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都专访德国病毒学专家艾德铭:

中国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已成为创新热土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7月05日        版次:GA03    作者:杨苓妍

  “习近平主席非常认真地听取了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作出了回应。与会专家都对他提出的专业看法感到钦佩。”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召开外国专家座谈会。德国病毒学专家、时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外方所长艾德铭在会上发言。

  近日,艾德铭在接受南都、N视频专访时回忆,那次与习近平主席会面的经历,让他感触颇深。2003年7月,艾德铭来到中国香港,担任香港大学-巴斯德研究中心首席执行官。2010年,艾德铭出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外方所长,见证了中国医药领域的发展。2015年,艾德铭被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和山东省外专局“智慧山东”项目引进,来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工作。目前,艾德铭在中国香港,计划创建自己的医药公司。

  艾德铭向南都记者表示,中国近年来组建了一流的科研团队,不断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收获了一流研究成果。在他看来,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中国已成为各国人才施展才华、创新发展的热土。

  “进行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讨论”

  南都:2014年的那次会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艾德铭: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召开外国专家座谈会。会上有5位专家获得了发言机会,其中就包括我。习近平主席非常认真地听取了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作出了回应。在发言中,我简单介绍了我的研究领域,肯定了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前景,也介绍了我在中国进行科研的经历。习近平主席表示,外国专家不仅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认识。他指出,我们所提的意见和建议都很有见地、很中肯,中方会认真研究采纳。

  南都:参加这次座谈会,你有什么收获?

  艾德铭:我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座谈。我们进行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讨论,与会专家都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专业看法感到钦佩。

  通过这次座谈,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人才政策和未来创新发展的趋势。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后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依靠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空间已越来越小,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我希望未来中国能构建更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研发项目模式,推动科研机构与产业在创新产品研发领域合作。

  习近平主席说,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希望未来中国继续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使外国人才的专长和中国发展的需要紧密契合,为国内外人才提供施展才能、实现事业梦想的广阔舞台。

  “中国已成为创新发展的热土”

  南都:请谈谈你在中国的经历。

  艾德铭:我在香港、上海、青岛和深圳等地居住过。在我看来,中国一直在发展和变化。

  我在中国主要从事病毒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之所以选择在中国从事我的研究,是因为中国在制药领域有许多商业、科研以及学术方面的合作机会,并与全球保持紧密的联系。我被这些机会吸引了,于是在2010年,我接受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邀请,成为了该所外方所长,进一步见证中国医药领域的发展。

  2015年,我受邀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担任山东大学-亥姆霍兹联合生物技术研究所执行所长,参与山东大学德国学院的筹建工作。2019年,我来到深圳,成为深圳湾实验室Bay Ray创新中心首席商务官。直到2021年,我再次回到中国香港,计划创建自己的医药公司。

  我在中国最新的科研成果,发表在了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这项研究与抗病毒感染的制药新机制有关,成果非常重要,也是我近年来最重要的研究项目。

  南都:2015年,中方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你对此有什么感受?

  艾德铭: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中国已成为各国人才施展才华、创新发展的热土。中国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热忱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对他们充分信任,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这也是我选择留在中国的重要原因。

  “中国医药市场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南都:近年来,你见证中国医药行业取得了哪些发展成果?

  艾德铭:中国近年来在药物研发领域发展成就显著,很多国家的药物研发人员都想与中国建立合作。中国的医药市场发展势头同样迅猛,各国科研人员都想将自己最新研制的药物应用在中国市场。与此同时,相关领域的规章制度也日渐完善,达到了国际标准。

  过去,跨国公司更多地扮演“输入者”的角色,网罗全球的创新成果引入中国;如今,中国药企不断创新,开启国际化策略,走向海外市场,跨国企业变成了中国国内创新成果走向国际的“窗口”,带动更多国内企业融入全球市场。

  南都:你如何看待中国近十年来的发展成就?

  艾德铭:中国近些年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很多进步。2016年,中国国务院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通过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等方式,向企业或者其他组织转移科技成果。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应当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工作体系和机制,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除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外,不需审批或者备案。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据我了解,中国的很多高等院校都设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逐步完善科研人员和成果转化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我希望中方未来能在更大范围内,建立清晰且易于理解的科研机构向产业转让技术的法律法规,进一步保障科研人员权益。

  声音

  中国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热忱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对他们充分信任,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这也是我选择留在中国的重要原因。——艾德铭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采写:南都记者 杨苓妍 实习生 魏志豪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