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后“巧女”潘慧君

表达美好生活 乞巧文化要有“新嘢”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7月30日        版次:GA08    作者:李春花

  “摆七娘”是乞巧节的重要仪式,“七娘盘”展示了巧女精湛的手艺。

  临近乞巧文化节,是潘慧君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她参与主持、负责珠村各景点的历史讲解,负责乞巧博物馆每年的作品更新布置及讲解工作。

  69岁的潘慧君,是珠村有名的“巧姐”,退休后全身心创作,并于2021年成为“天河乞巧习俗”的代表性传承人。

  广州天河珠村被称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从2005年第一届广州乞巧文化节举办至今,已经有十几个年头,具有海内外影响力。2010年,以珠村乞巧为代表的天河乞巧习俗入选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变废为宝,“巧女”巧手做精美巧品

  乞巧对潘慧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小时候,刚放暑假就到了七夕节,家住广州市区的潘慧君会随同妈妈步行1小时回珠村参加七夕活动,跟姑妈、长辈做手工。

  “古时男耕女织,乞巧,就是乞求仙女赐巧手给我们,可以维持家计”,潘慧君说。乞巧节比的就是谁的手“巧”,用一粒米、谷甚至吸管也可以做成花瓣,且提倡环保,随手一件废置的物料,也能变废为宝做成一件作品,这就是乞巧的魅力所在,吸引到你也想玩、也想尝试。

  筹备乞巧节需要长达三个月,每年“五一”劳动节过后,就要开始筹备乞巧节的作品。每逢七夕前一个月,珠村家家户户未嫁的姑娘便在老一辈巧姐的分工下,用通草、芝麻、谷米等日常物品制作各种仕女、器物、花果、宫室等工艺品。每年为期6天的活动中,珠村都会进行一系列传统的七夕民俗活动。其中,“摆七娘”是“乞巧节”的一个重要仪式,曾经是未婚少女展示手艺的舞台、才子佳人的姻缘红线。这些工艺品中,七娘盘、七仙女的鹊桥会牛郎,以及珠村牌坊是珠村独有的特色。“七娘盘是巧女送给七仙女的礼物,里面有衣服、金钗、梳妆镜、鞋等,展示了巧女的手艺。”

  七夕对于珠村女子来说,也是一个姐妹团圆的女儿节。当日,不少远嫁的珠村姐妹都会赶回来,团聚吃一顿七娘饭。

  传承创新,吸引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

  近年来,广州乞巧文化节已发展为富有影响力的广州民俗文化品牌。2014年,乞巧文化主题博物馆正式开放。潘慧君每年负责乞巧文化博物馆展品的翻新。

  乞巧文化博物馆内展出的手工艺品,既有传统的仙女、花鸟、佳果,也有现代的地标建筑,足足有上百件,除了珠村的作品,还收集了周边村落乞巧节作品以及一些特色村落非遗传承人的作品。每一件作品除了美轮美奂的造型,还被赋予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如果乞巧摆的都是传统的东西,吸引不到年轻人,我有责任做一些新的东西。”潘慧君说,自己喜欢做一些现代的作品。每年国家重大事件,都会带给她灵感。2010年,广州举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她便以亚运场馆和运动健儿为原型,制作了多个工艺品。去年新冠疫情,感动于医务人员的行动,她用蓝色无纺布做了医护人员的防护服,用口罩做防护帽,做了一组致敬最美逆行者以及宣传防疫的作品。

  加入乞巧协会、发掘巧娘,潘慧君渐渐成为乞巧节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如今的乞巧节,不仅有年长的巧女,很多年轻人也加入了巧姐行列,还吸引到巧男参与,博物馆展出的“珠村牌坊”、祠堂等建筑作品,均出自巧男之手,他们多为建筑工人、木工,“摆乞巧”是业余爱好。乞巧作品的材料和主题也不断丰富和创新,更融入声、光、电等新技术和珠子、亮片、丝网等现代材料。

  作为“天河乞巧习俗”的代表性传承人,潘慧君身上有一种使命感,每周她受邀到广州轻工学校、珠村小学、天河老年大学等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的传承课,已经坚持了十年,学生参赛作品获奖多次。作为志愿者,她每周给残疾人上3次课,教授制作手工艺品。60后的潘慧君还是个新媒体达人,时常通过朋友圈宣传乞巧文化。

  “在我有生之年,都会把乞巧文化一直传承下去。”潘慧君说。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 李春花 专题摄影:南都记者 朱俊毅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