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侨批文物馆内的一处雕像,展示了华侨请老先生代为撰写侨批的场景。 新华社发
汕头侨批文物馆馆藏的侨批。 新华社发
侨批是一种“银信合一”的特殊邮政载体。 南方日报记者 罗斌豪 摄
“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侨批(银信)专题展”。 图为藏品(局部)
林庆熙指导侨批修复工作。 受访者供图
刘进研读侨批。受访者供图
张国雄。受访者供图
家书纸短,家国情长。
在中国邮政史上,曾有一条特殊的“思乡邮路”,连接着侨乡与世界,它的名字叫“侨批”(又称“银信”)。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海外华侨通过侨批馆等民间渠道,汇到家乡的银信合一的家书便是“侨批”。2013年6月,“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成为广东首个世界记忆遗产。
近日,南都、N视频记者对话三位广东侨批文物守护者,听他们讲述侨批里的拳拳赤子心,悠悠家国情。
侨批文化守门人
走进校园讲述侨批中的家国情
“我是历史碎片的打捞者,侨批文化的守门人,只要我还能动,我愿意一直为这项工作付出努力。”广东省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侨批文物馆)名誉馆长林庆熙虽已退休,但仍致力于研究侨批文化,每天坚持去档案馆上班,和侨批“住”在一起。
侨批文化保护工作中,修复侨批是一项大工程。拆封、除尘、去污、除霉、选纸、固色、修复、晾干、压平、还原装订……一封封破损的侨批在技术人员的手中逐渐变得平整,字迹得以更加清晰地显现。一封封侨批档案中,老华侨艰难的奋斗史和浓厚的家国情也一点点地呈现于世人面前。
“因为时间跨度比较长,有些侨批损毁得较厉害,有破损的或者是水浸过的,还有些毛边纸已经变质了,很多年代久远的还有虫蛀。”林庆熙对此感到惋惜。
汕头市在推动侨批记忆工程的过程中,将全部侨批档案实物转移到符合国家档案保藏标准的侨批特藏库,建册建档、集中管理;对3万件破损较严重的侨批原件进行抢救修复;对新增加的4万多件侨批档案进行著录;同时完成全部馆藏侨批数字化处理。
近年来,为活化侨批文物,话剧、小说、短视频等作品迭出,形成了多元载体传播侨批文化的态势。林庆熙也走进校园,乐此不疲地向师生讲述侨批里的家国情。
“现在的孩子一听到出国,可能认为这是件好事,但他们没有意识到以前的年轻人是被迫‘过番’。”在讲述侨批文化的过程中,林庆熙希望引导年轻人意识到,现在年轻人可以主动出国留学,学成后报效祖国,这种转变是国家强大带来的。
林庆熙认为,侨批所传递的精神,一是爱国、爱家、爱亲人,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时,海外侨胞尽自己微薄之力支持国家,支持红色革命事业;二是讲诚信、守信用,侨批历史中,“经营有信”“敬业有信”和“践诺有信”的故事比比皆是。
一封封侨批成为海外华侨与家乡联系的纽带,讲好背后的华侨故事、广东故事、中国故事,才能延续侨批这一侨乡与华侨乃至全球华夏儿女的文化纽带。
从侨批中看党史
近20年研究华侨华人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如果想要感受华侨精神,不如来读读侨批。”江门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院长刘进告诉南都记者。
2003年8月,刘进来到五邑大学,当时正在参与开平碉楼学术论证工作的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欢迎刘进加入学校侨乡文化研究学术团队。他建议刘进研究五邑地区的侨批,这些侨批是在江门市筹办华侨华人博物馆和开平碉楼两大文化工程中被发现的。
自此,刘进开始了长达近20年的侨批研究工作。
他告诉南都记者,只研究一封信还不行,一般需要收集并通读整个家族所有的信以及其他相关证件。考虑到工作量较大,他今年还请了两个助理专门整理这些书信。
“不少书信的辨识、阅读与理解颇费功夫,一是有的书信字迹潦草,甚至因写信人文化程度不高,可能写错了字;二是现在读信人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修炼不足,对草书等书法不甚了解;三是书信中使用的一些词语是当地方言,或者历史时期曾经存在的事物,时过境迁,今人需要考辨才知其真实含义;四是因时间久远,一些书信残损,字迹褪色。”刘进感慨道,一个关键的字词辨识错,那整个句子的意思完全变样了。
“有时候可能会因为一个字识别不出来,整封信的研究就卡住了,甚至可能需要花上一周的时间去琢磨推敲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刘进对南都记者说。
前不久,广东有一户人家在家中箱子里发现了侨批、支票、照片以及军装,猜测这个箱子的主人是与参加抗日战争的飞虎队有关的华侨。刘进表示,这些历史资料弥足珍贵,“当地的东西在当地研究才有那个环境,换了个地方,可能就不理解这份文物的意义了”。
在研究侨批的过程中,刘进发现,“一千个中国人有一千个思想,但是他们都是中国人,具有共通性,比如孝敬老人、疼爱子女”。那时的华侨一踏上外国土地,就会借一笔钱寄给家人,反映出其家庭责任感很强。
“那时候华侨们受到侨居国的种族歧视和排斥,过得非常艰辛。他们深深感受到,一个复兴的中华民族和统一富强的祖国,是他们的坚强后盾,因此,他们一直渴盼着祖国的强大。”从一封封侨批里,刘进感受到,“他们的爱国是发自内心深处的”。
在对“侨批中的党史”的挖掘中,刘进还找到了华侨对抗日战争、广州解放、土地改革等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工人运动、抗日、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脉络。
