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30名博士集体签约,能给一个县城带来哪些“化学反应”?

为县城未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正是长沙县对于这些高学历新生血液的期待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7月28日        版次:GA10    作者:王凡 王森 蒋小天

  2022年3月14日,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江背镇五福村金银坝油菜花盛开,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踏青。IC供图

  今年2月,30名博士签约长沙县。 据长沙县政府网站

  “小县城”与“高学历”间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近年来,不少县城在花大力气招引人才,所谓“大力气”,就是将橄榄枝抛向高层次人才,如博士这样的高学历人士变成了县城引才工作中的“香饽饽”,既有动辄数十万元的“真金白银”,也有购房、落户等各项福利政策。

  相关现象掀起了热烈讨论,也引来了不少质疑——一座县城真的需要这么多博士吗?这是否人才资源的浪费?博士下沉到县城,能给地方带来什么变化?

  今年2月,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举行了一场高层次人才签约活动,30名博士集体签约,走进长沙县事业单位。不久前,南都记者前往长沙县实地探访,对话多位博士与县委组织部人员,试图寻找一群博士和一个县城间的“化学反应”。

  需要说明,长沙县仍是一个特殊的样本,其多年的积累与新发展阶段的人才需求共同造就了此次引才之举。

  引才

  女博士下县城

  工作两个月通过竞聘成科室领导

  刚签约长沙县不久,博士董佳就迎来了一次出乎自己意料的升职。

  今年4月,董佳通过内部竞聘,成为了长沙县发改局的科室领导,她才来这里工作两个月。彼时的长沙县发改局正值机构改革,局内组织了一场竞聘,要选出28个中层干部。

  竞聘人员通过抽签决定上台顺序,董佳排在第26位。据她说,排在前面的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听着他们一个个在台上侃侃而谈,董佳心里越发忐忑。

  她的手中握着竞聘稿,上面有一部分是自我介绍,另一部分是对竞聘科室的未来规划。要竞聘的科室业务性很强,董佳自觉经历有限,与前辈们说的比起来,自己那些内容越看越“单薄”。

  临门前一脚,她大刀阔斧地调整了竞聘稿,将更多的笔墨用在自身。她上台介绍了自己的博士身份、经历,还向同事们分享了她对自己的未来规划。

  最后,经综合考虑,董佳被任命为综合部部长。综合部是一个繁忙的科室,近来,这位新任干部正在熟悉其中的各项业务流程。

  重金引进博士

  聘用人员5年可获补贴70万元

  将时间拨回2021年,长沙县委组织部与多家高校就业部门合作,向在读博士多渠道推送了人才引进信息。“这个县要搞大事情!”——看到长沙县的人才引进宣传时,董佳不禁这样心想,那时的她还身在中南大学的象牙塔里,即将博士毕业。

  据介绍,此次人才引进的招聘方为长沙县事业单位,针对3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人士,明确了31类专业要求,招聘人数30名。

  在不少竞聘者看来,重金引才是此次招聘的亮点之一。依据人才引进简章,聘用人员试用期转正后可享受正科级的工资福利待遇。另外,每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的,前三年每年补助10万元生活补贴,后两年每年补助15万元生活补贴。在长沙县落户并首次购房的,可享受10万元购房补贴。总计,聘用人员5年可得到70万元补贴。

  除了发布线上信息,去年夏天,长沙县多位干部还去了全国6座城市的16所高校线下推介,这也是一次新尝试。地方不仅想让人才工作走出湖南,还希望可以吸引更多人报名参与,方便从中选优。推介会现场的火爆超出了他们的预料,教室里常常爆满,要临时加上许多凳子。据一些高校反馈,他们也很少见到县城引才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虽然长沙县给出的人才补贴力度仍与一些沿海县城存在差距,但一座中部县城,要一口气为自己的事业单位招揽30名博士,着实引人瞩目。

  近几年来,有关高学历人士入职县级政府机关的新闻颇多,掀起了热烈讨论,这其中也有不少质疑声。如有网友认为,这些入职县城的高学历人士浪费了教育资源,选择了人生发展的“下下策”。也有研究者认为,这种“高学历、低就业”现象反映出国内“过度教育”问题。

  众多讨论声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县城是否真的需要这些高学历人士?引进高学历人才是不是在花大力气粉饰“门面”?

