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广府文化遇见永乐宫壁画,新潮!

00后广州仔将广东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壁画画法,作品在国美毕业展吸引不少人围观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7月07日        版次:GA07    作者:阮姗姗

  李卓言和自己的画作合影。 受访者供图

  《永遇乐》 作者:李卓言 指导老师:盛天晔 吴冠华 受访者供图

  刚刚结束的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作品展上,00后广州仔李卓言的作品《永遇乐》吸引了不少观众围观。在众多同学的作品里,这是唯一一幅以广东文化为题材的作品。李卓言的画作《永遇乐》高3.16米,宽2.2米,是用三张八尺宣纸拼接而成,为了保障颜色鲜艳,上纸后不会发灰,李卓言用了姜思序颜料、矿物颜料、进口水彩等多种颜料绘制,并用永乐宫壁画的画法将广东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被广府文化浸润的绘画之路

  李卓言的画作中除了大家比较熟知的广东传统文化元素:木偶戏、舞狮舞龙、粤剧之外,还有舞火狗、波罗诞、鸡公榄、文塔等相对“冷门”的传统文化符号。

  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仔,广东地区的传统文化一直浸润着李卓言的成长之路。从高中时代开始,他就参与到许多与广东文化相关的创作之中,曾经为《手绘西关》《粤语有段古》《湾区有段古》等出版书籍绘制插图。在广州市二中著名的创作人音乐节上,他还曾经以粤语原创歌曲拿到过学校的奖项。

  这些经历,让李卓言学习了很多广东本土俚语和广东传统文化的知识。在正式筹备画作时,他还去了粤剧文化博物馆、永庆坊和一些舞狮队里拍摄了素材,并将收集的素材进行系统整理。

  在构思毕业作品怎样展现时,李卓言联想到了大学必修课上临摹的永乐宫壁画,在脑海中构思了画作最终效果后,便决定用这种传统画法去展示广东传统文化。

  然而创作的过程对于经历了四年本科学习的李卓言来说,还是有很大难度,他从来没有驾驭过如此之多的素材,也没有构建过如此巨大的画面。为了创作这幅作品,李卓言先是在师兄的画室打了一个月地铺,然后又回到学校教室继续奋战。画累了就在教室的沙发上睡一觉,睡醒了就继续画。两个月的创作期间,无数次的修改让他一直怀疑自己能不能完成这一幅大型画作。但在指导老师盛天晔教授、吴冠华副教授的及时鼓励和充分指导下,这幅《永遇乐》顺利完成,入选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作品展,并荣获银奖。

  对于这部作品,李卓言的启蒙老师之一,广东著名画家苏小华老师评价说:“丰富又完整,如此复杂的画面能做到如此统一,不容易!”

  用新潮方式传播家乡文化

  幼儿园时期,家里的白墙便成了李卓言的第一块画布。拿起蜡笔在墙上涂涂画画,家长从来没有阻拦过,有时高兴起来,还会跟他一起瞎画。因为一直以来对绘画的兴趣,小学四年级起,李卓言便开始系统学习绘画。进入中国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之后,李卓言也一直在思考能不能用自己的画笔,为广东传统文化的传播做一点努力。

  近几年来,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广东醒狮文化等在网络上走红,不少年轻人因此主动去了解广东传统文化。但对于波罗诞、鸡公榄等比较“冷门”的非遗文化,连一些广东年轻人也会有些陌生。“年轻人肯定喜欢新潮的东西,可能会觉得老一辈的东西就太旧,但我认为这不是传统文化本身的问题,传统文化也是以前的人创造的,我们在当下可以创造属于我们的文化,并且更好地继承我们的传统。有人会说牡丹很俗,但俗不俗并不是牡丹的问题,而是画面表达的问题。”李卓言这样认为。在毕业画作中,李卓言便选用了比较新潮的方式,对传统的形象做一些变体来描绘。

  随着毕业展的落幕,李卓言也结束了在中国美术学院的4年本科生活,他将继续以研究生身份在中国美术学院求学,李卓言对即将到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身份的不同,学的东西也不同,本科更多是学习基础知识,研究生要运用之前学到的东西,进行更多的创作和对外交流,我对未来还是挺期待的”。

  《永遇乐》这幅画创作结束后,李卓言将以毕业创作作为起点,继续用广东传统文化为主题创作系列画作,继续用画笔传播家乡文化。

  知多D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杰作,位于山西省,其艺术价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画,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阮姗姗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