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防治餐饮污染,应当平衡各方需求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7月18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俗话说“食在广州”,然而,油烟污染、噪音扰民等问题却困扰着不少市民和食客。怎么解决这些难题?近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组织省人大代表就《广州市餐饮场所污染防治规定(草案)》开展专题调研。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的发展和丰富满足了各种人群的味蕾,但也会带来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如何通过创新优化餐饮场所污染防治管理立法,为破解因餐饮场所污染带来的城市管理难题提供法治路径,早在2013年,广州市就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广州市餐饮场所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近年来,随着环保法、民法典、行政处罚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实施,原有《办法》在内容上需要与新法规衔接并进一步细化。与此同时,餐饮外卖业态的兴起,也对餐饮场所污染防治管理机制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有效破解餐饮场所污染带来的城市管理难题,推进广州餐饮业的绿色健康发展,有必要对餐饮场所污染防治专门立法。有鉴于此,广州拟将当年的《广州市餐饮场所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修订升格为地方性法规《广州市餐饮场所污染防治规定》,并列入了广州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立法工作计划的正式项目。

  任何一个立法活动都是对现实问题的针对性回应。就餐饮场所污染防治专门立法而言,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平衡“便利”和“扰民”的矛盾。

  谁都知道,做餐饮,选择一个好的地址代表着餐饮店已经成功了一半。只有被顾客看到的概率越高,才越容易被消费者光顾。因此,在任何一个城市,餐饮门店都偏爱在居民区集聚。这种集聚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便利,不论是要吃大餐,还是想来碗牛杂,喝点甜品,下楼即是,几分钟的事情,简直是太方便了。但是这种便利对另一部分人群来说,却往往意味着巨大的困扰。居民区里餐饮店“扰民”的投诉,也就层出不穷。

  现在,规定草案明确,广州应科学设置餐饮服务业经营区域,有序推进餐饮场所与居民住宅楼分离,建设相对独立的餐饮场所集聚经营区。同时规定已有的不符合餐饮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的餐饮场所,应当逐步退出。显然,草案意在为“选址不当”的问题探寻源头治理的解决路径。

  餐饮场所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油烟和噪声污染,如何治理,也是一个难题。

  为有效治理餐饮业油烟污染“顽疾”,草案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具有餐饮功能的建筑项目时,应当配套设立餐饮场所专用烟道、油烟净化设施、异味处理设施、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和隔声降噪减震设施,排放口朝向应当避开易受影响的建筑物或人行通道。围绕噪声,草案则提出经营者应当科学合理安装排风机、鼓风机、冷却塔、空调器等产生噪声的设备,采取隔声降噪减震措施,定期保养维护。

  围绕草案,人大代表们纷纷提出了立法建议,这些思想碰撞肯定有利于法规的完善。而综合代表们的建议,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看法是立法活动必须紧贴行业发展的实际。

  餐饮场所与居民楼的分离是大势所趋,但也要注意到一些实际情况。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程钢即提到,目前很多餐饮连锁机构都采用预制菜形式,到门店后再复热,“并非所有餐饮企业都会产生污染”。另外,一些居民区以老年人居多,他们往往行走不便,如果要求所有餐饮店从居民点一刀切地撤出,恐怕又会引出新的问题。至于治噪治污,草案规定了责任,但如何进行落实,也需要周密的设计。

  针对餐饮进行立法,将影响到行业的长远发展,也和市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广泛征求意见,开放式立法,有利于平衡诉求找到共识,也只有这样,出台的才会是一部良法。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