  博士智囊团

  助力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决策

  在高校推介会上,台下有学生提问:博士多年在学校做研究,到体制内能做什么?

  “地方党政与事业的发展都需要后继有人。”长沙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此次人才引进站在地方未来的长远视角上,为县城今后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储备力量。

  长沙县能够大手笔揽才自有发展带来的底气。湖南流传着一句俗话——“湖南工业看长沙,长沙工业看星沙。”星沙是长沙县的俗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长沙县已跻身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第三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五位。走进长沙县,南都记者很难发现传统“县城”的模样,这里和长沙市界限模糊,乘坐地铁2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市中心。

  当下,长沙县正站在一条新起跑线上。去年,长沙县提出“二次创业攀新高”,谋求地方产业更高质量发展。长沙县委县政府曾公开表示:产业强则县域兴,要率先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高地。

  博士能在这条谋求突破的新发展道路上带来什么?董佳直言,她希望自己能用到多年求学的所学所历,将岗位上的每一件事做好。撰写一份关于长沙县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产业调研报告,是她入职长沙县发改局时接手的第一份工作。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这份6000字左右的报告出炉,报告包含了对国家省市县多级政策的分析、产业在县城发展的区位优势等,刊登在长沙县的宏观经济分析专报上,该专报是县领导班子的决策参考。

  为县城未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正是长沙县对于这些高学历新生血液的期待。《长沙县加强新引进博士培养管理的十条举措》(以下简称《十条举措》)中明确打造博士智囊团。长沙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地方十分看好众多博士形成的智慧合力。

  《十条举措》中提到,今后长沙县每年要根据实际发展需要,确定2到3个重点课题或重大项目,根据博士的专业、岗位成立攻关组。攻关工作可获得专项经费与相关单位支持,要深入一线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以攻克县域发展难题。

  长沙县委组织部负责人向南都记者强调,长沙县不仅关注诸位博士在各自岗位上的具体工作,还更为看重他们为长沙县产业未来发展建言献策。他认为,这将助力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决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估量。

  改变

  链接高校资源

  借助校友身份招商引智

  县城也很看重博士背后的高校资源。

  2017年,白柏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曾在深圳做过校企联合培养博士后。今年3月,白柏被长沙县委组织部派驻到科技局,除了处理一些基础性工作,他同时肩挑了重担。

  在今年,长沙县开始着手科技招商,由科技局牵头负责“大院大所”科技招商项目,即与一些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建科创平台,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科技局领导关注到了白柏的经历,希望他能为项目推进提供建议。

  在读博与博后驻站期间,白柏已经积累了不少高校资源。目前,除去湖南本地院校,科技局已在与北京、天津等地的一些知名院校商谈合作事宜。

  这项工作并未局限于国内。白柏与省科技厅沟通了解到,德国一家科研机构有意与湖南省合作。一开始,他对这家机构不太了解,经打听,白柏发现该机构与上海某大学有合作关系,恰巧,此次人才引进正好有一位该校的博士,白柏向他求助。两天后,白柏得到了一份详细答复,对该机构科研实力和运作模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样的高效率,令科技局领导感叹诸位博士资源互通的力量。

  在长沙县,南都记者还见到了几位扎根基层多年的高学历干部,长沙县高桥镇党委书记姜海纳就是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博士。

  去年11月,姜海纳在高桥镇的茶园中筹办了一场北大湖南校友会活动。他表示,此举意在借助校友身份,推介高桥镇资源、收集推动镇域发展的金点子和好思路,通过招商引智,为乡镇发展寻求更大支持,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带来“鲶鱼效应”

  老员工想接手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在此次人才引进工作的筹备期,为了进一步搞清各家单位的人才需求,县委组织部曾牵头与县内各个事业单位摸底交流。根据实际需求,组织部将原定的引进10人,扩展到了30人。

