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防疫、复工复产、网上教学、心理健康……”据南方+报道,在“粤省事”小程序的粤政协专区,“委员会客室”专栏每个工作日都有一名省政协委员在线值班,围绕选定的主题会客、回答网友提问,有效纾解群众焦虑,并推动解决一批民生难题。
说起来,“委员会客厅”已经运行两年多时间,早在2020年1月,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就开通“数字政协”平台,依托“粤省事”粤政协服务专区开设“委员会客室”,每天安排两名委员值班与网友互动,“值班制度未来将成常态”的承诺兑现至今。“委员会客厅”成为越来越多人熟悉的一个公共空间,截至目前已常态运行615期,网友留言数以万计,一条政协委员与民众互动沟通的线上新渠道已经成型。
互联网正在改变和重新塑造现代社会的公共生活,而社会治理各方面因应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的努力与举措在陆续展开。已运行两年多的“委员会客厅”,作为“数字政协”建设的一部分,其“工作日无休”的排班机制从实际运行来看其实并不容易,这也在用踏踏实实的经年坚持表明:创新思路的持之以恒实践重在深入社会运行的肌理,成为公众习以为常的公共生活。
2019年,广东省政协将“数字政协”建设确定为重点工作,制定实施“数字政协”建设规划(2019—2021年),利用省级政务云、政务网、政务大数据中心及粤省事、粤政易、粤视会等公共基础资源,搭建“数字政协”平台。“委员会客厅”从最开始的“试营业”,到现在成为成果颇丰的新兴协商平台,无论是对政协委员还是曾经参与互动的网友,可以说都印象深刻。
开设网上“委员会客厅”,于公众而言,是诉求表达渠道的拓展,对政协委员来说,更是倾听民声、收集民意的重要渠道。围绕社会公共利益和热点话题,政协委员和网民可以在这个线上的“会客厅”畅所欲言、平等交流。值得一提的是,会客厅轮值也已经成为政协委员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按规定,每位省政协委员在一届任期内至少要参加两次会客,线上会客情况还将纳入履职档案。
从“委员会客厅”平台的制度搭建,到数以万计问题的个案解答与跟踪,也可以让人看到政协委员借由这一新兴沟通方式所展现出的问政韧性。会客厅里,有外来务工人员反映单位对未返乡人员“复工要求出具未返乡证明”,在政协委员第一轮给出查询通信行程卡解决的常规建议后,很快就有“企业不认可”的真实反馈再次出现,政协委员跟踪到底,督促有关部门从个案发现并解决普遍问题。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复工复产的每一个细小困难,当事人要有渠道即时反馈,有关部门要有诚意地厉行解决,常年营业的“委员会客厅”的价值,还不仅是多了一个公众意见的反馈渠道,更重要的是通过个案的互动、反馈与解决,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提供鲜活的线索,保持与民众的紧密联系。而在另一方面,公众对于政协委员介入的期待,也因为工作日随时有人在线值班的“会客厅”变得增加很多预期。
“马上就有互动,有人点赞,有人回复”,这种鲜活的互动方式可以有更多元的新探索。因应必然要直面的互联网变量,新的公共服务方式、权力运行状态与互动场景背后,还不仅是工具更新层面的努力,更要有观念迭代的主动入局意识。“委员会客厅”实践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探索对互联网的具体因应方式,“工作日无休”,建立常态排班和考核机制,每天会客到深夜……这种不惜自加压力、自找麻烦的问政态度,诚望其“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