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浮残疾叔侄乡村创业:

桑园结出“致富果”四年产量翻一番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8月20日        版次:GA16    作者:鹿筱悦

  游客们采摘的桑果。

  余胜坤打理桑果园。

  桑果种植产业链已具雏形。

  “只要你不低头向命运妥协,乐观面对,总能贡献点力量,做成些事情的。”

  

  “感觉天塌了”

  

  余胜坤是云浮市郁南县东坝镇玉兰村的一名村民。初见时,他正在桑果园中查看果树的状态,佝偻的身躯与一旁的桑果树合成一个“圆”。当他转身向前走时,脚步一高一低、一深一浅。他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因为早年装修建筑物时发生意外,导致左脚截肢,现在只能依靠假肢行走。

  “以前在外面打工,做建筑工人,过不了大富大贵的生活,但是日子也还算滋润,后来发生了意外,左腿截肢,不能再干重活了,只能回家。”余胜坤说,最初他也曾感到沮丧,觉得命运不公。但是一直抱怨不会改变任何事情,只能去面对现实。想开了以后,他就逐渐振作了起来,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余胜坤的侄子余强,也是一名残疾人。2012年,余强的生活因为中风被打破了,疾病不仅让他失去了伶俐的口齿,也失去了右手的劳作能力。回忆当时的境况,余强说:“感觉天塌了。”

  回想起往事,他的脸上透着沉重。“刚开始感到很绝望,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丧失了劳动能力,对家里来说我就是一个负担。”然而,家人对他始终不离不弃,叔叔余胜坤也时常安慰开导他,并以自己作为例子,使他重燃了对生活的热情。

  

  “树的造型都是我学来的”

  

  余胜坤虽已过耳顺之年,又遭逢不幸,但他并没有就此认命。

  2019年,东坝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落实“三清三拆三整治”,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竞争性“以奖代补”机制工作。“国家政策实施,村前面这条水泥路一修好,我就和侄子合计开始办桑果园了。”余胜坤回忆道。

  在儿子的鼓励帮助下,余胜坤整合了自己、侄子和儿子的土地约1000平方米,正式开辟了玉兰村山塘精品桑果园。“桑果园这个想法最开始是儿子提出的,也是他从农科院带回来了树苗数百棵,我和侄子主要就负责整理、修剪、施肥、除草的工作。”

  树苗刚种下去的时候,野草往往长得比树苗还高,余胜坤比划着自己腰部的位置示意道:“那时候我两叔侄的工作就是每天除草,一弯腰除草就是好几个小时,就怕树苗没营养就死了。”

  桑果树长成后,又面临着下一道难关:除虫。“树都会长虫,要是不及时除虫,很快就会虫害病死了。当时我们都是拿着针剂,给树一棵棵打药,每天留心观察,好不容易才保下来的。”

  4年来,他们每天都会开着残疾车到桑果园中进行整理。空闲时间,余胜坤还会利用新媒体,在网络上学习园艺修剪整理、果树病害防护等知识。“现在网络发达啦,有部手机基本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现在园里那些树的造型,都是我在短视频上看着学来的。”谈及自己的桑果园,余胜坤眉眼中有藏不住的骄傲。

  工不枉人,地不亏人。今年,余胜坤的果园产量已翻了一番。“今年4、5月份,前来桑果园参观、摘桑果的大概有几千人次。最近雨水多,我们还购置了专业的食品烘干机,制作一些桑果干。采摘下的桑果也会送一部分去酒厂做桑果酒。”

  

  “大家一起富起来”

  

  余胜坤告诉记者,现在有许多游客对桑果园慕名而来,周边农户养殖的果园鸡也有了一个新销路。“建桑果园能够联动周边的产业,吸引更多的人来,带动周边农户的经济收益,大家一起富起来。”他说到兴起处,大手一挥,干劲十足。

  据了解,近几年郁南县东坝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实现“绿”“富”兼得的全新生态模式。余胜坤的桑果园,也正是响应政府号召而建立的。

  对于桑果园今后的发展,余胜坤并没有特意打算。“我做桑果园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最开始就是想打发时间,发挥一下剩余的劳动价值,能有现在这个规模我已经很满足了。只要游客们来玩得高兴、吃得开心,不赚钱我也很开心!”

  余胜坤也呼吁那些和自己有相同遭遇的人能够直面命运的风雨。“既然已成事实无法改变,那就接受它,去开拓另一条路!”

  采写/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鹿筱悦 通讯员 李青燕 梁晨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