  县发改局的人才需求最为强烈,目前已有3位博士被派驻到局里。邹玉屏是3人的分管副局长,她表示,发改局是一个宏观经济部门,需要高层次人才接手研究分析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各项投资、招标、工程评审工作也需要大量专业人才。邹玉屏认为,在吸纳了几位博士后,局内在专业、智力层面更具底气,他们产出的调研报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据邹玉屏观察,诸位博士也在体制内部搅动出了一些微妙的化学反应。

  不久前,一个工作了5年的员工主动要求换岗位。这位员工觉得自己在5年里没有任何长进,只像是“流水线上的熟练工”,所以想接手一份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这份冲击源自局里的博士们。“为什么新人做得比我还好?”5年来积攒的经验却被新来的同事很快追平,这位员工深感自己缺乏锻炼,需要更进一步。“我把这个员工调到了办公室,她现在每天像陀螺一样‘转’了起来。”邹玉屏说。

  “更优秀的人还更努力。”着实是一件让旁人压力倍增的事情。邹玉屏表示,几位初来乍到的博士工作热情高涨、专业素质硬、学习能力强,为体制内带来了“鲶鱼效应”,让不少此前自我感觉良好的老员工产生了危机感,动了起来。她直言,这种来自博士的压力不仅局限于普通干部员工,更是直达领导班子。

  微镜头

  现实因素

  海归博士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县城

  将视角具体到个人,也能发现博士选择县城的一些现实因素。

  “有没有长沙本地的同学?”

  “有没有在长沙读过书的同学?”

  “有没有爱人在长沙的同学?”

  在推介会上,县委组织部问了台下学生3个问题。在他们看来,对地方有感情、有了解、有牵挂是人才能来、能留的重要因素。实际上,这些选择留在长沙县的博士大多与湖南有着紧密联系,如董佳本硕博均就读于长沙,这里已然是她的第二故乡,白柏早已在长沙安家,姜海纳是从长沙走出去的博士。

  采访中,南都记者常听人们提起一位名叫肖鹏的博士,他们向记者强调,肖鹏是一位放弃了百万年薪回来的人才。

  肖鹏是一位“海归”,2016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如今在长沙自贸临空区的财政金融局工作。

  面谈时,肖鹏提起工作总是滔滔不绝。不难发现,他的专业与工作大相径庭,他有多年的金融工作经验,并在不断自学相关知识,曾是年薪百万的企业高管。

  促使肖鹏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回到家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对体制内工作的向往,也有对一线城市过高生活成本的顾虑。在他看来,大城市的房价让自己丧失了试错资本,只能在工作中按部就班,确保收入稳定,这牺牲了未来发展的灵活性。

  双向选择

  在县城中看到了施展抱负的舞台

  博士为什么要来到县城?这是一场双向选择,如前文所述,地方发展需要人才,而诸位博士也觉得自己在这里大有可为。

  肖鹏终于找到了平台实现自己的抱负,为自己的家乡做些贡献。他在长沙自贸临空区推出了一款“奖补朝享贷”,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政府对自贸临空区内企业的奖励补贴,帮助企业更快、更早地得到银行贷款支持,来缓解资金紧张。自贸临空区本身担负着制度创新的职能,如果在长沙试点成功,该模式有望在全国推广。

  除了让博士在重要岗位锻炼、发挥实在作用,地方也考虑到了他们的培养问题,这也是博士们看重的。《十条举措》中提到,要对博士大胆选拔使用,将他们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储备来源。试用期满后,对表现突出人员,可择优担任事业单位正科级领导职务。表现优秀、适应性强、有较大发展潜力人员,可择优比选到县直机关或镇(街道)担任正科及以上领导职务。

  30位博士有一个微信群,已到岗的博士常会在群里分享工作体验,大家普遍反映比较忙、比较累。工作之余,肖鹏本有锻炼的习惯,最近也没了功夫,但还是会向妻子“汇报工作”。白柏也不得不放弃自己平时的爱好,休息时专心在家带娃。还未成家的董佳是河南人,她最近打算在单位旁边买房,也算是在长沙有了自己的小家。

  未来,这30位博士在长沙县还将做成什么事,他们个人将在党政系统中走多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董佳、白柏、肖鹏为化名)

  A10-15版

  采写:南都记者 王凡 王森 蒋小天

  实习生 王玮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