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在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地面主课堂,学生收看“天宫课堂”第三课。 新华社发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2日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重点介绍空间站作物种植情况
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此外,航天员还重点介绍了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水稻和拟南芥种植研究情况,展示了手套箱剪株操作。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地面课堂专家也就有关科学问题进行认真解析。
此次活动,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设地面主课堂,在山东菏泽、河南郑州、云南大理分设3个地面分课堂,约40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
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载人航天工程参研参试单位提供支持。
问天舱有强大的空间科学实验能力
前两次“天宫课堂”,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都是在天和核心舱内授课,昨天的“天宫课堂”第三课,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开展。
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三大舱段中的第二舱段,也是中国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段。
今年7月24日,问天实验舱搭乘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7月25日成功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由此,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组成了中国空间站的新组合体。
问天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及资源舱三部分组成,舱体总长17.9米,直径4.2米,重量达23吨,是全世界现役在轨最重的单舱航天器。
9月1日和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先后两次通过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完成出舱。9月30日,问天实验舱通过转位机构,转至核心舱的侧向停泊口永久停泊,与天和核心舱由“一”字构型转变为两舱“L”构型,在轨等待梦天实验舱发射。
作为我国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问天实验舱拥有强大的空间科学实验能力。
其实验项目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为主,舱内搭载了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等科学实验柜,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多种空间环境要素下的基本科学规律、机理,关注生命生长发育和人的健康,探索人类长期太空生存所面临的一系列科学问题。
不仅舱内实验能力比核心舱提升了一倍,问天实验舱还能够开展大规模舱外实验,就像是把一个大型科学实验室搬到了太空。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技术实验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李喆表示,问天实验舱会有暴露实验平台,可以通过机械臂的配合进行在轨实时更换,还有在轨安装回收这些载荷,这样可以实现舱外暴露实验的效益最大化。
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 央视新闻
链接
“天链”卫星搭天路
保障“天宫课堂”清晰流畅
“天宫课堂”第三课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画面清晰流畅、同学们与航天员的互动交流“无缝衔接”,得益于中继卫星系统的强大功能。授课全程,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调用“天链一号”03星和“天链二号”01星,为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提供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服务,搭建起天地往返的“信息天路”,实现地面与舱内航天员之间话音、图像的双向传输,为“太空授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支撑。
“实现‘太空授课’的一个难点便是需要对中国空间站进行长时间持续测控,而受地球的曲率影响,依靠传统的测控站点很难独立达到这一要求。”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总工程师单长胜说,“中继卫星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速率高的特点,在它的支持下,我们不仅可以达到对空间站组合体持续测控的目的,还可以帮助航天员与地面进行双向音视频通话、在舱内使用WIFI等等。”
南方日报记者 王诗堃 徐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