寓意这台“地下蛟龙”乘风破浪、无往不利。
珠江口隧道盾构段总长6520米,其中,“深江1号”盾构机从东莞虎门方向掘进3590米,“大湾区号”盾构机从广州南沙区万顷沙方向掘进2930米。
陈兴飞介绍,两台盾构机造价均约为2.8亿元。其中,“深江1号”盾构机全长130米,总重3800吨,开挖直径13.42米,从虎门掘进,盾构段水下最大埋深106米;“大湾区号”全长133米,总重3900吨,开挖直径13.32米,从万顷沙掘进,盾构段水下最大埋深90多米。
陈兴飞说,截至9月底,两个方向的盾构段已经掘进1980米,约占总长6520米的30.37%。
项目简介
设置7座车站 串联深莞穗中江
深江高铁正线全长116.31公里,其中桥梁69.3公里,隧道45.0公里(含地下站长度),桥隧比例98.3%,设西丽、深圳机场东、东莞滨海湾、南沙、中山北、横栏、江门共7座车站,设计速度250公里/小时(西丽至南沙200公里/小时),总工期5.5年(不含珠江口隧道先开段)。
深江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深圳枢纽西丽站引出,向西经深圳宝安、东莞滨海湾、广州南沙、中山、江门,引入深茂铁路江门站,与江门至湛江铁路对接。
深江高铁建成通车后,届时江门与深圳可实现1小时内通达,进一步打通沿海高铁通道,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生活圈、经济圈,辐射带动粤东粤西与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曾育军 通讯员 王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