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小学开启阅读实验

南都携手拼多多“为你读书”公益行动走进山东青州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9月28日        版次:GA11    作者:黄培 陈东晖 叶钧廷

  新书到校后,山东青州七庄小学学生在课间阅读自己喜欢的绘本。

  七庄小学图书室内,“为你读书”活动捐赠的部分新书已摆放上架。

  “朱爸爸和两个孩子坐在餐桌前,冲妈妈大喊着要早餐。他们吃完出门后,妈妈洗碗、整理床铺、清洁地毯,然后去工作。看到这些,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山东省青州市庙子镇七庄小学的阅读课上,年仅8岁的李泓宇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他有所共情,觉得书中父子的语气中有压迫感,很像自己邻居家的那对父子。

  上述故事出自经典亲子绘本《朱家故事》。后来,妈妈离家,朱家父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学会做家务。故事的最后,归家的妈妈把汽车修理好了。当老师问妈妈为什么要修汽车,一名小女孩说:“他们会做家务了,妈妈要出去玩。”

  王振凤对自己学生的回答并不意外。她常被孩子们突然蹦出的新词和奇思妙想所打动。学校自2015年开设阅读课后,她开启长达6年的乡村阅读实验。从绘本、桥梁书过渡文字书,学生的表达力、视野和成绩均有所改变。孩子们的变化吸引更多老师加入,成为推广阅读的种子老师。他们对外链接外界的阅读资源,对内撬动更多老师、家长,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长达6年的阅读实验

  同许多乡村小学一样,七庄小学教学楼、电教设备等已更新,基础设施并不差。不少学生因父母工作等原因转至市区读书,学生人数不多。目前,经历并校后,全校仅101名学生。

  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七庄小学随处可见课外书。南都记者留意到,每个班级放置着满天星公益提供的图书、流动书箱,学生可随时翻阅。该校也是庙子镇最早开设阅读课的学校,每周两节课,由语文老师讲解或自由阅读。

  王振凤1997年毕业后回老家庙子镇教书,后因撤点并校于2014年从村小来到七庄小学。第二年,时任校长引入沃岭助学、满天星公益等资源,并派教师参加绘本教学等相关培训,积极推广阅读。当年接手一年级的她开始了一场长达6年的阅读试验,直至学生小学毕业。

  “我很兴奋。以前没有书,只能给孩子们讲自己听来的神话、童话故事。”与学生共读,王振凤似乎弥补了自己年少时无书可读的遗憾。她主动向学校申请,将绘本室改为临时午休室,每天中午读绘本哄睡学生。每年九月初九,学校后面的红叶山“换装”,迎来一年之中最美的时节。孩子们带上自己喜欢的书上山,在漫天遍野的红叶中阅读。

  今年刚升入二年级的李泓宇对阅读课又爱又恨。他认真地解释称,读绘本让自己变得有创造力,能写出好笑的句子。不过,阅读课会分小组讨论,选出有想象力的人讲故事,担心自己的故事不够搞笑。

  这个小男孩最新的作品是《三只小猪》。“我改了10多版,还加入自己的词语。”他的故事中,三只小猪到20岁时决定独立,拿着猪妈妈给的500元钱出门造房子。为了生存下来,它们提前上网课学习各类生存技能,避免吃到有毒植物或掉入悬崖。

  痴迷阅读的种子老师

  英国儿童文学专家艾登·钱伯斯提出的“阅读循环圈”理论中,选择、阅读、回应和有能力的成年阅读者四个环节组成一个良性的阅读圈。在乡村教师流失率高的偏远山区,家长出门打工,扎根乡村的种子教师承担着引导孩子阅读的重任。

  寻找或培养种子老师并不容易。早在七庄小学的阅读试验开启之前,从上海返回青州老家做乡村阅读的杨德永发现,乡村阅读推广要找对人,再进行“滴灌式渗透”,通过一场场读书活动、一次次捐书等,让周边人因阅读而受益,才能拉动更多人。

  最初,作为沃岭助学理事,他开车到各学校捐绘本,却被校长误以为骗子。这一举动却吸引了痴迷阅读推广的田静和李娟两位老师。在庙子镇教管办工作的田静告诉南都记者,因女儿受益于阅读,意识到阅读重要性,开始悄悄推广阅读。“后期意识到要推广阅读,要先撬动老师。”

