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大湾区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南都专访恒生中国广州分行行长倪婷

发展绿色金融 赋能传统产业低碳转型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8月19日        版次:GA08    作者:郑雨楠 邹卫

  恒生中国广州分行行长兼大湾区企业及商业银行业务主管倪婷。

  扫码看视频

  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内地和香港金融合作不断深化,随着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共同发展,背靠祖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恒生中国广州分行行长兼大湾区企业及商业银行业务主管倪婷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时介绍,作为最早来到内地发展的港资银行之一,背靠祖国从港商的服务者发展成为大湾区金融互通的先行者,未来也将持续发挥跨境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为内地企业走出去和外资走进来做好金融服务。

  谈大湾区业务

  内地客户比例超过50%

  南都:1995年,恒生银行广州分行成立。当时是在什么契机下成立的?经过多年发展,恒生银行在内地的发展有哪些明显变化?

  倪婷:地域相近、文化相亲,华南地区一直是港商来内地发展的首选。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港资企业来到内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投资设厂,恒生银行也跟随着客户,将金融服务扩展到了内地。1985年,恒生银行在深圳设立了内地第一家代表处,1995年,我们在广州设立了内地第一家分行。

  经过37年的发展,恒生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分别在广州、深圳、东莞开设分行,以及佛山、中山、顺德、江门和惠州等地区开设CEPA支行,业务覆盖大湾区。现阶段,恒生中国在内地40%的员工、客户、网点落在珠三角区域。

  经过多年发展,客户群体有很大的变化。早期我们的客户超过80%是港商。随着经济发展,内地企业迅速成长,选择我们的内地客户不断增多,现阶段,我们的内地客户比例超过50%。其次,在员工队伍组成方面也有不少变化。过去负责内地业务的高层人员大多是从香港的母行派驻过来的,随着银行内部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管理层呈现出本土化的特点,包括我自己,我来自江苏,入职恒生银行后,从管培生开始一步步成长起来。

  在业务模块上,除了加大跨境业务,近年最明显的变化是,随着两地市场不断强化ESG(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我们也构建了全面的ESG行动框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助力内地企业实现“双碳”(即碳中和及碳达峰)目标。

  谈绿色金融

  联动两地资源助力传统企业转型

  南都:2021年初,恒生中国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中和,积极探索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如何充分发挥恒生链接内地和香港两地市场优势助力内地企业实现绿色转型?

  倪婷:恒生中国作为ESG理念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我们从“可持续金融、绿色运营、构建和谐社区、人才赋能、数字化创新以及守正治理”六大核心议题入手,构建出一套系统的绿色发展行动框架。我们通过发展绿色金融,赋能低碳转型升级,也为传统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支持。

  早在2021年,恒生中国制订绿色信贷指引,持续加强绿色信贷服务力度,积极开展多元化绿色金融创新,当年绿色信贷余额较去年同期提升76.7%。同年4月,恒生中国完成了首笔包含ESG条款的人民币利率衍生品交易,成为首家完成此类交易的银行。这不仅有助提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衍生品交易市场的活跃度、加强各界对ESG和“碳中和”的重视,也有助于帮助ESG指标达标的企业客户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通过低碳、节能、环保的方式,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当中不乏联动两地资源助力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成功案例,例如一家在江门的港资造纸厂,经过几十年发展,面临绿色转型的需求。了解情况后,位于香港的恒生银行母行为其发放了一笔绿色贷款,通过香港与内地跨境联动,助力企业低碳转型绿色发展,也体现了港资银行在这方面的优势。

  谈跨境服务

  企业走到哪,恒生的金融服务就跟到哪

  南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跨境理财通等跨境服务不断增多,同题作答的情况下,恒生中国如何突破竞争获客这一难题?

  倪婷:作为一家港资银行,跨境业务一直是恒生中国的重中之重,我们的最大优势也是跨境服务。在香港,90%的香港市民都会有恒生的账户,如果他们在内地开展业务,或者是个人到内地来工作、生活、定居,肯定也会需要我们的服务;另一方面,恒生也会为内地“走出去”的企业和个人提供跨境金融服务、贸易服务等。如去年推出的跨境理财通,恒生中国是第一批获得跨境理财通资格的外资银行。跨境理财通业务落地首月,我们的业务量在深圳地区试点银行排名前列。

  跨境服务一方面给内地居民带来更多的海外投资机会,另一方面,香港同胞也希望有机会到内地来寻找收益较好、风险较低的理财机会。通过跨境理财通,香港居民就有机会享受大额高息的存款类产品。

  恒生从当初的小银号一步步成长起来,要实现“让客户有回家的感觉”这一目标,背后是一系列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比如企业文化、人事管理、内部考核等。这些内在因素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会变成优质服务的驱动力。这期间,我们组建了“大湾区团队”,香港和内地员工联动,从对公业务到个人业务,都能实现跨境团队协作,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大湾区,可以说企业走到哪儿,我们的金融服务就跟到哪儿。

  谈大湾区机遇

  抓住中国金融开放的关键窗口期

  南都:未来在深化两地金融业发展方面,香港与内地该如何进一步发挥各自的优势?

  倪婷:目前处于中国金融开放的关键窗口期,资本流入中国动能很强,外资金融机构都增大了资产配置中投资中国内地市场的权重,进一步完善金融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有助于增强境外资本和内地市场的连接,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投资内地市场;同时,内地居民需要有更丰富、成熟的投资渠道和产品,粤港澳大湾区内部金融产品的流通将使财富管理方面创新的机会增加。

  对内地商业银行来说,这是业务发展的新机遇。而外资银行可以利用在粤港澳的网点、业务优势及其丰富的经验和客户资源,拓展大湾区内的财富管理服务能力,为投资者进一步配置海外资产提供更多选择。相应的,区域金融市场也会扩容,从而形成财富管理的集群效应。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国际人才汇聚的中心,与内地能形成优势互补的关系。随着金融互联互通的机制的完善,企业通过香港扩展海外融资渠道,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反过来,香港也可借此机会发展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有利于香港国际金融地位的巩固和提升。

  南都:在推动两地人才融合发展方面有何具体措施?

  倪婷:在大湾区建设背景下,融合发展是趋势。为了让员工更好地了解两地的金融业务,一直以来,我们会通过培训,为两地员工提供轮岗学习的机会,时间长达数月到一年,通过跨区域轮岗帮助员工进一步了解两地市场。

  以我自己为例,2008年时,我通过校招面试成为恒生银行的管理培训生,入职即到香港参加培训。8个月的时间里,我迅速了解了香港的市场环境,也学会了粤语。回到内地工作后,在服务港资企业的过程中,这段培训经历可以让我更容易了解香港客户的需求,大大提高了沟通的效率。

  恒生非常鼓励人才融合发展,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有意愿到内地或香港发展的同事都有机会参与轮岗交流。在去年,我们也参与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出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为想要来内地发展的香港青年提供工作机会。此外,每年寒暑假期间,恒生也会积极地为港澳台青年提供实习岗位,为青年人才融入大湾区发展提供帮助。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总统筹:陈伟斌 裘萍 统筹:柯晓明 陈成效 郑雨楠 肖遥

  采写:郑雨楠 实习生 周晓丹

  摄影:邹卫 实习生 梁恩瑞 高暄妍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