一封1953年印尼华侨的侨批让刘进印象深刻。写信者陈金秀这样写道:“亲爱的大哥大嫂:在短短的三年当中,全国一切的一切都换(焕)然一新……强大、自由、独立、幸福的新中国已屹立在世界上。中国人民成为真正的主人了……”字里行间,刘进深深感受到华侨们期盼祖国强大的强烈愿望。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侨批背后的动人故事,共同见证侨史与党史的紧密关联,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推出《银信乡音》数字化产品,通过四维技术立体展示侨批中的信件,并加以视频解析,生动讲述百年党史中广大华侨华人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刘进告诉南都记者,“北美地区的华侨,广府人尤其是五邑人居多,为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我们制作视频时采用粤语配音,中文和英语双语字幕。”
湾区建设重要资源
“侨批值得我们去挖掘和保护”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强调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侨批档案的文化价值在今天就有了特殊的现实意义。”张国雄告诉南都记者,在侨批历史长河中,侨批跨区域、跨国别的文化交流,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资源。
张国雄是五邑大学侨乡文化与遗产学科的创始人,还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申报世界记忆遗产首席专家。
张国雄告诉南都记者,他最初接触侨批是在申报“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和筹备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过程中。第一次看到侨批时,张国雄感到好奇,“这些是私人信件,更加真实反映个人情感和想法,包括对外来文化的看法。”这些信件对当时挖掘开平碉楼的价值、认识侨乡文化也有很大帮助。
2012年,广东、福建两省联合申报的“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2013年6月,“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成为广东首个世界记忆遗产。
张国雄介绍,广东是侨务大省,广东华侨历史在中国华侨历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将侨批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对推动广东的文化建设,肯定广东华侨对世界华侨历史的贡献非常有价值和意义。侨批是中外交流的民间资源,值得我们去挖掘和保护。”
侨批是侨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华侨和侨乡民众传播、接受外来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张国雄告诉南都记者,现在大家看到的侨批主要是海外华侨寄回来的,外国的文化通过侨批被侨乡民众接受,并与本土文化融合。其实,对应的还有一部分是从侨乡写出去的“回批”。“侨乡民众通过回信,把侨乡的情况介绍出去,这是一个不断往外输送文化资源的过程,有助于在海外的华侨传承坚守中华传统文化。”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张国雄对此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方面是中外文化的交融,尤其是以华侨华人为媒介,进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另一方面就是粤港澳三地深度融合。”
“我觉得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最基础的是文化融合,增强港澳民众的向心力。”金融文化也是文化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张国雄看来,香港是侨批流转的重要枢纽,大量侨批经香港进入内地,给香港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资源,香港也为侨乡与海外的文化联系与交流架起了桥梁。
“我们现在经常说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内地,侨批当然也证明了这一事实——大量侨批在香港中转,也带动了香港的经济发展。”张国雄说,在侨批流转的过程中,香港抓住了发展机遇。同样,香港也为内地侨乡发展、广东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跨越山海传邮万里,纸短情长心系家国。无论是研究还是传播,活化侨批资源、打造侨批品牌等创新性发展之路仍大有可为,对侨批文化的探索才刚刚开始,侨批文物守护者们的脚步始终不停。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梁令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