  三个人开始改变策略,到小学、幼儿园开办教师读书会、体验式讲座,让老师先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与此同时,他们到广场舞大妈占C位的广场上摆摊,一堆书、一个音响、一条横幅办起“广场故事会”,为孩子们讲故事,向家长介绍如何陪伴孩子阅读。

  一年多的时间内,“广场故事会”开办一百多期,前来询问是否卖书的人变少,参与讲故事的种子老师增多,家长不惜开车20多公里来听故事。甚至有学生家长开办“家庭版故事会”,将一楼车库改建为社区图书室,每周举办主题读书会、演绘本剧等,并用文字记录每期活动。

  阅读带来改变

  乡村孩子六年间的蜕变远超老师们的预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王振凤提到,前两年,学生最直观的变化是词汇量和作文,回答问题时,提到一些不常见的成语和事物。进入高年级后,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同老师探讨书中细节,输出观点。

  七庄小学六年级学生赵子贺喜欢阅读的理由是可以做自己。在他看来,学校有自己想看的书,阅读课上老师带着大家读书,同学们探讨同一本书,让人觉得很自由。“可以多了解世界,有足够的空间就很开心。”

  李娟也常从学生口中听到有点深刻的话语。养成阅读习惯后,小学生们突然开始关心国际大事,谈论政治和经济,或主动向老师推荐冷门的哲学书籍。一度有爱好历史绘本的学生,四年级后研究不同朝代礼仪、服饰差异。学生们的成长吸引更多老师推广阅读。96年的李艳丽是七庄小学新入职的语文老师,呆了一段时间后感受到,引导孩子延伸思考时,他们常能给出让人惊喜的答案。阅读在老师和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逐渐融入到老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不再简单地分为语文课和阅读课。

  值得关注的是,师生们的行动正在影响更多人。庙子学区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三年前即专门成立语文阅读教研小组,组长每周到一个学校做调研,探讨阅读推广,建设书香校园。同时,庙子镇正在筹备阅读分享会,邀请优秀教师分享阅读推广经验。初步筛选后,共有40多名老师入围。

  为孩子挑选好书

  上一批学生升入初中后,王振凤再次带着低年级的孩子开启新一轮阅读试验。今年,她准备收集一些儿童阅读书单,从中挑选出不同主题的绘本和好书,塞满学校的图书室。“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阅读,快乐阅读。”

  近期,南都联合拼多多“为你读书”公益捐赠行动,携手满天星公益、沃岭助学走进庙子镇,为包括七庄小学在内的四所学校捐赠4000余册优质图书。据了解,2021年发起至今,拼多多“为你读书”公益项目足迹遍布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宁夏、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的偏远中小学,累计捐赠图书达30万册。

  此次捐赠的图书书单由校方、公益机构等共同拟定,包括绘本、科普、童话、经典名著等。其中,绘本书包括关于习惯养成的《尼尔森老师不见了》、科普类《飞行者》、生命教育类《凯琪的包裹》、书信类《亲爱的汉修先生》、传统文化类《二十四节气》等,覆盖不同主题,方便老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实际需求引导学生阅读。

  捐赠图书之外,此次活动特邀诗人蓝蓝来到七庄小学,教孩子们写诗记录生活中的趣事。田静老师特意挑选了有治愈力的绘本《三个强盗》,学生们自由选择奖励或惩罚强盗,分组讨论后给出自己的理由。

  新书到来当天,七庄小学在操场举办了传书活动。按照活动规则,围圈而坐的学生收到新书后,阅读5秒再传递给下一个人。活动进行得并不快,不少学生如果拿到自己没看过的新书,便停下来翻阅,或者拉上同学一起讨论,不舍得传阅。

  原本站在一旁发书的王振凤,忍不住坐下来,边翻书边叮嘱孩子多留意书中的内容,上起户外阅读课。她说,跟孩子们一起阅读是自己教学生涯中的里程碑事件。“学生快乐阅读、健康成长,自己每天也很开心。”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培

  摄影:陈东晖 叶钧廷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